Quantcast
Channel: 早安健康網站-全站文章
Viewing all 3191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一天只要70秒的頸椎回正操,真正終結偏頭痛!

$
0
0

【早安健康/黃雅玲、董振生博士監修】只要生活一開始忙碌,偏頭痛就會像是金箍一樣跟著自己,彷彿在頭上的環狀立體音響一樣,怎麼樣也擺脫不了,一痛起來,甚至想要把頭砍掉算了。

表面症狀-腦內緊縮感,一緊張就報到

第二椎引起的偏頭痛患者,最典型的原因就是緊張和忙碌,只要一感到緊張,偏頭痛一定會跟著發作,伴隨著而來的症狀,像是覺得體溫夯夯的,但一量起來卻沒發燒,整個人覺得悶悶的等,也讓第二椎出問題的人,感到十分困擾。

主、副症狀分析評量

勾選看看 你也有同樣的症狀嗎?

主症狀

□ 偏頭痛

副症狀

□ 頭部血液循環障礙

□ 體溫夯夯的

□ 心悸

□ 整個人覺得悶悶的

□ 頭上像戴個過小的帽子

哪種人是危險群?

□ 忙碌

□ 用腦過度

□ 過度緊張

□ 責任感過重

□ 習慣性咬緊牙根

第2椎-這些現象都在告訴你,是第二椎被壓迫了!

Check!特徵 一覺得緊張就開始偏頭痛

實證故事-痛到想把頭「砍掉」,這是血液通不過去的警告

你是否有過莫名的頭痛?整個人覺得悶悶的、頭緊緊的、一種壓迫式的疼痛如魔咒般糾纏不清,就像戴上孫悟空的金箍怎麼甩也甩不掉 !說到調皮的孫悟空最怕的頭痛,謝小姐就很能體會。

謝小姐,今年三十五歲 ,從事會計工作十多年,個性非常要求完美,帳上一塊錢都一定要找出來,屬於當自己工作完成時,還會主動把別人的事一起兜過來的類型。也不知從何時開始,謝小姐只要一忙起來,就會開始偏頭痛,那種痛法就像在頭上戴了個過小的帽子般,有種緊縮、壓迫的感覺。到醫院檢查、看診當然都做過,可是所有的檢驗數據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問題,偏頭痛就像影子一樣,嚴重困擾著她。

((頭痛到不行,是頸椎出問題!這樣做讓頸椎回正→下一頁))


換工作、換醫生通通查無病因

後來,她想,也許換個新的工作環境,頭痛情況就可以改善,所以來到新公司,工作上的事當然難不倒她,可是不知為何,每次見到老闆娘,偏頭痛就像「贈品」一樣,馬上跟著出現,奇怪的是,老闆娘對待員工和善,又從不給她壓力,沒道理一見面就緊張啊!

就這樣,偏頭痛的情況反而愈來愈嚴重,止痛藥吃了一堆,但是頭痛說來就來,要痛的時候還是痛。跑了好幾家醫院,還是找不到原因,有些醫生還建議,要將她轉診到身心科,看看是不是精神壓力太大。

頸椎回正自癒操-上臂撐頭法

1 仰躺,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2 手肘垂直彎起,貼在身體兩側,類似準備跑步的姿勢。

3 擴胸,將肩胛骨往中間夾緊,頭部後方用力撐起身體,下巴往上抬,持

續此動作十秒。

4 將頭部、手回到原來位置,放鬆全身力量,並靜止十秒。

Tips 如果體操無法做到位,你可以這樣做!

只要利用透氣膠布,貼在照片中的位置,再試一次,就可以輕鬆達到目標了!

專業操體法-按揉大耳神經法

這個治療動作要由別人來操作,否則會因為身體的反作用力而自我抵消。

按揉大耳神經處,即可緩解偏頭痛

看招!請家人幫忙伸出手來按揉耳朵的大耳神經處即能馬上緩解不適。因為第二椎有壓迫的人,這個部位即使輕輕碰一下,也會有疼痛感,就這麼揉個一兩分鐘,可以立即使血液流向耳朵,類似疏導的作用,相關的血管就不會過度膨脹了。

注意:當家人在揉按大耳神經處時,可以站在你的身後或旁邊,只要方便施力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動作要輕柔,大概是會感到些微疼痛的程度即可。

本文摘自《腰酸背痛,問題不在腰和背!頸椎回正神奇自癒操:每天在家70秒,躺著就會好的自然整復療法》/黃雅玲、董振生博士監修/風和文創

【延伸閱讀】


30秒就能伸展筋膜,失眠暈眩、自律神經一起改善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近年來日本吹起了一股「筋膜」健康風潮,時常肩頸僵硬疼痛、按摩都好不了?有法令紋臉部老得快?其實都跟筋膜僵硬有關係!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放鬆筋膜,就能讓肌肉跟著回到容易活動的狀態,同時也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代謝,並且改善各種僵硬問題!

筋膜僵硬會造成肌肉硬化疼痛 自律神經失調

日本首都大學東京健康福祉學部理學療法學科教授竹井仁表示,筋膜是包繞著全身肌肉、血管、關節、神經的組織,包覆肌肉的筋膜如果僵硬扭曲,就會影響到肌肉纖維造成硬化。進而造成了不論敲打揉捏,一直貼痠痛貼布都很快又開始疼痛的狀況,如果放著筋膜緊繃僵硬的狀況不管,久而久之還會引發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失眠、耳鳴、暈眩以及憂鬱等各種症狀。

《筋膜伸展這樣做》

日本瑜珈老師yuuka表示,改善了筋膜的扭曲,就能讓包覆著內臟、神經與血管的筋膜回到能夠自由伸縮的狀態,讓肌肉變得容易活動,也就讓血液循環變好,代謝跟著提升。而這個動作只需要30秒,就能夠伸展到身體後側的筋膜。

STEP1.放鬆狀態下站立。

STEP2.上半身往前倒,讓身體呈現90度直角。

STEP3.如果覺得很難受或難以支撐,一開始手可支撐牆壁。

STEP4.一邊感覺到身體後側整個伸展開來,一邊緩緩的呼吸30秒。

注意:如果身體核心肌群肌力有辦法支撐,不靠牆也沒關係,不過如果手臂伸展時感覺到了難受,請不要勉強地使用牆壁來輔助。

【延伸閱讀】

瓜界減肥聖品:「蒲仔」這樣料理,預防貧血白髮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台灣家常料理中常見的「蒲仔」,有著葫蘆外型的瓠瓜,味道清淡吃法又多元,不論是和蝦米拌炒、煮湯都很合適,而它其實不僅富含水分、熱量極低又富飽足感,其實還含有鉀、鈣、磷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C和豐富的膳食纖維,日本還風行用瓠瓜乾來做料理,輕鬆吃進滿滿的營養,預防生活習慣病!

100公克僅20大卡 排出老廢棄物、補充鈣質

日本健康網站welq指出,屬於夏季蔬果的瓠瓜含有高達九成以上的水分,100公克僅有約20大卡,鉀含量豐富,具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能幫助排出體內囤積的老廢物質,提振循環,還有助於讓血壓維持正常,讓身體常保健康狀態。

除了鉀之外,瓠瓜能一次攝取到鈣、鎂、磷、鐵等礦物質,對於牙齒和骨骼的健康很有幫助,不僅能守護骨骼健康,如果體內的鈣質不足會導致焦慮和壓力累積,對身體有許多不良影響。

提振代謝助瘦身 排毒預防生活習慣病

瓠瓜當中還含有能夠修護黏膜、提高免疫力的維生素A,養顏美容的維生素C,抗氧化的胡蘿蔔素等等,以及能夠抑制脂肪生成的含丙醇、乙酸,還含有能提升新陳代謝的黃瓜酸,是既健康又能幫助瘦身的蔬菜。

台灣十分常見各式新鮮瓠瓜的料理,而日本卻習慣將瓠瓜做成瓠瓜乾,也會將醃過的瓠瓜乾捲成壽司捲,瓠瓜乾不僅熱量低又富含礦物質,還含有約25%的豐富膳食纖維,而且水溶性膳食纖維和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均衡,能夠幫助整腸、排出體內毒素,被視為十分有益於減肥的健康食品,還能幫助改善現代人因為飲食習慣變化,普遍膳食纖維攝取不足而產生的生活習慣病。

補充礦物質銅 預防貧血和白髮

此外,日本健康網站「ヘルスケア大学」(健康護理大學)指出,瓠瓜乾當中還含有特別的成分「銅」,一般人如果貧血總會想到要補充鐵質,其實銅也同樣重要。銅在血液中負責製造血紅素,是想要增加血液不可或缺的成分。此外,有白髮困擾的人,也有可能是體內的銅含量不足。

《超簡單瓠瓜乾味噌湯》

材料(2人份):

瓠瓜乾 1/3袋 

蔥 6公分 

味噌湯 400c.c.

將瓠瓜乾切成約5公分大小,泡水或是用手抓洗沖水15分鐘,將蔥切成蔥花,煮味噌湯時將瓠瓜乾也丟進去一起煮數分鐘,最後撒上蔥花即完成。

味噌湯是非常方便攝取瓠瓜乾營養的方式,與豆腐也十分相配,此外也可與地瓜、南瓜一起煮,既好吃又營養。

【延伸閱讀】

諾貝爾獎得主拿自己做實驗:吃辣竟有助防止抽筋!

$
0
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許多研究都認為抽筋和缺鎂、脫水、肌肉疲勞有關,對於預防或緩解抽筋的建議特別多,包括吃香蕉、喝運動飲料、按摩等,但有時候它們就是不奏效!有些人即使補充了足夠的水分和營養素、也充分休息,還是會抽筋。對此,曾獲得諾貝爾獎的Roderick MacKinnon則提出不同的理論:神經才是導致抽筋的原因,而吃辣可能有助於預防抽筋!

從自身經驗中,Roderick MacKinnon發現自己並不是因為缺乏水分或電解質而抽筋,因此想到或許抽筋並不是一般人認為的由肌肉引起,而是神經。自此,他和神經生物學家朋友Bruce Bean開始研究神經異常導致抽筋的可能性。在接下來的十年期間,Roderick MacKinnon以自己作為實驗白老鼠,嘗試各種辣味食物,試圖藉此重設神經和肌肉的連結。

Roderick MacKinnon的理論是,藉由辣味食物,可以給予神經系統刺激、使其恢復原狀,並改變包括運動神經元在內的神經系統。他推測,這種飲食會使增加口腔和食道的感覺負荷,並減緩運動訊息的輸出。而一些小型的實驗,也支持他的理論。

他們的研究成果,展現在一款新的運動飲料「Hotshot」中。這種飲料由生薑、肉桂和辣椒混合而成。這些材料看起來詭異,但也已經在美國做為民間療法使用多年。對於想要解決抽筋的運動員來說,嘗試各種民間療法並不是新鮮事。對跑者和單車愛好者來說,喝下不常見的飲品如酸黃瓜汁、芥末水等都不是少見的事。

在1930年代,「施樂安外敷藥水/藥膏」進入藥品銷售市場,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辣椒。現今,這種藥品被用作局部外用藥,並以暫時舒緩神經疼痛作為賣點。到了1950年代,佛蒙特州的D. C. Jarvis醫師創造了一種能幫助舒緩抽筋的萬靈丹,由蘋果醋、楓糖漿和辣椒組合而成,並隨著他的著作《Folk Medicine》而流行和普及。

加州藥草研究學院(Carlifornia School of Herbal Studies)則將這個概念進一步發展,在1980年代研發了首個「Fire Cider」食譜。這道浸泡飲料奠基於類似「刺激神經系統並促進健康」的理論,材料包含了辣椒、辣根、生薑和大蒜。

資助了Hotshot飲品發展和Mackinnon的公司「Flex Pharma, Inc」最近宣布,針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第二期臨床實驗已經開始招募受試者,實驗中將運用相似的理論幫助預防肌肉痙攣。註冊營養師Susan Weiner認為,這項療法具有吸引力,對多發性硬化症的人或是時常抽筋痙攣的人很有希望,但在進一步研究時仍需更加小心。

根據《健康醫療網》報導,中醫師姜智釗建議,除了按摩或針灸外,平時可以服用生薑、黑糖、木瓜、芍藥和柴胡,晚上也可以用花椒、忍冬、艾藥和一條根等中藥材泡腳,幫助預防或改善腳抽筋的問題。廖偉呈藥師也曾指出,含有辣椒素的貼布具有止痛效果,原理在於辣椒素能消耗痛覺的神經傳導物質,阻斷痛覺在神經系統中傳遞。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Healthline

不挨餓的瘦飲食!營養師的早午晚餐大公開

$
0
0

【早安健康/H2U CLUB編輯部】編按:經由H2U營養師調配的享瘦三餐計畫,馬上搖身一變,成了低卡、營養又有飽足感的一日輕卡美食喔,趕快來試試吧!

♬ 早餐:元氣魚仔粥+水煮蛋=262大卡

早上就來碗活力滿分的元氣魚仔粥吧!充滿元氣與高鈣的小魚乾,以及低脂豬肉末,口感豐富又美味,傳統台灣調味料-紅蔥頭、芹菜、洋蔥等等,每一口都是濃濃的懷舊好味道,口感清爽不油膩,幫你補充一天所需要的元氣!

再搭配一顆超商茶葉蛋,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低卡有飽足,讓你一整天都有活力,重點是,這一餐也才262大卡而已。

♬ 午餐:紅酒牛肉+糙米飯+蘋果=484大卡

美味的紅酒牛肉都能化身成低卡美食!以紅酒、洋蔥及牛肉高湯燉煮的洋菇、馬鈴薯和低脂牛肉,每一口都是幸福的好滋味。

再搭配馬偕特選的糙米飯,有著一般白米沒有的豐富膳食纖維,不但有飽足,還能幫助腸道蠕動,一份的糙米飯有約271大卡,想減重的建議可以吃八分滿的份量。最後再來顆帶皮的蘋果,蘋果除了熱量低外,它以纖維及果膠功效突出,加速腸胃蠕動,幫助人體將膽固醇排出體外。

♬ 晚餐:義大利蔬菜肉醬+義大利麵條一份+蔬菜沙拉+1/2和風醬=504大卡

晚上最擔心熱量的問題,義大利蔬菜肉醬添加豐富的蕃茄丁、馬鈴薯、洋蔥、洋菇及素肉丁,減少了豬肉所帶來的脂肪及熱量。

一份的義大利麵條熱量約250大卡,而一份的義大利麵約是10元硬幣的大小。最後搭配超商的沙拉,選擇熱量約70大卡的蔬菜沙拉,如7-11的「一日野菜」系列,以及半包的和風醬,來補充蔬菜的攝取,一天下來營養均衡又沒負擔。

文章出處: 如何健康.美味又不怕胖?請見H2U CLUB報馬仔

【延伸閱讀】

濾掛式咖啡恐致癌?物理老師告訴你濾袋不會破的真相

$
0
0

【早安健康/鄭永銘老師】 濾掛式咖啡有致癌風險?江守山籲民眾多注意 – 三立新聞網發布於2016年9月17日這句「在熱水沖泡下,紙居然沒有破掉,主要的原因是這張紙加了濕強劑」有誤。紙張雖在潤濕後,纖維之間抵抗分離或斷裂的強度會減弱,因而實驗室的纖維濾紙就會添加濕強劑來增強纖維之間的交聯作用,藉以提升紙張在潤濕狀態下的抗拉伸強度。不過濾掛式咖啡是使用不織布濾袋而不是紙纖維,目前市面上這種不織布濾袋大多從日本進口,因為市面上最常見的’Pachit bag’雙掛耳設計專利屬於日本 大紀商事株式會社

鄭永銘老師

照片來源:跟著鄭大師玩科學

它遇水不易損壞的原因並非加了濕強劑,而是這種不織布的材質是 PET→《 Drip Bag for Single Serve Coffee ‘Pachit bag’》,PET本來就具有優良的堅韌性、抗拉伸與耐水性,因此沒必要再添加濕強劑。各位朋友們如果觀察過這種濾袋的沖泡過程,萃取的咖啡液是透過圓形織孔或矩形織孔滲漏出來,因為這些織孔處的纖維層較薄,至於其他較厚部位則是扮演抗拉伸的強固角色。所以這則新聞是不存在的假命題,既然如此,就無所謂濕強劑是否致癌的疑慮了。

但是這樣又有新的問題產生,PET是製造寶特瓶的原料,那麼沖咖啡時會不會溶出塑化劑?它能耐高溫嗎?前者倒是無此疑慮,因為PET是熱成型塑膠,所以不添加塑化劑。但是PET卻不耐高溫,它只能耐溫約60~85℃,因此不宜做為高溫環境的不織布濾袋材質,應改採能耐100~140℃的聚丙烯(PP)才安全。那麼有沒有PP的不織布?有的,日本山中產業株式會社就是使用PP材質→《》。其實這家公司才是掛耳式咖啡的原創發明者,只不過當初掛耳是設計成只位於單側,消費者使用後普遍反應不佳,因為袋口張開的不夠寬,沖泡的水量無法一次到位。

照片來源:跟著鄭大師玩科學

後來大紀商事株式會社改良這個缺點並重新申請專利,才成為目前最常見的掛耳型式。不過山中產業株式會社後來又扳回一城,將不織布的PET材質改成更安全的PP材質。大紀商事株式會社也不是省油的燈,推出生物可降解的不織布材質。然後山中產業又跟進→《》,這兩位巨頭於是就這樣捉對廝殺好不熱鬧,讓我們這些嗜咖啡一族看得目不轉睛連忙拍手叫好!商場競爭的故事多采多姿,但結論只有一個→「濾掛式咖啡的不織布材質沒有致癌風險」。

照片來源:跟著鄭大師玩科學

原文出處: 作者授權早安健康使用。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

鄭永銘 老師

讓我們一起推廣科學知識、討論食品安全、關懷社會與環境。鄭永銘老師是學生口中的「物理魔術師」,每堂課的前五分鐘就是他的魔法時間,因為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

經歷:

建國中學物理教師

公共電視科學顧問

麗星郵輪駐船教師

三采文化編輯顧問

簡單肩關節運動抗發炎、五十肩,小腹也能一起瘦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平時上班成天朝前盯著電腦,有多久沒有高舉起雙手,好好地伸展身體了?舉起雙手時,可能會發現經年累月累積下來的肌肉僵硬,讓大幅度的動作既吃力又泛起陣陣痠痛,而長時間不動的下場,也讓小腹越來越大,身寬體胖。透過一個超簡單的肩關節運動,就可靠著連動效果瘦下腹部,同時也可以保持肩膀周圍的靈活度,促進血液循環,預防五十肩!

活動肩關節可瘦小腹 還可預防肩頸僵硬五十肩

下腹突出的根本原因在於下腹部的肌肉根本沒有使用到,而透過活動肩關節的動作,能夠連動地使得下腹部變得緊緻,消除突出小腹。

日本健康網站「健康+生活」指出,肩關節是身體中活動範圍最大的關節,能夠自由地朝著各個方向活動,然而隨著辦公室工作、不良姿勢以及精神緊張而長時間緊繃,再加上因為老化而讓肌肉衰退,缺乏柔軟性,都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不僅造成肩頸痛,甚至會讓肩關節周圍的肌鍵產生發炎症狀,造成疼痛,讓可動範圍變小,惡性循環之下就成了五十肩。

《肩關節運動這樣做》

以醫學觀點來設計有著科學理論的運動方式,在職業運動選手與演員之間也相當具有人氣的日本人氣身體指導師山坂元一,手臂水平的朝前運動,固定住肩胛骨的動作,能夠鍛鍊到肩關節內側的肌肉。由於肩胛骨活動的話,就無法讓肩關節運動到,因此要十分注意。

STEP1.雙手四指握起,在頭側做準備姿勢。維持肩胛骨不動,手肘彎起,盡可能抬起。

POINT:手指要用力握緊。肩胛骨隨著動作自然的朝下靠近。

STEP2.維持著肩胛骨位置,像是要收攏腋下一樣讓雙手手肘往前,盡可能讓雙手貼近,再回到原來位置,來回1~2的動作連續10回。

【延伸閱讀】

踮腳抬手抗重力肌運動,鍛鍊全身讓身體回到20歲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20幾歲時就算甚麼也不做,仍有著不錯的體態,然而不知不覺間,腹部、背部以及臀部和膝蓋都不敵歲月,有了脂肪囤積?現在可以反過來利用重力,一口氣鍛鍊全身抵抗重力的肌肉,鍛鍊起背部、腹部以及臀部等體幹部位,以及大腿和小腿等部位,既修飾身材,同時也能抗衰老,提高代謝!

抗重力肌易衰老 這樣做防鬆弛又能維持好體態

日本整形外科醫師中村格子醫學博士指出,「抗重力肌」就如同字面所述,是抵抗重力,支撐著姿勢的重要肌肉。這些肌肉有著比其他肌肉更容易衰退的特徵,特別是腹部以及臀部,令人在意起鬆弛的部位,也有著抗重力肌的存在。

雖然這個動作十分簡單,不過日本知名瘦身專家和田清香也表示,選擇適合自己又能長久的瘦身方法是最重要的,透過沒有壓力又能輕鬆進行的伸展,能夠長久下來養成維持的習慣,才真的具有效果。

《抗重力運動這樣做》

STEP1.雙腳腳跟併攏站立,腹部縮起,屁股用力。有意識地使用大腿內側的肌肉,踮起腳尖,注意腰部不要反折。

STEP2.雙手朝正上方筆直伸展,腳趾指腹壓著地面,膝蓋和小腿盡可能闔在一起,維持5~10秒,反覆5回。

POINT:用腳尖站立時,進一步將身體朝上方伸展,一邊縮小腹,一邊用雙手和腳尖將身體朝上方拉一樣的伸展,注意手肘和膝蓋不要彎曲。

【延伸閱讀】


清除肝臟毒素又防腸癌的關鍵,就在這一碗

$
0
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天氣熱的時候常常食慾不振,這時吃碗清爽的沙拉最適合了。而且,只要選對食材,簡單的沙拉也具有幫助腸胃和身體排毒的效果!美國整合臨床營養師Jennie Miremadi介紹了一碗簡單的沙拉,只要將有助排毒的食材組合起來,就是一碗美味清爽的排毒餐!

這碗沙拉的主食材包括茴香、檸檬汁、核桃等。其中,茴香油能促進腸胃神經血管作用,並幫助腸胃蠕動、增加消化液分泌,也有緩解痙孿、健胃行氣、抗菌等效果。

另一種成分─茴香烯,則能夠幫助骨髓細胞成熟、增加白血球數量,特別是佔6~7成的嗜中性白血球。茴香富含多種抗氧化物質,包括蘆丁、槲皮素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強化免疫力;纖維、葉酸和礦物質鉀對於心血管及腸胃健康也具有一定好處。

除了用於沙拉中,葉片加入各式料理中,也有中和油膩口感的效果,莖葉部分也具有祛風寒、止痛、治療癰腫疝氣等症狀的功效。

茴香性質溫和,因此對於體質虛寒的女性而言,吃茴香也有助於緩解經痛不適,更可改善便秘。但是,由於排便時會使腹部壓力增加,孕婦不宜食用茴香,以免造成早產、胎動不安等問題;體質陰虛火旺的人也不宜食用,以避免傷目、生瘡。

檸檬中的檸檬酸能夠促進腸胃排毒、加強新陳代謝,也能幫助紓解緊繃的情緒。檸檬中的檸檬精油,則能幫助肝臟酵素的解毒功能,並清除累積於肝臟內的毒素。

核桃富含有助抗癌、保護腸道健康的胡蘿蔔素,膳食纖維也能夠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另外,亞麻油酸能夠清潔血液、排除膽固醇、預防大腸癌;維生素B1則能增加腸道益菌,並幫助代謝碳水化合物,助消化的同時也能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

《茴香檸檬核桃排毒沙拉》

材料:

茴香 2顆

碎核桃 半杯

檸檬汁 1顆

橄欖油 1匙

碎香芹 2匙

鹽 適量

做法:

將茴香、核桃和香芹放入碗中,加入檸檬汁和橄欖油拌勻,再撒上適量的鹽調味即可。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mindbodygreen

George Mateljan Foundation

《腸道健康就要這樣吃!》/莊福仁/編、蕭千祐/審定/康鑑文化

《腸道排毒自然養生法》/莊福仁/康鑑文化

《排毒蔬果超強功效排名》/陳彥甫/康鑑

解決所有頸椎問題的風池穴,一按頭變輕視力也變好

$
0
0

【早安健康/黃雅玲、董振生博士監修】肩膀酸痛又稱為「肩凝」,也就是肩膀彷彿被凝結住,不太能動的感覺。為什麼喜歡把事情往身上攬的人容易有肩膀酸痛的問題呢?這一切都和僧帽肌有關。

所謂的「僧帽肌」,就是將頭部和肩部向後拉的背部肌肉,從頸椎和頭骨底部,經過背部和肩部連接到肩胛骨和鎖骨,上層是斜方肌,裡層是平行肌。當它整個緊繃收縮時,從頭部、肩頸到整個背部,都無一倖免,特別是當僧帽肌承擔過多壓力時,就容易形成聳肩現象,造成第四頸椎的壓迫問題,這跟平行肌也有很大的關聯。

僧帽肌過度緊張會影響頸部、肩膀,甚至整個背部

解痛攻略-放鬆僧帽肌是解決肩膀痠痛的最好方式

任何再神奇的調整手法,也只能暫時解除相關症狀,若形成的根本因素沒有改變,累積一段時間後,同樣的問題還是會再來一次,真正能解救我們的還是自己。

馬上減痛法:按揉風池穴,一兩撥千金釋放緊繃的僧帽肌

要怎麼讓如此緊繃的第四椎患者,立即體會放鬆是什麼感覺呢?就是從按壓風池穴開始。 當我們按壓風池穴時,患者當下的第一個感覺通常都是:「咦?眼前亮了!」甚至,有種撥雲見霧感。更讓人驚訝的是,頭痛緩解了許多,肩膀鬆下來後,才能體會什麼是舒服,臉部的線條也沒那麼嚴峻,瞬間柔和了許多。

為什麼需要按揉風池穴呢?這個動作是為了釋放僧帽肌的緊繃,因為它的緊張會引發一連串的骨牌效應,除了肩膀酸痛外,還會造成頭痛、眼前不清明等狀況。僧帽肌的管區較其他肌肉大,牽連到的肌肉束也十分複雜,疼痛的位置也會因此有些差異,但只要找到關鍵的施力點,就能輕鬆達到緩解的效果。

風池穴,一穴緩解所有頸椎問題的效果

風池穴是個即便不懂經絡學的人,多少也聽過的穴位,但為何風池穴對阿梅的症狀可以有立即的緩解呢?因為風池的穴位正是僧帽肌的起點,所以只要處理這個點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風池穴也是調整頸椎症狀相當好用的穴位,不論是哪一椎,只要按揉風池穴,都能有緩解的效果。

僧帽肌放鬆後,頭輕眼也清

按揉風池穴後,會突然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因為僧帽肌也會牽引到視神經,當放鬆僧帽肌之後,眼睛也馬上能看得較清楚。

風池穴

本文摘自《腰酸背痛,問題不在腰和背!頸椎回正神奇自癒操:每天在家70秒,躺著就會好的自然整復療法》/黃雅玲、董振生博士監修/風和文創

【延伸閱讀】

蔬菜之王-菠菜輸了!抗三高、安神的蔬菜是它...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羅勒是義大利料理中常使用的食用香草,有著獨特的香氣,還富含抗氧化物質、維生素等各種營養,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促進新陳代謝,保養眼睛和防癌,對身體有諸多好處。而羅勒與台灣十分常見的「九層塔」究竟一不一樣呢?九層塔其實是羅勒的一種,氣味更強烈,而義大利麵中的青醬,則普遍是使用「甜羅勒」這種品種的羅勒來製作。如果不知道怎麼使用這種對身體有諸多好處的香草,就做成跟各種料理都很相配的蘿勒醬吧!

羅勒富含抗氧化物質 能預防老化、高血壓與糖尿病

日本管理營養士北川美雪表示,我們的身體中含有「活性氧」這種物質,負責除去入侵體內的細菌和病毒,然而如果活性氧增生到了需要以上的數量,就會造成老化,並且也是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等各種生活習慣病的起因,而要預防活性氧的危害,就需要「抗氧化物質」,而羅勒就含有許多抗氧化物質,不僅維持能守護健康,同時也對養顏美容十分有幫助。

羅勒的β-胡蘿蔔素含量在蔬菜之中屬於非常高的,比公認很有營養的菠菜含量還要高出1.5倍,β-胡蘿蔔素是知名的抗氧化物質,還能夠促進皮膚和黏膜組織的健康,提高皮膚新陳代謝預防肌膚問題,提升免疫力,並且還可期待抑制癌細胞的效果。

鈣質是牛奶的2.1倍 還能抗虛寒、安定神經

羅勒當中的維生素含量豐富,含有能促進代謝的維生素B1、B2,養顏美容又抗壓力的維生素C,而抗老化的維生素E,則能去除活性氧,促進血液循環,對於腦血管疾病、心臟病以及動脈硬化等生活習慣病都具有預防效果,由於能擴張末梢血管,能夠改善血液循環,對於緩和虛寒以及肩頸痛都很有幫助。

一般想到補充鈣質,都會想到牛奶和起司等乳製品,而羅勒中含有相當豐富的鈣質,是牛奶的2.1倍,鈣是構成牙齒和骨頭的重要物質,能預防骨質酥鬆,並緩解焦慮,同時也是讓肌肉收縮的重要營養素。

此外,有著獨特香氣的羅勒也與許多香草一樣,具有鎮定安神的效果,能夠強化身心和中樞神經,緩解焦慮,羅勒當中的香氣成分丁香油酚、樟腦以及芳樟醇,不僅能夠幫助放鬆,還有提高集中力的效果。

《羅勒醬這樣做》

羅勒醬(100ml)

新鮮羅勒葉 35公克

橄欖油 60ML

杏仁果 2湯匙

大蒜 1片

鹽 1小匙

黑胡椒 少許

做法:

羅勒只留下羅勒葉,用水仔細洗乾淨,使用廚房紙巾將水氣擦乾,使用平底鍋稍微煎過杏仁果,讓堅果散發香氣。接著把羅勒以外的食材都放進果汁機攪拌(杏仁果可先放在袋子中敲碎敲細,更容易攪勻),等到打到變得細緻後,再加入羅勒葉一起攪拌。

【延伸閱讀】

1張廚房紙巾竟能幫冰箱除臭!咖啡渣小蘇打也有效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冰箱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家電,買來的各種生鮮食材、只用一半的食材或調味料、沒吃完的食物、飲品點心等等,全家大小都會使用的冰箱,長年下來冰著各式各樣的東西,是否打開冰箱門時,總會聞到隱約的臭味?雖然總會定期清掃整理,滿滿還沒用完的食材味道仍會混在一起,無法說丟就丟,這時,其實可以用許多家中就有的東西來消除異味!

1.炭 

炭的除臭效果十分知名,只要使用中秋烤肉時大賣場都可買到的木炭就有效果,將木炭放在適當的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庫即可。

2.烤焦的麵包  

如果沒有烤肉的習慣,平時也不知道去哪裡買木炭,烤焦的麵包其實和木炭具有相同效果!不過隨手烤壞了微焦的麵包可不行,日本生活情報網站iemo表示,半焦的麵包立刻就會長霉,想要當作除臭劑,就要徹底烤焦,烤成炭的麵包可當作除臭劑使用數個月。

3.小蘇打粉 

萬用的小蘇打粉也能拿來除臭,日本家事情報網站Dr.Wallet表示,只要將小蘇打粉裝在瓶子中放入冷藏庫即可,如果會擔心不小心打翻,可在瓶口蓋上一層紗布。此外,還可以在小蘇打粉裡滴入一點精油,就能散發出淡淡的香味。除臭效果約可持續一個月,用完後的小蘇打粉可直接拿來打掃,可說是一石二鳥,不會造成任何浪費。

4.咖啡渣  

容易吸附氣味的咖啡也具有除臭效果,如果每天都有喝咖啡的習慣,不妨將咖啡渣留下來天天更換使用。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受潮或有水分的話反而會產生異味、長霉,因此如果想長期使用,可以先曬乾或是用平底鍋乾煎,移到小碟子後再放入冰箱。 

5.廚房紙巾 

覺得粉狀的除臭用品要準備、清洗容器,又怕打翻灑出來清理很麻煩?廚房紙巾是最簡單的除臭方式!廚房紙巾的纖維很細,能夠吸附冰箱裡的濕氣,達到減輕氣味的效果。平時不妨直接將廚房紙巾收納在冰箱中,除臭又不佔空間。

6.保冷劑 

買蛋糕、冷藏甜點時常常會附送的保冷劑,通常帶回家就無用武之地,只能處理掉,其實保冷劑也具有除臭效果,將保冷劑剪開,把裡面的膠狀物倒入容器中,放進冰箱就成了除臭劑。保冷劑的膠狀成分中,有眼睛看不見的凹凸構造,而凹陷處能吸收空氣中造成臭味的物質,達到除臭效果。

【延伸閱讀】

營養素的抗癌之王:從這些食物補充,還能控血糖

$
0
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不常聽到的微量元素,也可能是增進整體健康、幫助抗癌防糖尿病的關鍵!近年來,礦物質硒由於具有抗氧化的效果,能夠保護細胞免於損傷,吸引了許多注意。雖然人體所需量很少,但卻對人體的各種機能非常重要。

硒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認知功能、健康的免疫系統和生育力都很重要。這種礦物質原本存在於土壤和水源中,並會經由食物鏈自然轉移到各種生物體內。食物中的硒含量,則取決於生長環境的土壤和水源中的硒含量。

硒的健康效果

《吃對保健食品!:江守山醫師教你聰明吃出真健康》一書中指出,硒是人體用於製造穀胱甘肽過氧化酶的成分之一,這種酶能夠幫助人體解毒、避免細胞膜破裂並活化免疫系統,有助於預防癌症。

江守山醫師解釋,美國亞歷桑納癌症中心的一項研究中,受試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並分別服用200微克的硒及安慰劑。研究結果發現,硒能夠降低66%的攝護腺癌、50%的大腸癌,以及40%的肺癌。此外,受試者的癌症死亡率下降了50%,總體死亡率則減少了17%。因此,硒也被稱為「抗癌之王」。

在另一項荷蘭的研究中,研究者測試了受試者腳指甲中的硒含量,並藉此估計受試者的長期硒攝取量。研究者發現,腳指甲中的硒含量越高,前列腺癌罹患風險就越低。硒參與了人體內前列腺素的製造,能夠控制發炎反應,並減少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相關的發炎。

作為抗氧化劑,硒和維生素E能夠密切合作,預防自由基生成,並可能降低皮膚癌風險、預防曬傷。

另外,穀胱甘肽過氧化酶也能保護胰島β細胞,使他們不會被氧化破壞。胰島細胞的機能正常,才能促進糖分代謝、降低血糖,達到預防糖尿病。另外,硒還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效果,有助於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硒攝取不足或過量的危機

缺乏硒會導致免疫力低落、生長緩慢、肌肉退化、貧血、影響生育功能等問題。不過,硒缺乏症在全世界都較為少見,通常是多年的攝取不足才會引起症狀,且多只發生在土壤含硒量特低的地方。

相反地,過量攝取硒也可能導致中毒,並引起疲勞、腹瀉、掉髮、關節痛、指甲變色脆化、噁心等問題。

每日建議攝取量及食物來源

硒是一種怕熱的礦物質,會在加熱過程中漸漸耗損,因此應避免過度烹調。根據衛生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六版,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50微克,懷孕、哺乳婦女則分別應增加攝取到60及70微克。

天然食物中,巴西堅果的硒含量特別高,每盎司(28.3公克)中含有543微克的硒,每100公克的牡蠣中含有77微克,大比目魚和鮪魚則含有36.5微克。肉類、海鮮、堅果類等都是硒含量較高的食材,在蔬菜中含量較高的則有乾香菇、乾木耳、大蒜等。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Medical News Today

WebMD

SELF Nutrition Data

《吃對保健食品!:江守山醫師教你聰明吃出真健康》/江守山/新自然主義

矯正牙齒咬合就能增進平衡感,預防運動傷害!

$
0
0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許多人可能因為美觀因素而針對齒列不整的問題進行矯正,然而除了影響臉型及咀嚼,根據《Neuroscience Letters》刊登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Universitat de Barcelona)的最新研究,牙齒咬合程度(dental occlusion)可能還和身體姿勢控制(control of posture),及平衡感(balance)的維持有關。

研究中,作者發現透過矯正受試者的牙齒咬合異常(malocclusions),可增進受試者控制身體姿勢的能力;此外,不論是靜態平衡或動態平衡的實作表現,亦皆於齒列矯正後出現顯著的進步。

這項研究結果對於喜愛運動或以運動為職業的人來說是個重要的參考,矯正咬合異常的牙齒,可能可以幫助運動員有更好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增加身體的姿勢控制,有機會預防因突然失去平衡而可能造成的運動傷害,例如扭傷(sprains)、拉傷(strains)及骨折(fractures)。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新聞出處:A bad bite is associated with worse postural, balance control《Science Daily》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9/160914090458.htm

研究刊登在《Neuroscience Letters》第617卷 第116-121頁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94016300714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Elsevier於1880年成立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是全球首要經營醫學、科學和技術資訊產品及出版服務的出版商。透過與世界各地的科技與醫學機構的合作,Elsevier 每年出版1800多種期刊和2200本新書,以及一系列創新電子資料庫。

缺鐵缺維生素B讓人掉頭髮!這樣吃,找回黑髮

$
0
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 掉髮、頭髮變細、指甲變脆,相較於心臟病等重大病症,或許不是什麼嚴重的症頭。然而,身體末梢的頭髮和指甲出狀況,也可能是健康警訊!荷爾蒙變化、生理和心理的疾病,都有可能導致頭髮的健康情況惡化;即使沒有生病,身體也可能藉由頭髮發出警訊,告訴你飲食不均衡開始影響身體了!

健康媒體「healthline」指出,遺傳是最常見的掉髮原因,另外包括更年期、懷孕、甲狀腺疾病、頭皮感染,以及癌症等慢性病的治療都可能引起掉髮。現代人普遍承受較大的精神壓力,或是遭遇生理或情緒衝擊時,掉髮也是常見的症狀之一。

除了疾病之外,營養失調也可能引起頭髮、指甲等末梢部位的健康惡化。公共衛生博士、註冊營養師Wendy Bazilian指出,頭髮、指甲和皮膚開始變得脆弱,都可能是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足的結果。因此,當掉髮問題變得嚴重,或是頭髮變細、變得脆弱,或許就該仔細檢視自己的飲食是否缺乏以下五種營養素了。

蛋白質

角蛋白(keratin)是構成健康的頭髮和指甲的基礎。想要製造蛋白質,就需要吃下充足的蛋白質;Bazilian指出,若是蛋白質攝取不足,由於蛋白質會最先供應給製造荷爾蒙或其他組織,頭髮可能是第一個受害的部位。另外,每公斤的體重應攝取0.8克的蛋白質。

食物來源:魚肉、雞肉、豆類、毛豆、堅果

最容易被忽略的營養素之一,鋅對於眾多人體機能都十分重要。不論是幫助健康細胞生長、或是器官製造油脂,都需要有鋅的參與。另外,Bazilian也指出,蛋白質的製造過程,鋅也同樣是必需的營養素。

食物來源:牡蠣、肉類、海鮮、豆類、全穀類、堅果、乳製品

掉髮,是缺鐵性貧血的徵兆之一,因為健康的毛囊需要充足的氧氣,氧氣的運送則倚靠紅血球,而補充鐵質則有助於製造紅血球。

食物來源:瘦肉、魚類、深綠色蔬菜(菠菜、芥菜、羽衣甘藍等)

生物素

是維生素B群的一員,也被稱為維生素B7、維生素H或輔酶R。認證皮膚科醫師Joel L. Cohen指出,生物素具有幫助身體分解脂肪和蛋白質,並用於供給健康的頭髮和指甲。

食物來源:冷水魚、菠菜、杏仁、核桃、全蛋、牛奶、羊奶、覆盆子、草莓

《維生素、礦物質功效速查圖典》一書指出,頭皮血液循環不良、提早老化導致的掉髮,可以藉由硒的抗氧化力改善。也有研究顯示,缺乏硒的嬰兒在補充硒之後,圓禿的問題有所改善。另外,硒也可能有助於抑制氟引起的毛囊細胞凋亡。

食物來源:巴西堅果、肉類、海鮮、乾香菇、乾木耳、大蒜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Prevention

NiceHair.org

Healthline

《維生素、礦物質功效速查圖典》/蕭千祐/康鑑

壞「痧」是百病之源!自己刮也能改善頭痛神經衰弱

$
0
0

【早安健康/賴鎮源(中華民國中醫傳統醫學會理事長)】刮痧,是透過刺激人體經絡穴點,來調整氣血,可把身體裡面的邪氣,甚至一些不利於身體的毒物給排除光。夏日炎炎,暑氣逼人,行走在太陽底下,感覺整個人都要蒸發了!渾身開始無力,頭也發疼眩暈,這時候有人就會說:「中暑了快點刮痧吧!刮一刮就會感覺舒服許多了!」

小嬰兒剛出生,不能適應外界環境,夜夜啼哭,剛剛生產完的媽媽也沒能好好坐月子,育兒經驗豐富的保母推薦道:「給小朋友刮刮痧吧,刮出痧來,晚上才會乖乖睡覺!」究竟刮痧是個什麼東西?

「刮痧醫療」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之一,也是民俗療法的精華項目。基於其取材便利、容易學會、操作簡單、無副作用、適應證廣、療效顯著……等等特點,刮痧自我療癒在民間廣為流傳,深深受到大眾的喜愛。特別是現今醫療費用居高不下,再加上養生觀念越來越彭湃,「無病先預防」的保健方式逐漸受到重視,很多人開始學著用刮痧來進行居家自我護理。

流傳千年的刮痧術

中醫刮痧療法的源頭,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在遠古時期,當人們患上疾病的時候,不經意地用指關節或碎石片在身上刮拭、磨蹭、捶擊,無意間發現竟然能使症狀得到緩解,隨著時間一長,自然就形成了「砭石治病法」,也就是神奇「刮痧」的雛形。

刮痧在古代曾經被稱作「刮治」,一直到清朝才正式命名為「刮痧」,沿用至今。明朝醫學家張鳳逵認為,致病的毒邪由毛孔或口鼻進入,阻塞了體內脈絡,讓氣血不通順,導致林林總總的身體毛病。一旦健康出了狀況,就可以運用刮痧器具在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拭,直到出痧,使體內的痧毒隨之排出體外,進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痧」的含義

所謂的「痧」,一方面指病症,是指因為外來邪氣(痧氣)或體內毒素(痧毒)導致經脈阻塞、氣血凝滯而產生的病症;根據中醫的「百病皆可發痧」之說,這些病症通常會出現一種「發痧」的現象,即在皮膚表層透出紅色、紫色或黑色的痧點或痧斑,可以經由「放痧」(如刮痧等等)來治療。

((下一頁告訴您壞「痧」該怎麼排出體外?))


另一方面,在中醫的名詞解釋中,「痧」還有其特殊的含義,就是運用刮痧手法刺激人體微血管後,出現的紅紫色、暗青色類似「沙子」樣的斑點;而這是痧毒排出體外的正常反應,會自然地慢慢消退掉。

壞「痧」是百病之根源

心臟運送血液到全身,還需要靠千千萬萬條微血管進行調節,而「痧」是人體循環過程中產出的瘀血及病理物質,它會阻礙氣血運行、干擾營養素和代謝物的交流,進一步引發組織器官病變,由此可見,體內累積過多的痧毒,將形成諸多疾病,並且加速人體衰老。

「刮痧,就是把不舒服的各種病症刮出去。」用刮痧器具刮拭經絡穴位,可使經絡穴位處充血,局部微循環若是阻塞,便可以得到改善,隨著痧的排出,患者會發現無論輕病、重病都得到了緩解,部分症狀甚至能夠直接痊癒,特別是疼痛性的疾病效果最為顯著。

刮痧的醫學原理

「刮痧」簡單來說,就是利用邊緣光滑的湯匙、硬幣或專業牛角骨刮痧板,塗抹上具有某些療癒作用的刮痧介質,在人體特定部位施以反覆的刮、捏、提、擠、挑,刮痧板向下施壓時,會讓阻塞瘀積的血液從毛細血管的間隙裡滲出,停留在皮下組織與肌肉之間,成為深淺不一的紫色痧點、痧斑,也就是我們看見的「出痧」。

人體的血液與淋巴極其聰明,就像是清道夫,對於異物有辨識與排除的能力,刮出的「痧」會被身體視為異物給消滅,再透過尿液、汗水、呼吸等代謝作用自然排出體外。隨著刮出的顏色漸漸褪去,這個排除毒素的過程叫做「退痧」。

通過此種良性的刮痧刺激,能達到排解毒素、去邪扶正、舒筋活絡、祛風散寒、清熱除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調整陰陽、增強機體抵抗力……等等優秀的醫療功效。

除此之外,經常性的刮痧保健,能讓人體免疫系統時時受到鍛鍊,加快其反應速度,提升組織的創傷修復力,週期、規律地清理人體不必要的毒素、廢物,達到維持生理健康的作用。

神經衰弱

【刮拭手法】面刮/平面按揉

神經衰弱,多見於青年人和中年人,外顯症狀主要有頭痛、頭暈、睡眠品質差勁、記憶力減退、疲憊無力、神經官能症……等等;病因不明,通常認為是由於神經過度緊張後,神經活動處於相對疲乏的一種生病狀態。

【診斷書】

1. 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頭暈、腦漲、耳鳴、眼花、記憶力減退、思想分散不能集中、容易激動、發脾氣、工作或學習提不起精神、整夜睡不著、白天就疲勞、腰背酸痛、腳軟無力……為各種軀體不適感所苦。

2. 系統症狀:如心悸、氣急、胸痛、出汗……等,以這些症狀為主的稱為心血管神經症。

3. 消化系統症狀:如胃口不好、胃部脹痛、嘔吐、胸悶、腹瀉和便秘。以這些症狀為主的稱為胃腸神經症。

4. 抑鬱症狀:情緒持續低落,伴有焦慮、軀體不適感、睡眠障礙,無明顯器質性疾病或精神病症狀,生活不受嚴重影響,以這些症狀為主稱抑鬱性神經症。

【名詞解釋】

神經官能症

是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神經衰弱、強迫症、焦虛症、恐怖症、軀體形式障礙……等症狀,患者會深感痛苦,並且妨礙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但卻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理基礎。

【刮痧治療】

太陽 在顳部,外眼角與眉梢之間向後約1橫指的凹陷處。

睛明 在面部,內眼角稍上方凹陷處。

刮刮要點:百會、風池、天柱,可用刮痧板的薄邊或一角刮拭,發熱即可。

----------------------------------

刮刮要點:心俞、膽俞、脾俞、腎俞,由上向下刮拭,一次完成,中間盡可能地別停下來。

----------------------------------

刮刮要點:足三里、三陰交,關節部位不宜重刮。

【輔助食療Recipe】

銀耳靈芝羹

  取銀耳6克、靈芝6克、冰糖15克,分別泡發、洗凈,用小火燉2~3小時,湯呈現出稠狀時,撈出靈芝,加入冰糖調味,每日服三次。

【日常保健Point】

♦ 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增強機體的自我防衛能力。

♦ 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長期處於悲觀失望、消極厭世、愁悶憂慮等情緒中。

♦ 注意睡眠品質、調整睡眠時間、按時上床睡覺。

♦ 加強體育的鍛煉,多多運動。

♦ 對於工作過於繁忙,或學生負擔過重,以及生活壓力很大的人,都有必要自我

調節,合理安排好事業、學業和生活時間,有張有弛,勞逸結合。

本文摘自《一刮病除自療法:對症刮痧DIY小百科》/賴鎮源(中華民國中醫傳統醫學會理事長)/活泉

【延伸閱讀】

搔癢抓破皮,傷口發炎好得慢?3大營養素加速癒合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過了中年以後,開始感到體力大不如前,熬了夜就會累上好幾天、跑一下步就氣喘如牛,而且還發現傷口不容易痊癒,時常掛著傷疤好幾天都好不了?尤其是夏季高溫讓蚊蟲孳生,被各種蚊蟲叮咬的機率大增,已經入秋的現在,身上是否還有些傷口至今尚未痊癒呢?這時,就要盡力的提高皮膚的新陳代謝!除了營養補給品之外,也可透過常見的食材來攝取所需營養!

日本健康專欄作家優子表示,被蚊蟲咬到的時候,用手去抓只會進一步加強搔癢感,指甲抓破了皮膚引起發炎,會更容易留下傷疤。如果忍耐不了而動手抓,多半會留下痕跡,這時,就可透過食補來促進皮膚的新成代謝,讓傷疤盡快消失。

《三大維生素加快傷疤痊癒》

維生素A:胡蘿蔔、南瓜

十分重視飲食療法、中醫治療的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東洋研究所/醫療法人山口病院(川越)精神科部長.奧平智之表示,維生素A是讓細胞正常繁殖並分化的重要維生素,維生素A主要的作用在於促進發育,保持皮膚以及黏膜的健康,並且維持眼睛的視覺機能正常、適應黑暗(維生素A不足會導致夜盲),並具有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能減少壞膽固醇。

因此攝取維生素A不僅能加快傷口癒合,也對身體有諸多健康好處,除了菠菜、胡蘿蔔、南瓜等黃綠色蔬菜,紫蘇、鰻魚、肝臟類以及蛋黃中都含有維生素A。

維生素B:豬肉、黃豆、雞蛋

代謝糖分不可或缺的維生素B,是在減肥中時常被提及的營養成分,而日本皮膚科醫師谷祐子表示,維生素B不只和代謝有關,也是身體製作皮膚時不可或缺的維生素。維生素B2會幫助細胞再生,提高免疫力,維生素B3能預防皮膚以及黏膜發炎,促進血液循環,維生素B5則會給予皮膚以及毛囊營養,維生素B7則會幫助維持皮膚健康。

 

維生素C:青椒、甜椒

時常與美白畫上等號的養顏美容維生素,維生素C可以抑制色素生成,預防色素沉澱,還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讓肌膚恢復彈性,緊緻毛孔,改善皺紋,並且具有促進代謝的作用。青椒以及紅、黃甜椒都是蔬菜當中維生素C含量相當豐富的食材,此外檸檬、苦瓜也含有維生素C。

【延伸閱讀】

增20倍血糖代謝率!早上1杯排毒水,瘦身強免疫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喝水對身體有許多好處,近來紛紛有報章雜誌指出特別是早上來杯熱開水,有助於改善便秘、提高代謝,然而其實卻有許多人不愛喝水,覺得常溫或是溫熱的水喝起來「怪怪的」,總是習慣喝茶或是飲料......日本美容專家小西悧舞表示,不妨在水中加點辛香料,既能增添風味更好喝,又能進一步提升健康效果!

1.減脂降膽固醇:小茴香

小茴香能夠排出腸道內的老廢棄物,並具有利尿效果,同時也有諸多研究指出,具有防癌、降膽固醇以及瘦身的效果。

根據伊朗的醫療大學(Shahid Sadoughi University)研究團隊實驗,小茴香能幫助減重、減少體內壞膽固醇,經過實驗發現吃了加入小茴香粉優格的組別平均瘦了6公斤(一般優格則是1.4公斤),體脂肪以及壞膽固醇數值也都顯著降低。

2.排出體內毒素:香菜

香菜是台灣在地小吃常使用的香草,許多小吃都會用來提味,已有研究指出香菜能夠排出體內的重金屬,極強的排毒效果能夠排出囤積的老廢物質。可在前一晚將香菜洗乾淨,浸泡一晚後飲用,或是像使用香草一樣切成小碎末,以熱水浸泡七分鐘。

3.提高免疫力:薑黃

薑黃是2016年爆紅的養生食材,加入薑黃的各式料理大受歡迎,各種薑黃飲品更是出現在歐美當地咖啡館的飲品項目之中,薑黃素能提高肝機能,促使膽汁分泌,抑制內臟發炎,強化心臟,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對於預防生活習慣病十分有幫助。

4.燃脂暖身:黑胡椒

黑胡椒所含的肝素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可讓身體從內部溫暖起來,促進代謝,幫助脂肪燃燒。黑胡椒中的成分胡椒鹼還有保濕效果,能為肌膚保濕。

5.降血糖助瘦身:肉桂

咖啡以及甜點中時常用來增添風味的肉桂粉,其實對身體有諸多健康好處,能抑制造成脂肪生成的胰島素,根據研究指出,肉桂能夠刺激生理循環,增加20倍血糖代謝率,每天半小匙肉桂,就能降低血糖、三酸甘油脂及總膽固醇,達到瘦身效果。

【延伸閱讀】

不只煮湯!1步驟自製昆布水防血栓消水腫6救命好處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日本風靡一時的昆布水,不僅美味又方便料理,還有著防癌、預防動脈硬化、燃脂瘦身、養顏美容等各式各樣的功效,雖然早知道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卻覺得昆布很難料理嗎?其實,只要將昆布泡水一晚即可,事先泡好昆布水,不論何時都能立即使用,作為味噌湯的高湯、煮料理時代替水,作為咖哩的調味等等,相當方便!

1.紓壓

昆布水能夠讓人心情安定,這是因為昆布富含礦物質,鈣能夠舒緩焦慮,鉀也有讓神經安定的效果。

2.預防動脈硬化

昆布中含有的成分褐藻素,能夠妨礙血小板黏著在血管壁上,預防血栓的形成。此外,鉀能夠排出體內多餘的鈉,消水腫之外,也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

3.整腸富飽足感

含有的天然膳食纖維海藻酸,同時有水溶性膳食纖維和不溶性膳食纖維的效果,能夠整腸,又容易產生飽足感。可以排出體內的膽固醇,減少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

4.燃脂瘦身

昆布中的礦物質碘,能夠成為甲狀腺荷爾蒙的原料,甲狀腺荷爾蒙會刺激神經,提高基礎代謝,促進燃燒脂肪。

5.養顏美容

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所農學研究科教授平田孝發表的一項紫外線實驗,將昆布當中的藻褐素(Fucoxanthin)塗抹在皮膚上,與沒有塗抹的組別相比,經過紫外線照射之後,有塗抹的組別皺紋面積更小。這是因為紫外線原本會讓身體產生分解膠原蛋白的酵素,還會讓造成老化的活性氧大量產生,而昆布當中的成分藻褐素能夠讓這些損害無效化。

6.防癌

日本料理研究家國塩亞矢子表示,昆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特別是水溶性膳食纖維褐藻素和不溶性膳食纖維海藻酸含量豐富,褐藻素是水雲這類海藻中較多的成分,具有整腸美肌,降低膽固醇,抗癌抗病毒等多種作用。

《昆布水這樣做》

昆布:20公克 水:1.5L

作法:盡可能將昆布切成小塊,可幫助風味成分更容易釋放,裝在水壺等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3小時以上,浸泡一個晚上更佳。

保存期限:放冰箱大約可保存一周,夏天的話盡可能盡快用完。

【延伸閱讀】

糖竟會消耗體內B群,讓你慢性發炎!5種食物幫你擺脫它

$
0
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人工糖在現代生活中無所不在,琳瑯滿目的甜食、飲料店,雖然滿足了許多人對甜食的渴望,卻也帶來大量的健康危機。日本內科名醫內海聰曾指出,糖不但會使人變胖,還會帶來糖尿病、動脈硬化、消耗維生素B和鈣質等營養素等問題;英國《每日郵報》也曾報導,每周3杯300毫升的含糖飲料,將提高3%乳癌風險。因此,戒除生活中的人工添加糖,不但有助減肥,對健康的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不過,大多數人都認為「戒糖」主要是靠意志力,卻忽略了日常生活也會使人想多吃糖,而無法真正成功戒除糖癮。美國替代醫學指導專家Katie Haines指出,在考慮壓力和飲食對糖癮的影響、了解生活習慣也會導致糖癮之後,她學會減少自己對糖的渴望並終於戒糖成功,不但感受到身體充滿能量、對咖啡因的提神需求降低,更減輕了好幾磅的體重。

Katie Haines戒糖成功的祕訣,在於選擇有助於減少吃糖慾望的食物。Katie Haines指出,與其想著不能吃的各種含糖食物,不如專注於享受能夠幫自己減少糖分攝取的食物,就能讓戒糖的過程更加輕鬆。

1 發酵蔬菜

有些腸道中的細菌依靠糖分存活,因此改變人對糖的渴望,使人更想吃糖。但是,藉由多吃發酵蔬菜,像是德國酸菜或泡菜,能夠增加腸道中的好菌,幫助平衡腸道菌相。

2 綠色蔬菜

在傳統中國醫學中,綠色蔬菜被認為有助於提振精神。如果是時常因為憂鬱、壓力大而想吃甜食的人,在飲食中增加綠色蔬菜的攝取量,或許能夠改善對糖的渴望。推薦的蔬菜包括菠菜、芥菜、羽衣甘藍等。

3 健康的天然油脂

戒除糖分最大的阻礙之一,就是食物可能會少了吸引人的香味和甜味。但是,享受美食還有更健康、更美味的方式,那就是在食物中添加健康的天然脂肪。Katie Haines建議使用椰子油,其中富含中鏈三酸甘油酯,能夠提供身體能量,並具有些微的天然甜味,適合加入早上的咖啡一起享用。

另外,水果之王─酪梨也是很好的選擇。酪梨在營養學上被分類為油脂,並能夠增加飽足感。酪梨的含糖率極低,更具有降膽固醇和血脂、保護心血管和肝臟系統的作用。也有研究指出,女性每周吃1個酪梨,就能平衡雌激素、幫助產後減重、預防子宮頸癌。

4 天然甜味食物

地瓜、香蕉、椰棗都是具有天然甜味的好食物。地瓜富含膳食纖維和澱粉,以及豐富的各類維生素、礦物質等,具有改善腸胃功能、降低飯後血糖、膽固醇和血脂等功效;香蕉除了甜味之外,還有豐富的鉀,具有調節血壓的作用,色胺酸則能幫助安定神經;椰棗富含天然果糖且易於消化,也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補中益氣、止咳潤肺、化痰平喘等作用,和牛奶一起吃還能治療胃潰瘍。

5 草本茶

補充一些具有強烈氣味或天然甜味的茶,像是生薑茶、薄荷茶或甘草茶,即使沒有吃糖也能使人提振精神。另外,壓力過大或失眠也會使人想吃糖,這時可以在睡前喝些有助睡眠的茶飲,像是洋甘菊茶或薰衣草茶,從問題的根源開始改善。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mindbodygreen

《彩虹蔬果健康飲食法》/蕭千祐/康鑑文化

《100種水果營養圖典》/孫樹俠、于雅婷/鳳凰含章
Viewing all 3191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