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王明勇(食療養生專家)】
家族史是提早發生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瑞樂醫師收集並追蹤丹麥國家型資料庫中(The Danish Family Relations Database, DFRD)自1949年後出生的民眾以及所有相關親戚的健康資料,因此這個資料庫非常龐大,共包括了3,985,301位民眾,平均追蹤超過20年。
■結果發現在1978~2008年間,共有129,825位民眾在50歲之前被診斷有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臟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各類型的心律不整(Any Arrhythmia)等。
■瑞樂醫師分析後指出如果父母、兄弟姐妹有一人在60歲前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則民眾在50歲前罹患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增加2.19倍,心室性心律不整的發生風險會提高89%。
■若有2位親人死於心臟病,則提早罹患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到5倍,發生心室性心律不整的風險也會提高到6.18倍。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無法改善的危險因子
1.遺傳: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病人越多或越年輕發病,就會增加風險。
2.性別:在不同年齡層裡,男性發生心臟病的風險大於女性。
3.年齡:不論性別、血液中膽固醇高低,隨著年齡增加,心血管老化、彈性變差、血管堵塞等因素都使得老年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大於年輕人。
■可以改善的危險因子
1.三高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控制不良會增加心血管阻塞的機率。
2.過重或肥胖:BMI值在24以上為過重,27以上為肥胖,或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都對心血管有不良影響。
3.不良的生活模式:吸菸、飲酒過量、缺乏運動、壓力過大、嚼檳榔等。
■預防及篩檢
建議有家族史的民眾,大於45歲的男性,以及大於55歲或提早停經未服用雌激素的女性應:
1.每天量血壓、體重(或腰圍):不論年齡大小以及性別,民眾都應控制血壓、體重在標準範圍內,建議每天都要各測量一次。
2.定期檢測血糖、血脂:可利用健保免費成人健檢來定期檢測血糖、血脂,40~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
心臟血管攝影或心臟電腦斷層掃瞄
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除了高危險群以外(40歲以上糖尿病病人、有周邊動脈硬化病史、冠狀動脈心臟病頻繁發作的病人),即使是有家族史的民眾,也不要將心臟血管攝影或心臟電腦斷層掃瞄當作健康檢查的項目,因為無助於預防心臟病發作,反而增加不必要的侵入性檢查以及醫療輻射曝露量。
防癌必吃的10大五穀雜糧有哪些?
五穀雜糧含豐富的醣類與蛋白質,是提供人體能量的基本來源,另含有維生素E、植物異黃酮與多種胺基酸,可維持體力,促進細胞的年輕化。
(1)燕麥
燕麥最有效抗癌成分:維生素B群、鋅、硒、膳食纖維。
燕麥的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群+鈣+磷+鐵+銅+鋅+錳。
1.吃燕麥的好處
燕麥的營養價值也很高。燕麥的脂肪含量居所有穀物之首,相當於大米、白麵的4~5倍,且其脂肪主要由單一不飽和脂肪酸、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所構成,單是亞麻油酸就佔了全部不飽和脂肪酸的35%~52%。燕麥又含有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與維生素E,其含量亦高於大米與白面。燕麥還含有維生素B1、B2與葉酸,以及鈣、磷、鐵、鋅、錳等多種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燕麥不但營養成分豐富,而且營養價值極高,是重要的營養補給食品之一。
2.燕麥食療保健功效
■燕麥含水溶性纖維與β-葡聚糖,可有效控制血糖濃度,因此可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
■燕麥含亞麻油酸與次亞麻油酸,可排除壞膽固醇,降低三酸甘油酯。
■燕麥含大量的維生素B群,能預防腳氣病與口角炎,對預防憂鬱症也有幫助。
■燕麥的維生素B6、B12及葉酸可幫助造血,具預防缺鐵性貧血的功效。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3.內服外用皆宜的燕麥
■燕麥即使經過碾製加工,仍保留胚芽與部分麩皮,因此營養價值很高。除了食療功效,燕麥具有抗過敏、保濕、滋養等功能,將燕麥粉加鮮奶調成膏狀塗於臉部,再以溫水洗去,具有美白肌膚與去角質的作用。
■燕麥含有麩質,1歲以下嬰幼兒及某些過敏體質者需慎食,以免誘發過敏現象。
■燕麥含維生素E,可改善血液循環,防止肌膚乾裂,還能調整生理機能,有效減輕婦女更年期障礙。但燕麥的食用量一餐以70克為宜,攝取過多會阻礙鈣、磷、鐵等礦物質吸收。
4.燕麥防癌抗癌功效
■和其他的穀類相較,燕麥含更豐富的鐵、鎂、鋅、銅、錳、硒等礦物質,可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幫助人體抵禦癌症侵襲。
■燕麥含鋅,能讓胰島素的分泌正常,同時也能抑制自由基,減緩老化速度,強化免疫系統,具有防癌、抗衰老的功能。
■燕麥富含維生素B群,可調節新陳代謝,增強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是製造抗體和紅血球的必需營養素,也是健全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物質。燕麥的維生素E可幫助穩定細胞膜,避免膜上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成分被氧化,不但能抗衰老、保持青春活力,還能夠預防癌症。
■燕麥含許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植化素,可提升維生素E功效,不僅能防止自由基破壞細胞,並能抑制膽固醇和脂肪,防止動脈硬化,減少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的機率,同時具抗癌效果。
■據醫學雜誌刊登的一項新研究證實,把燕麥片當早餐,有助防止乳腺癌。中年女性多吃燕麥片等全穀類食物,可攝取到大量膳食纖維與微量元素,使罹患乳腺癌風險降低40%以上。
■燕麥含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幫助排除宿便、清除腸內毒素、降低膽固醇,具有延緩老化與預防大腸、直腸癌的作用。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下一頁還有詳細介紹9種可以防癌的五穀雜糧喔~))
(2)糙米
糙米最有效抗癌成分:維生素B群、E、米糠醇
糙米的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群+鐵+鋅+膳食纖維。
■田間收穫的稻穀,經脫去穀殼的加工後就是糙米。去殼後仍保留存些許外層組織,如皮層、糊粉層和胚芽。上述的外層組織內含豐富的營養,比起白米更富有許多維他命、礦物質與膳食纖維。
■糙米含有的維生素B群及多種微量礦物質,可以加速新陳代謝的作用,使其更為順暢;維生素E溶於胚芽所含的油脂中,可以幫忙安定自由基,即使是胚芽油本身,也是調整血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人體必需的亞麻油酸及次亞麻油酸作為主力,糙米蛋白質的品質也比白米來得好。糙米中的纖維質雖然可能會妨礙礦物質的吸收,卻也能調整腸道菌叢生態,使排便順暢。另一方面,也由於糙米的纖維多,不但耐嚼較難消化,容易有飽足感。
■糙米是一顆『全米』,吃起來粗粗的,不像白米那麼細軟,可是它含有大量的纖維和許多營養素,對促進腸胃蠕動有很大的幫助。偶爾可以請媽媽換換口味,煮一鍋糙米飯,吸收精白米所缺乏的營養素(因精白米經過去殼和精白二個加工步驟之後,維生素B1、B2的含量會減少)。
■種在稻田裡的稻米是連穀包在一起的,就像果子外面還覆著一層果皮一樣,將這層果皮去除之後,就成了糙米。糙米的周圍還覆蓋著一層茶色的種皮,將種皮去除之後就成了胚芽米。接著如果將胚芽也去除的話,就成為我們常吃的精白米了。其實,在種皮與胚芽中含有多種營養,尤其是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群。
1.糙米的防癌抗癌功效
■糙米不但能當作主食,而且對人體有極大的營養價值。糙米富含維生素B群及鈣、鐵、磷、鎂、鋅、錳、釩等微量元素,可增強人體免疫系統,並具促進生長與幫助肝臟解毒的功效,能夠預防肝腫瘤與肝癌發生。
■糙米發芽後的胚芽內,含有肌醇與六磷酸肌醇(IP6),其化學結構與葡萄糖相似,能抑制癌細胞生長,縮小腫瘤體積,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傷害,進而降低癌細胞繁殖,使其轉變為正常細胞,對乳腺癌、結腸癌、卵巢癌、睪丸癌均有抑制作用。
■糙米比白米多15%~20%的膳食纖維,能明顯改善腸道健康,增加胃腸蠕動、軟化糞便,有效排除腸壁廢物與體內毒素,減少致癌物質滯留在體內,因此可改善便祕,預防大腸癌、直腸癌及結腸癌。
■糙米及其胚芽中的維生素E含量相當多,維生素E能使體內血液循環機能順暢,具有提高新陳代謝、強化體質,降低癌症發生的功效。
■糙米裡的木酚素,可以預防乳癌與其他荷爾蒙分泌失調引起的相關癌症。
(3)杏仁
杏仁最有效抗癌成分:亞麻油酸、維生素B2、E
杏仁的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E+鈣+磷+鐵+胡蘿蔔素。
■杏仁的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A、B群、C、E、菸鹼酸、檸檬酸、蘋果酸、兒茶酚、番茄紅素、黃酮類,以及各種胺基酸等成分。杏仁所含維生素E是其他堅果類的10倍以上。
■杏仁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酵素、脂肪油等成分;其中苦杏仁苷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尤以北杏仁(又稱苦杏仁)的含量最多。
1.醫食同源的杏仁家族
杏仁分為南杏、北杏。南杏味甘,又稱「甜杏仁」,用來烘焙或當零食吃;北杏味苦,又稱「苦杏仁」,為中藥的一種,具食療功效。市面上販賣的杏仁果,多半添加調味料,若要養生,最好買杏仁生果自己烘烤,才不會攝取過多鈉,反而有害健康。
杏仁的營養價值很高,而杏仁的營養價值更豐富。杏仁含有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有益於健康維持;含有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質,能減少細胞膜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維持細胞膜的完整,具有抗氧化作用,維持皮膚及血球細胞的健康。杏仁中含蛋白質27%、脂肪53%、碳水化合物11%,每百克杏仁中含鈣111毫克,磷385毫克,鐵70毫克,還含有一定量的胡蘿蔔素,抗壞血酸及苦杏仁甙等。
※不過要提醒大家生杏仁豆含有微量毒素,必須要完全煮熟或烤熟才能食用。
2.杏仁食療保健功效
■杏仁富含亞麻油酸,可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提高好膽固醇含量,防治心血管疾病。
■杏仁中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臑動、改善便祕,還可預防結腸癌。
■杏仁中的鈣,能幫助牙齒與骨骼成長發育,適合青少年與孩童多食。
■杏仁所含的鎂具穩定血糖的效果,糖尿病患者適量攝取,有助於減輕症狀。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杏仁所含維生素E是其他堅果類的10倍以上。50克的杏仁就可提供人體一天所需的維生素E。維生素E其中一項重要的功能,即是抗老化、抗氧化,以及抗癌。
■杏仁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因含有名為苦杏仁苷的化學物質,尤以北杏仁(又稱苦杏仁)的含量最多。經人體食用後,苦杏仁消化分解後可產生氫氰酸和苯甲醛等物質,發揮防癌、抗癌的功效。
■臨床實驗證明,杏仁可降低血液中LDL(壞的膽固醇)濃度,而不影響HDL(好的膽固醇)的濃度,可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杏仁還可防治糖尿病,因杏仁所含的鎂、膳食纖維等成分,具有穩定血糖的作用。
3.杏仁的防癌抗癌功效
■杏仁的維生素E含量非常高,維生素E對人體最重要的功效便是抗氧化、防癌、抗老化,因此常吃杏仁能使人保持年輕,減少罹癌的機率。
■美國研究學者發現,杏仁的杏素(維生素B17),具很強的抗癌能力,每天適量食用,有預防和控制癌症的效果。
■杏仁是維生素B1含量最為豐富的乾果,維生素B1是極有效的抗癌物質,並且只對癌細胞有消滅作用,對正常健康的細胞無任何毒害。
■杏仁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多酚類成分,這些成分不但能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還能顯著降低細胞癌變的機率。
■杏仁的萃取液,對人體子宮頸癌細胞株JTC-26有抑制作用,也能消散乳房腫瘤。
■杏仁含有一種叫苦杏仁素的植物化學物質,經由人體消化後產生的氫氰酸和苯甲醛,能發揮防癌、抗癌作用;杏仁富含硒,硒是公認的抗癌元素,因此杏仁對於防癌抗癌有一定功效。
■杏仁富含纖維質,不僅對腸胃健康很有幫助,而且有助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病率。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杏仁富含脂溶性維生素,一旦不新鮮就易氧化,無法發揮原本功效。買回的杏仁開封後宜放入密封罐內,盡快吃完。
4.杏仁防癌的最佳吃法
■杏仁含有豐富的油脂及其他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最佳的吃法就是放進烤箱,不加任何調味直接烘烤。
■切碎的杏仁和含β-胡蘿蔔素或維生素C的食材搭配同食,可提升人體的免疫力,預防癌症發生。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4)薏仁
薏仁最有效抗癌成分:維生素B群、C、薏仁酯
薏仁的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1+鎂+鐵+鋅。
1.吃薏仁的好處
薏仁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其中鐵是組成血紅素及肌紅素的成份,參與紅血球的形成,也是構成血紅素的重要成份。鎂可維持心臟,肌肉及神經等正常功能。鋅為胰島素及多種酵素的成份,並參與核酸及蛋白質合成和能量代謝。此外,薏仁還含有維生素B1,是構成輔(酶)的成份,維持正常的食慾。而薏仁的蛋白質含有麩胺酸,丙胺酸等胺基酸和薏笖,有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 。
2.薏仁食療保健功效
■薏仁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及膳食纖維,可降低血脂肪、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及血糖。
■薏仁含鈣、鉀,可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其膳食纖維可幫助排除多餘脂肪與有害物質,有排毒塑身功效。
■薏仁含大量蛋白質與胺基酸,能讓肌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是愛美族的美白聖品。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3.薏仁的種類
基本上薏仁沒有大小之分,但坊間是有種俗稱小薏仁又名珍珠麥,原產於荷蘭,學名裸麥,在台灣又稱洋薏仁,為八寶粥的主料。大薏仁是傳統的中藥材,但有許多民眾使用小薏仁替代大薏仁,但論功效仍以大薏仁為佳,因此取薏仁入藥,或做成藥膳、茶飲時,仍以大薏仁為宜。
■白薏仁:為一般常用的薏仁,是薏苡除去外殼與種皮的穀仁。
■糙薏仁:又稱紅薏仁,是指除外殼後的部份,外皮為深咖啡色,維生素B群與纖維質較完整。
■另外坊間是有種俗稱小薏仁,又名珍珠麥、小薏米。是大麥脫殼後的大麥仁,在台灣又稱洋薏仁,為八寶粥的主料。所以請記得,小薏仁不是薏仁的一種,只是與薏仁外觀類似。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
薏仁的營養成分除了澱粉類之外,還含有相當多的蛋白質與油脂、維生素 B1、B2,以及鈣、鐵、磷等礦物質,其中蛋白質能分解酵素,達到養顏美容。
雖然薏仁有益於人體的健康維持,但它所含的醣類黏性高,吃多了反而妨礙消化。因此,應以適量攝取為宜,不妨在白米中加入薏仁混和煮成薏仁飯,或是煮個綠豆薏仁湯,不但可以退火、又可養顏美容!
4.薏仁的防癌抗癌功效
■薏仁含薏仁素、薏仁酯等成分,能加速新陳代謝、血液循環,且能抗過敏及調整免疫功能,增加人體抵抗力。
■薏仁含豐富水溶性多醣,能調節免疫系統,避免人體細胞受病毒感染,減少致癌物質侵犯人體的機率。
■薏仁含水溶性纖維與鉀,能促進體內新陳代謝,維持血液中電解質平衡,刺激糞便快速排出,減少致癌物與腸道接觸的時間;除此之外,薏仁還有沖淡體內致癌物質的功能,因此多吃薏仁能有效防癌。
■薏仁富含維生素B群、C,常吃薏仁可降低肺癌、支氣管癌的罹患率。
■薏仁所含的薏仁醇與薏仁丙酮,能夠有效抑制肝癌細胞與子宮肌瘤,可延緩其生長速度,能間接阻止子宮癌和肝癌的發生和蔓延。
■薏仁能促進人體的淋巴細胞增多,強化免疫力,還可使變異細胞良性化,降低癌前發炎及腫瘤症狀(如:乳腺瘤、子宮頸纖維瘤、子宮肌瘤等),進而使症狀逐漸減輕。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5.薏仁粉敷臉,美白又保濕
薏仁可清熱益胃,具有消除黑斑及美白肌膚的作用,其中以紅薏仁(又稱糙薏仁)功效最好。薏仁粉加牛奶、橄欖油混合成糊,就是天然美白的保濕面膜,可在洗澡時敷在臉上,洗完澡順便揉搓沖掉,每週使用一、兩次,即可感到膚質逐漸細滑白嫩。
■薏仁屬寒性食材,會有加速子宮收縮和體內排水。體質較虛弱或有便祕現象者,最好不要吃太多。薏仁會使身體冷虛,虛寒體質,懷孕及生理期婦女也應避免食用。
■薏仁雖然有降低血脂、血糖的功用,但畢竟不是藥品,心血管疾病患者千萬不可只靠吃薏仁來治病,還是要找專科醫生對症治療才安全。
6.防癌的最佳吃法
■薏仁果實堅硬,烹煮前一定要先泡水約4~6小時再煮才容易煮爛,食用時也須細嚼慢嚥,才能充分吸收其營養素。
■女性生理期間多喝不加糖的熱紅豆薏仁湯,除可防癌,還可防止婦科疾病。
■民間流傳的庶民小吃「四神湯」,就是薏仁加上茯苓、芡實、淮山以及豬肚或豬小腸的食補湯品,常吃能夠增強身體抵抗力。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5)黃豆
黃豆最有效抗癌成分:大豆異黃酮、維生素E、鈣
黃豆的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質+維生素B1+鈣+磷+鐵+膳食纖維。
黃豆的營養成份均衡豐富,其蛋白質的鞍基酸組成較接近人體的需求,屬於完全蛋白質,且含量與同等蛋白質份量的瘦肉,牛奶和雞蛋相比,其營養價值不相上下,所以有「植物肉」的美稱。黃豆的脂肪大部份是亞麻油酸,雖然容易被氧化,但由於黃豆也含有豐富的抗氧化作用,也有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
1.黃豆的防癌抗癌功效
■國外臨床研究發現,東方國家婦女在更年期後罹患心血管疾病、乳癌或婦科癌症者比西方婦女少,究其原因與東方婦女飲食中含有較多黃豆製品有關。
■黃豆中含有一種天然植物性雌激素,稱為「大豆異黃酮」,它的結構與女性雌激素相似,可延緩肌膚細胞衰老,調節婦女體內雌激素,使生理週期保持正常,能預防乳癌和子宮癌、卵巢癌的發生機率。
■新加坡大學進行的一項乳癌人體實驗發現,飲食中加入大量黃豆,可明顯降低停經前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
■美國流行病學期刊報導,每日吃一定分量的黃豆食物,可降低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醫學研究顯示,飲食含低脂肪和大量黃豆食物的日本男性,血液中的異黃酮含量比芬蘭男性高,得到攝護腺癌的機率也比芬蘭男性低出數倍。
■每100克黃豆含鈣高達350毫克,鈣質除可預防小兒佝僂病及老年骨折,還可吸收、排除腸道中致癌物,因此可以預防結腸癌、直腸癌等腸道腫瘤病變。
※黃豆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較難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吃太多容易脹氣。
黃豆普林值含量相當高,痛風病患者或尿酸過高者宜慎食。
已經罹患乳癌、攝護腺癌等和荷爾蒙有關的癌症病患,應避免大量攝食黃豆及豆製品,否則可能會引起反效果。
(6)綠豆
綠豆最有效抗癌成分:維生素B群、皂苷、類黃酮。
綠豆的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磷+鐵+鉀+鎂+鋅。
1.吃綠豆的好處
謝宜芳營養師:綠豆本身含有植物性蛋白質和澱粉質,以及豐富的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維生素B1有助於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幫助消化,使排便順利,並且維持心臟,神精系統及正常飲食的功能 : 維生素B2是構成輔(酶)的一種成份,能參與能量代謝,維持皮膚的健康。其中綠豆還含有鈣,磷,鐵,鉀,鎂,鋅等礦物質,維持骨骼和牙齒健康,是營養補給及健康維持的來源之一。
2.綠豆食療保健功效
■綠豆能清熱解毒、消暑利水,可減輕懷孕後期腿部與臉部水腫症狀。
■綠豆富含維生素B群,對預防口腔潰瘍、腳氣病、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有食療效果。
■綠豆能解毒去濕,易長濕疹、皮膚炎的過敏體質者,長期喝綠豆湯可以有效改善。
■綠豆中的植物甾醇,可減少腸道及肝臟對膽固醇吸收,預防高血脂及動脈硬化。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3.綠豆芽及綠豆的營養差異
■綠豆含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B群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夏季常喝綠豆湯,可防止中暑及各種瘡癤膿腫的症狀。
■綠豆發芽後,維生素C會大量增加,熱量及澱粉質卻大為減少,另外還含有磷、鈣、鐵等微量元素,對脂肪分解有幫助。
綠豆在發芽過程中,維生素C會增加很多,自行在家栽種綠豆,待發芽後炒熟食用,也是不錯的防癌吃法。
4.綠豆的防癌抗癌功效
■維生素B17對於正常人體細胞是不起破壞作用的,但對癌細胞卻具有殺傷力,會破壞癌細胞的發展與蔓延,而綠豆及綠豆芽均含有維生素B17,因此多吃綠豆有助於防止癌症的產生。
■綠豆澱粉中含有相當多難被人體消化吸收的戊聚糖、半乳聚糖等醣類,因此不會造成肥胖和血糖上升的問題,是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與減重者的日常食材。
■綠豆的醣類,是人體腸道內有益菌的食物,多吃綠豆能夠增加腸內益菌的增殖,排擠腸道壞菌群,減少致癌物的吸收,達到預防癌症的功效。
■綠豆富含維生素B群,可強化肝臟功能,長期身處污染環境或有害環境的工作者,可多喝綠豆湯來排除體內毒素,綠豆的纖維質也可以加速致癌物質排出體內,減少罹癌機率。
■綠豆含β-胡蘿蔔素,可轉化為維生素A,能調節上皮組織細胞的生長,強化皮膚黏膜的防禦機能,還可抑制癌症的發生。
■綠豆的維生素C與E可增強巨噬細胞及T細胞的免疫能力,並加強人體對抗自由基的作用,具有抗氧化、強化人體抗癌力的效果。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5.綠豆防癌的最佳吃法
■綠豆不宜煮過久,以免使有效成分和維生素遭到破壞,降低解毒抗癌的功效。
■綠豆除做成綠豆湯,還可與白米、小米混合煮成綠豆稀飯,或磨成粉,製作糕點,但以煮成綠豆湯或是綠豆稀飯的防癌功效較佳。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7)黑豆
黑豆最有效抗癌成分:異黃酮、花青素、維生素B群。
黑豆的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質+維生素A+維生素E+鉀+鈣+鎂。
■黑豆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維生素A和E,它含量並不低於黃豆,能調整體質,調節生理機能,幫助骨骼和牙齒的生長與發育,還有促進新陳代謝,保持上皮組織正常狀態,維持皮膚及黏膜的健康,養顏美容,營養補給,維持健康作用。黑豆的鐵含量也高於黃豆,自古以來皆是傳承的美顏聖品。
■黑豆是為不易消化的豆類食品,不經煮熟,恐怕不易為人體所吸收,導致功效大打折扣。再者,由於生吃黑豆是為民間偏方,並未經過醫學界的研究証實對人體是否真有如此大的益處,恐是除了見人見智的問題外,各人的體質也是是否見效的重要考量條件之一。
■《本草綱目》中記載,黑豆有滋補強身、養顏美容的效果。楊棋明推測,應該與黑豆中的抗氧化成分如異黃酮素、花青素有關。根據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顏國欽的研究,黑豆的異黃酮素含量高於黃豆。楊棋明也研究證實,「黑豆的抗氧化能力都比黃豆強。」一般來說,種皮只要是深紫紅色或黑色,就含有花青素,例如黑豆、葡萄皮、桑椹。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劑來源,尤其是在酸性環境如胃中,抗氧化效果更好。
■養顏美容,增加腸胃蠕動,使排便順暢,有助於達到青春永駐的目的。
(8)芡實
芡實最有效抗癌成分:異黃酮、花青素、維生素B群
芡實的主要營養成分:澱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胺素+尼古酸+抗壞血酸等。
■由於芡實含碳水化合物極為豐富,約為75.4%,而含脂肪只為0.2%,因而極容易被人體吸收。芡實雖然有很多營養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鐵等,但芡實性質較固澀收斂,不但大便硬化者不宜食用,一般人也不適合把它當主糧吃。芡實分生用和炒用兩種。炒芡實一般藥店有售,因炒制時,要加麥麩,並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製作不方便。值得注意的是,芡實無論是生食還是熟食,一次切忌食之過多,否則難以消化。
■芡實有健脾養胃,益腎固精的作用。中醫養生學認為,芡實抗衰延年,最益脾胃,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到老年仍然身健體壯,面色紅潤,才思敏捷。原來據他在書中自述,主要得益於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天天食用煮熟的芡實,所以才腰腿壯健,行走有力。提倡在秋天進食芡實,它的意義還在於可調整被炎夏所消耗的脾胃功能,脾胃充實以后,再吃較多的補品或難消化的補藥,人體就能適應了,對身體也就有益無礙了。
■台灣小吃裡面,名聞遐邇的肉羹麵、蚵仔麵線…這些都具有濃稠的湯汁,滑潤的口感,都屬於「勾芡」料理的特色。…那所謂「勾芡」跟芡實有何干係呢?這就是重點了,因為芡實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太豐富,約佔總體的75.4%都是澱粉,澱粉又不溶於水,化入溫水加熱至60度C,就會糊化成膠體溶液,自然煮出來的湯品濃稠好喝,人們也就進而知道可以用芡實磨成粉,再加水調和,以形成「勾芡」的效果了!
所以說,最早的勾芡澱粉原料就是用「芡實」做的!只不過因為芡實產量有限,加上勾芡用的澱粉,可以被土豆、白薯、玉米澱粉所取代,還有馬鈴薯澱粉,麥類澱粉,菱、藕澱粉也是「勾芡」來源之一,甚至連最高等級的綠豆澱粉,也有加入這場「勾芡」大戰的時候…,因此漸漸的,就不太有人記得「勾芡」的「芡」字,是來自於芡實的意思了。如果你說「勾芡」有吃過,但沒吃過芡實,其實「四神湯」裡就有芡實!
1.強身治病的芡實
芡實為一年生睡蓮科水草,葉身圓形,浮於水面,種子成熟,形如珍珠,果皮暗褐色堅硬,內部為白色粉質,味甘甜,富含蛋白質、脂肪、醣類、碳水化合物,既可當食材,也可作為藥材,有滋補強壯、固腎澀精之效。值得注意的是,芡實無論是生食還是熟食,一次切忌食之過多,否則難以消化。
2.芡實食療保健功效
■芡實能益腎固精,對泌尿系統方面的疾病頗有助益,還能強化生殖系統。
■芡實含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可有效緩解神經痛、頭痛、關節痛等虛弱症狀。
■老年人氣虛、夜尿多,可用芡實、小米、黨參、黃耆煮粥,可幫助睡眠、改善夜間頻尿。
■芡實能滋養補腎、增強記憶力、減少精神壓力造成的生理不適。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3.芡實的防癌抗癌功效
■芡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提供身體多種所需營養成分,其澱粉含量十分豐富,可為身體提供熱量,還可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液中胡蘿蔔素濃度。實驗證明,血清胡蘿蔔素濃度的提高,可使胃癌、肺癌發病機率下降,達到預防癌症功效。
■芡實富含澱粉與纖維質,能幫助腸道蠕動、消除腸道中的有害物質與壞菌,因此有助預防腸道癌症產生。
■芡實含人體無法製造的必需胺基酸與維生素B群,可以幫助減少體內發炎症狀,防止癌細胞的生成,提升自身免疫力,降低癌症罹患率。
■芡實含70%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脂肪、鈣、磷、鐵、胡蘿蔔素、核黃素和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能夠使人體內產生抗體,長期食用能補腎強精、祛病益壽,且有助防癌。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以西方營養學的觀點來說,芡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提供身體多種所需營養成分,其澱粉含量十分豐富,可為身體提供熱量,還可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液中胡蘿蔔素濃度。實驗證明,血清胡蘿蔔素濃度的提高,可使胃癌、肺癌發病機率下降,達到預防癌症功效。
■上班族日常飲食的膳食纖維經常攝取不足,以致常常有便祕情形發生,造成身體累積過多毒素。芡實富含澱粉與纖維質,能幫助腸道蠕動、消除腸道中的有害物質與壞菌,因此有助預防腸道癌症產生。
■芡實有「水中人參」的美稱,古代中醫認為,芡實能夠健脾止瀉、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良藥,益腎固精。含70%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脂肪、鈣、磷、鐵、胡蘿蔔素、核黃素和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能夠使人體內產生抗體,長期食用能補腎強精、祛病益壽,且有助防癌。
4.芡實防癌的最佳吃法
■將芡實和其他可防癌的五穀雜糧,如小麥、燕麥、蕎麥、麥片、糙米、紫米等食材搭配,煮成十穀飯代替白米飯食用,就是很好的防癌吃法。但芡實不易煮軟,烹調前要泡水4小時以上,才不會因為過硬而無法食用。
■牙齒不好的銀髮族,可將芡實煮成的十穀飯打成漿,冷藏保存,每日早上從冰箱拿出加熱,一樣有很好的防癌功效。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9)蕎麥
蕎麥最有效抗癌成分:生物類黃酮、維生素E、硒。
蕎麥的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醣類+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菸鹼酸+納+鉀+鈣+鎂+磷+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
蕎麥種子呈三角形,被一個硬殼所包裹,去殼後可磨麵食用。蕎麥經磨粉後可製作麵條,種子可孵製蕎麥芽,我國古時常將蕎麥作為藥用。台灣近年來為推廣蕎麥栽培以及鼓勵民間消費,亦研發出許多蕎麥加工食品,像蕎麥芽、蕎麥粒、蕎麥麵。而且你知道嗎?其實蕎麥麵並非起源日本,蕎麥易栽培,可生長於貧瘠土地。台灣蕎麥早期主要做為麵粉替代品,或為冬季稻田收成後的綠肥作物。日本蕎麥主要產地在長野縣的信州一帶,蕎麥麵最早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現在已變成日本人逢年過節必吃的大眾麵食之一。
1.蕎麥麵
蕎麥麵 以 70% 蕎麥生粉混合 30% 高筋小麥粉可做成蕎麥麵,煮炒皆宜,尤適於涼麵,風味獨特,此為日本人最喜愛之食品,日本最有名之信州手打蕎麥麵即以此為配方,由於好吃而名聞遐邇。
2.吃蕎麥的好處
蕎麥的穀蛋白含量很低,主要的蛋白質是球蛋白。蕎麥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中的賴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的含量低,氨基酸模式可以與主要的穀物(如小麥、玉米、大米的賴氨酸含量較低)互補。蕎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因為顆粒較細小,所以和其他穀類相比,具有容易煮熟、容易消化、容易加工的特點。蕎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含量是一般精製大米的10倍;蕎麥含有的鐵、錳、鋅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穀物豐富。
3.蕎麥食療保健功效
■蕎麥脂肪中含不飽和脂肪酸約90%,能促進人體對膽固醇和膽酸的排泄,使膽固醇下降,並有明顯降血脂作用。
■蕎麥含維生素P,能維護血管彈性,改善毛細血管強韌度,增強動脈血流量,常吃蕎麥可防牙齦出血、腦溢血等出血性疾病。
■蕎麥含鉻,可增強胰島素活性,加速醣類代謝,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減輕患者不適。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4.蕎麥的防癌抗癌功效
■蕎麥富含芸香及槲皮素,兩者都屬於生物類黃酮一族,具強效抗氧化作用,可幫助調節生理、補充更年期所缺乏的荷爾蒙,還能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阻止不飽和脂肪酸氧化引起的細胞病變,有效防癌。
■蕎麥含有維生素C與E,具有抗氧化、提升免疫力作用,可保護細胞膜,並增強上皮組織如:口腔、食道、腸胃的防禦力。常吃蕎麥,對預防口腔癌、食道癌、胃癌、腸癌的發生,有一定的功效。
■蕎麥中含大量維生素B群及微量元素硒,具加強新陳代謝與抗癌、防癌作用。
■蕎麥蛋白質中富含離胺酸成分和鐵、錳、鋅、鎂等微量元素,還含有高於其他禾穀類作物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消除腸胃內積滯的有害物質,減少致癌物質累積體內,造成癌症的病灶。
■蕎麥擁有其他穀類所缺乏的植化素。常吃蕎麥能激發體內解毒酵素,保持細胞的完整與清潔,增強人體抗癌力,促進生長發育,防止現代文明病產生。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5.防癌的最佳吃法
■蕎麥發芽後可當作蔬菜炒食、做生菜沙拉,不論炒食或是做沙拉,皆有抗癌防病功效。
■蕎麥磨粉後可當作麵粉來使用,色澤比一般麵粉稍深,通常用來作成麵條、煎餅等麵食;若要藉由蕎麥防癌,可將蕎麥和白米煮成蕎麥飯,取代白米飯當作主食食用。
■蕎麥磨成粉,加入牛奶或直接沖泡飲用,不但方便,且營養價值高。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10)小米
小米最有效抗癌成分:維生素B群、胡蘿蔔素、硒
小米的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胡蘿蔔素+菸鹼酸+鈣+鐵+磷+鉀等多種微量元素。
■小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營養比白米高出許多,纖維質又不像糙米或糯米那樣粗糙不容易消化,非常適合幼兒及老年人來食用。小米含有維生素B群,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作用。
■小米榖粒在碾製過程中胚的部分營養價值能完全保存,富含維生素B、E、膳食纖維、有機硒、鈣、鐵等微量元素。纖維素含量相當高(8.6%),僅低於燕麥而接近糙米,除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元素等均高於其他穀物。特別是小米蛋白質胺基酸種類齊全,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胺基酸,其中蛋胺酸、色胺酸兩種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均明顯高於其他穀物,蛋胺酸分別是大米的3.2倍、小麥和玉米的2.6倍,色胺酸分別是玉米的3.0倍、大米和小麥的1.6倍。和其他穀物相比,其必需胺基酸含量基本上接近或高於FAO建議標準(但離胺酸只有標準的41.6%,是小米的第一限制性胺基酸)。補充離胺酸後可成爲理想的營養補給來源。同時,小米蛋白是一種低過敏性蛋白,是一種安全性較高,適合嬰幼兒的理想食品基料。
食用五穀雜糧小叮嚀
■杏仁熱量高,多吃易發胖。建議每人每天杏仁食用30顆杏仁,最能達到養生效果。
■燕麥的食用量一餐以70克為宜,攝取過多會阻礙鈣、磷、鐵等礦物質吸收。
■薏仁會使身體冷虛,虛寒體質、懷孕、生理期婦女,應避免食用。
■腸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多吃糙米,否則容易脹氣。
■黃豆普林值含量相當高,痛風病患者或尿酸過高者宜慎食。
■體質寒涼及腹脹、腹瀉、便稀者,不宜喝太多綠豆湯。正在服用各類藥物的人盡量不要吃綠豆,因綠豆的解毒成分會分解藥效,影響療效。
■黑豆普林含量高,不管是生黑豆還是熟黑豆,痛風患者均不宜食用,腸胃功能不好,容易脹氣、或腸胃功能弱者不可大量食用黑豆。
■芡實具有較強的收澀作用,因此便祕、小便不利、婦女產後以及6歲以下幼童與嬰兒皆不宜食用。
■蕎麥性涼,體質虛寒者不宜過量。另蕎麥的纖維質含量豐富,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建議一次吃太多蕎麥。
■小米不宜與涼性的杏仁同時食用,否則容易嘔吐、腹瀉。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本文取得「王明勇老師授權同意」,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作者介紹:王明勇★
●台北醫學大學營養保健學分班、台北醫學大學食膳保健學分班、澳洲生藥學院(Australian School Of Herbal Medicine)結業。
●日本時間差療法協會會員,德國葛森-布魯士自然療法中心研習。
●台灣運動科學協會運動營養學委員、佛光山人間大學健康飲食講師、新竹市婦女社區大學生機飲食講師、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生機飲食講師、新竹市愛恆啟能中心健康顧問、「自然法則」健康智慧生活館顧問及首席講師、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綠創學院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