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早安健康網站-全站文章
Viewing all 3191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日本婦科權威:一鍋雞湯解決9成女性婦科困擾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時常覺得肩頸僵硬、手腳冰冷,不管怎麼休息就是覺得累,吃得不多卻整個人腫腫的、也分不清楚究竟是變胖還是水腫,很容易生病,還有婦科方面的困擾?日本婦科權威‧漢方藥劑師堀江昭佳指出,身體大大小小的不適都來自於血液循環不良,而透過「雞湯健康法」,改善了九成患者的症狀!

血液循環不良導致水腫肥胖 自律神經失調、易病體質

著有《血流がすべて解決する》(暫譯:血液循環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一書的漢方藥劑師堀江昭佳,是日本出雲大社門前,從大正時代就開始經營的老字號中藥行的第四代經營者,是知名的婦科疾病權威,從生理痛、子宮內膜異位、不孕到癌症和憂鬱症,女性患者從日本全國各地甚至是國外遠道而來求診。

崛江表示,血液循環一旦不良,就會讓身體從根本開始崩壞,水分的平衡失衡造成水腫、體內酵素輸送受阻,造成熱量無法燃燒而肥胖、老廢物質無法回收而感到倦怠,而熱能無法傳遞,更會造成虛寒體質,進一步使得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一開始可能只是水腫、容易肩頸僵硬,久而久之身體不平衡就會讓不適進一步擴大,生理不順、生理痛、不孕,更年期症狀,甚至是荷爾蒙以及自律神經都可能產生問題,進而成為疾病的起因。

清血更要補血 九成女性血液循環不良都是因為缺乏血液

平時提到血液循環不良,大多會想到運動不足身體僵硬,以及上了年紀後總會擔心高血壓、高血脂,怕血管阻塞和動脈硬化等各種血管疾病,讓蔬果、綠茶等清血食物十分受到重視,肉類則是都不敢吃,唯恐囤積了脂肪和膽固醇。

然而,崛江表示,光只是清除血液中雜質、讓血液流通變得順暢是不夠的,雖然比起黏稠阻塞來說,血液流通順暢當然比較好,但想讓血液循環變好,更重要的是「增加血液的量」。崛江表示,特別是女性,來求診的病人有高達九成都有血液不足的問題,至今為止推薦了數萬人進行增加血液的補血健康法,成果相當顯著。

雞湯健康法補血 效果比菠菜更好

通過增加血液,讓血液循環恢復正常,不可思議的具有重返年輕的效果,身體的各種不適消除了,對疾病具有預防和改善的作用,能增強活力,甚至連心靈的元氣也能恢復,變得更有朝氣。

而想要增加血液,堀江推薦的是「雞湯健康法」,用手邊有的材料製作,也可以冷凍起來備用或使用在其他料理中,既美味又健康。堀江式的雞湯有個特徵,是使用帶骨雞肉熬雞湯,再加入薑和蔥等藥膳蔬菜以及昆布等等。

堀江表示,雞湯富含的鐵質比菠菜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再加上蛋白質一起食用,更能提高吸收率,達到調整體質,促進健康的效果。

【延伸閱讀】


這樣做15年沒感冒!5大招不讓感冒上身

$
0
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到了季節交替時,忽冷忽熱的天氣最容易讓人感冒了。而在學校、公司、公眾場所等時常接觸人群的地方,都會增加與致病菌接觸的機會,這時如果免疫力不足,很容易就變成下一個感冒的倒楣鬼!其實預防感冒非常簡單,注意生活習慣、提高免疫力就是最佳的預防方法。而當感冒的徵兆開始出現時,也有一些能夠避免感冒加劇的小撇步!

1 補充維生素C、鋅

除了少量的鼻水外,來自美國加州的Sam Jernigan已經十五年沒有感冒了。這是因為每當感覺快要感冒時,他都會大量補充維生素C以提高抵抗力。《維生素、礦物質功效速查圖典》一書也指出,容易感冒的人可以特別補充維生素C,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增加對病菌的抵抗力;另外,礦物質鋅則能夠抑制病毒外殼蛋白合成、穩定黏膜和上皮細胞,阻止病毒入侵。

紐約市西奈山醫療中心醫師Neil Schachter建議,在感冒徵兆開始出現時,可以每天攝取500毫克的維生素C,但一天總攝取量也不應該超過2000毫克,以避免腸胃或腎臟問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包括花椰菜、甜椒、奇異果、橘子等;鋅則常見於牡蠣、動物肝臟、蛋黃、豆類、核桃等食物中。

2 多吃薑、大蒜

《不生病就要這樣吃》一書指出,薑中的薑辣素和揮發性化合物,能使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有助提高免疫力。因此在感冒前或感冒時吃薑,有助促進身體排汗,加速痊癒。紐約長老會醫院/威爾康奈爾醫學中心註冊營養師認為,攝取新鮮的生薑或薑茶是最好的方法,而其他形式如乾薑、薑粉或煮熟吃也具有一定效果。

美國塔弗茲大學公共衛生與家庭醫學系研究教授Carmia Borek指出,另外一種帶有辛辣味的食材:大蒜,也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能夠增加免疫力、對抗發炎,除了增加對日常疾病的抵抗力之外,也有助於預防癌症、增進心臟健康。

3 睡覺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只睡5~6小時的人,當接觸病毒時,有30%的機率會得到感冒;而每天睡超過7小時的人,感冒機率則下降到17%。

4 保持乾淨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指出,正確洗手是對抗感冒、各種病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在巴爾的摩一間醫院工作的Dan Collins則表示,他會用衛生紙按電梯、開關門,並常使用抗菌紙巾、不用未清潔的手指揉眼睛。另外,在時常遇到病人的環境中,每當遇到打噴嚏的人,Dan Collins會憋氣15秒,以避免吸入病菌。

5 冷水澡

支持者認為,冷水澡有助改善能量不足、偏頭痛、循環、疼痛等問題。如果洗不慣冷水、或是在寒冷的冬天時,也可以在洗完熱水澡的最後以冷水沖全身1分鐘。不過,如果有心血管方面的問題,最好是諮詢醫生意見再進行冷水沖澡,因為身體突然冷卻可能導致血壓上升。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Prevention

Health.com

《維生素、礦物質功效速查圖典》/蕭千祐/康鑑文化

《不生病就要這樣吃》/何一成/人類智庫

鐵質是番茄20倍!「廚房藥物」抗老防癌,這樣吃最營養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炒菜炒肉、切成碎末加在熱騰騰的湯裡頭,有著獨特香氣和爽脆口感的芹菜,雖然是台灣家常料理中常見的食材,其實是有著「廚房藥物」美名的超營養蔬菜,不僅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質,有助於防癌,還含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能促進血液循環、強健骨骼,預防心血管疾病。而葉子中的營養價值竟然比我們常吃的莖更多!透過一道超簡單的芹菜莖葉料理,輕鬆吃進豐富營養!

蛋白質含量高 維生素強健骨骼、提高代謝

營養價值極高,是良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蛋白質含量是其他蔬果的2倍,日本健康網站welq指出,芹菜中含有各式各樣的維生素,其中特別豐富的是維生素K,100公克中就含有10ug,是出血時能夠活化凝血功能的營養素,同時也有促進骨頭生成的效果,對於維持健康的骨頭來說不可或缺。

此外,能維持黏膜健康的維生素A、代謝不可或缺的維生素B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能維持肌膚彈性的維生素C、懷孕過程中對孕婦和胎兒十分重要的葉酸。

香氣成分促進血液循環 多種植化物預防癌症

日本營養師立原瑞穂表示,芹菜的葉子部分含有吡嗪這種香氣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而有著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E也能夠改善血液循環,對於虛寒體質相當有幫助。香氣成分瑟林烯(Selinene)能幫助放鬆,緩解壓力。

香豆素、類黃酮、芹菜素、酚酸、類胡蘿蔔素,芹菜當中含有各式各樣的植物化學物質(維生素以外的機能性植物成分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效果,能去除造成老化和癌症的霍姓養,相乘作用之下對於癌症的預防作用正在研究當中。

鐵質是番茄20倍 護血管強心臟,葉子營養價值更高

芹菜中的鉀含量豐富,能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鈉,預防高血壓,鈣、磷含量高,鐵質的含量甚至是番茄的20倍。鈣磷含量較高,有鎮靜和保護血管的作用,還可增強骨骼。

立原瑞穂指出,其實比起一般大家常食用的莖,葉子所含有的營養價值更高,比莖相比,葉子的維生素C含量高出13倍;消除疲勞的維生素B1含量高出17倍;蛋白質含量更豐富,比莖多出11倍。

芹菜中的膳食纖維含量也很豐富,比小黃瓜和番茄還多,熱量又低,可以預防和改善便秘,改善腸道環境,提高代謝,還能幫助讓心臟病風險減少25%。雖有諸多好處,然而芹菜性涼,易腹瀉者不宜多食。

《芹菜葉料理這樣做》

將芹菜連莖帶葉一同使用的超簡單料理,不浪費吃進完整營養。

材料(1~2人份)

芹菜葉、莖 一束(1~2根)

芝麻油 1小匙

鹽 少許

大蒜 適量

白芝麻 依喜好添加

STEP1.將芹菜用手剝開成散狀。

STEP2.白芝麻以外的調味料全混在一起,可依喜好調整分量或更換。

STEP3.將芹菜用水煮過,從水中撈起來放涼,瀝除水分(稍微絞乾即可)

STEP4.在水煮芹菜中混入調味料,最後撒上白芝麻即完成。

【延伸閱讀】

抗老、抗氧化、護血管!維生素E這樣補充更好吸收

$
0
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想要減少身體氧化、延緩老化,最重要的其中一種營養素就是維生素E,它不但是人體內其中一種抗氧化力強大的主要物質,更具有維護生殖器官健康、保護血管的作用,也被認為是「維生素家族中的抗癌後起之秀」。不過,要獲得最佳的維生素E保健效果,從食物中攝取天然的維生素E,比起吃營養補充品更加有效!

嬰兒、脂肪吸收不良的人,維生素E缺乏的機率較高。另外,孕婦若維生素E攝取不足,可能導致胎兒缺乏維生素E,更容易發生血球破裂、貧血問題;成人則可能有紅血球溶解增加、月經失調、肌肉衰弱、容易疲勞痠痛等問題。

雖然坊間也有多種營養補充品可供選擇,但已有研究顯示,天然維生素E比起合成產品,吸收率高出3.5倍,抗氧化、抗老能力也多出10倍以上。因此,最好的攝取方式,就是多吃各種堅果、蔬果,更能從天然食物中一次補足多種營養素!

維生素E五大功效

1 抗氧化

維生素E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力,有助防止自由基造成的細胞損傷。另外,《維生素、礦物質功效速查圖典》一書也指出,適量補充天然維生素E,能夠阻斷致癌物質「亞硝酸鹽」,有助抑制腫瘤。

2 免疫

對於免疫系統來說,維生素E也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你不可不知的增強免疫力100招》指出,除了正常的免疫功能,維生素E對於T淋巴細胞的功能也特別重要,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健康飲食外,再補充維生素E,能明顯提高免疫力。

3 抗凝血

維生素E具有預防血小板凝固、附著於血管壁的效果。《維生素、礦物質功效速查圖典》一書也指出,維生素E能夠擴張血管、防止血液凝固、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對血管健康有益。

4 抗老

在美容保健方面,維生素E具有延緩身體器官與肌膚老化、改善掉髮、滋潤皮膚的效果,對於手術後或外傷患者的傷口癒合、防止留疤也有幫助。老年人適度補充維生素E,除了增強免疫力外,也有助預防大腦、身體器官衰退。

5 生育能力

維生素E也被稱為生育醇,能夠防止黃體素氧化、維護卵巢健康,因此可能有不孕、習慣性流產的女性可適量補充。

飯後吃、搭配油脂幫助吸收,避免和抗凝血劑、鐵劑併服

維生素E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因此在飯後補充,以及飲食中加入酪梨、堅果、橄欖油等健康油脂,能夠幫助維生素E吸收。另外,和維生素C一起攝取,則能進一步提高抗氧化力、增強對皮膚的保護作用。

由於維生素E有抗凝血的效果,因此不宜與抗凝血劑(如:阿斯匹靈)併用,以免造成出血。另外,維生素E和口服鐵補充劑併用,會使鐵劑和維生素E效用降低。攝取大劑量的維生素E也可能有潛在的傷害性,因此從飲食中補充維生素E是最佳方法。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

1 堅果類:每盎司(約23顆)杏仁含有超過7毫克的維生素E,超過成年人每日所需一半。另外,榛子、葵花子、花生醬也都是維生素E豐富的堅果類來源。

2 蔬菜類:每一杯煮熟的菠菜含有4毫克維生素E,也可以多吃抗氧化物豐富的花椰菜、番茄。

3 水果類:包含芒果、奇異果等。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verywell

LIVESTRONG.COM

《營養配對健康加分》/人類智庫編輯部/人類智庫

《你不可不知的增強免疫力100招》/李春源、謝英彪/華志文化

《維生素、礦物質功效速查圖典》/蕭千祐/人類智庫

平衡荷爾蒙、消除經前水腫!荷爾蒙專家推薦這樣吃

$
0
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每個月生理期到來前,總是覺得情緒不穩、狂冒痘痘,或是容易累、身體特別腫嗎?高達八成的女性,在生理期前都會感到生理、心理的不適,但卻不知道該如何避免。其實,藉由減少壓力或情緒緊張,並搭配幫助平衡荷爾蒙的飲食,不但能減少經前的不適症狀,生理期時的經痛、不孕或其他婦科疾病也能獲得改善!

根據《家庭醫學基層醫療》,有研究指出經前症候群的盛行率約占停經前婦女的20~32%;症狀更嚴重的經前不悅症則佔3~8%。目前經前症候群的原因仍未確定,但有其中一種理論認為,患有經前症候群的女性,對於雌激素與黃體素的波動較為敏感。

《圖解式細說女性醫學》一書則指出,女性體內的黃體素具有提高體溫、儲存水分的功能。在經期來臨前兩周,黃體素會大量分泌,又在經期前1~2天劇烈減少。有些人由於身體難以適應劇烈的荷爾蒙變化,就可能引起身心不適。

另外,個性較為神經質、過度疲勞、壓力大的女性,也可能加重相關的症狀。因此,泡熱水澡、芳香療法、充足睡眠、伸展操等有助身心放鬆的方法,都可能有助改善經前症候群。若是症狀過於嚴重,也應諮詢醫師意見進行治療。

有助解決經前症候群的食材

《生理期調養特效食譜》一書指出,生理期前的飲食盡量清淡,能夠幫助減緩身心不適。富含維生素B1、B2的食物,能夠減少乳房脹痛,食物來源包括新鮮蔬菜、糙米、瘦豬肉、牛奶;維生素B6、鈣、鎂等營養素以及含糖量少的食物,則能幫助穩定情緒、減少緊張焦慮,包括菠菜、番薯葉、黑芝麻、糙米、秋刀魚、小魚乾等。

荷爾蒙專家、營養學家Alisa Vitti則認為,在生理期前一周每日飲用特製果汁,能夠有效改善經前不適的症狀。她所挑選的果汁材料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穀胱甘肽,能夠提升肝臟的機能,盡快消除過多雌激素造成的問題,例如水腫。

「經前補養果汁」材料包括:

1 羽衣甘藍、胡荽葉:有助平衡過高的雌激素和過低的黃體素,改善荷爾蒙不平衡導致的問題。

2 甜菜:富含健康碳水化合物,能夠使血糖和情緒都保持穩定。另外,甜菜也能活化膽囊,幫助提升肝臟工作效率。

3 胡蘿蔔:豐富的β-胡蘿蔔素能夠幫助肝臟代謝雌激素。

4 芹菜、小黃瓜:具有溫和的天然利尿作用,能夠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mindbodygreen

《圖解式細說女性醫學》圖解式細說女性醫學/趙慶新/人類智庫

《生理期調養特效食譜》生理期調養特效食譜/林禹宏/康鑑文化

《家庭醫學基層醫療》第二十九卷第十二期

頭肩脹麻、小腿無力恐是骨刺惹禍!4招防復發

$
0
0

【早安健康/愛長照】常常聽到許多阿公阿嬤皺著眉頭說:郎甲老,老骨頭了,謀效阿!生骨刺,腰疼、咖頭屋灣某落(台語)......

許多長輩總以為年紀大了,關節退化就會有骨刺問題,有時也不採取積極地醫療,讓不適感影響生活品質,但其實,關節退化不一定就是骨刺。

本篇文章將帶您正確認識什麼是「骨刺」,並提供預防與保健方法。

✽ 骨刺是甚麼?會有那些症狀?

一般人俗稱的「骨刺」,在醫學上正確的用詞為「骨疣」或「骨質增生」。

主要造成的原因,是隨著年紀增長或長時間壓迫關節,而使椎間盤受損、彈性消失,椎間的軟骨墊被擠出,堆積在韌帶和椎體邊緣,經過時間累積後,形成鈣化與增生,骨頭增生成尖刺狀,故俗稱「骨刺」。*一般透過X光檢查即可確認出是否有骨刺。

圖片來源:愛長照

骨刺主要的症狀為活動時,關節感到疼痛不適,基本上只要有關節的地方就可能會有骨刺的產生,臨床上骨刺常發生的位置像是頸椎、腰椎、骨盆、膝蓋、肩關節、腳踝、手指頭的小關節,而發生在各關節的骨刺,造成的不適感也不盡相同。

● 頸椎:患者會覺得頭顱後半部感覺像有蟲蟻在爬動,並合併耳鳴、頭重、頭暈、頸硬、頸痠、頭痛等症狀。

● 下頸椎:頭肩脹麻,有時往下延伸至上背部,有時連手臂、手掌及手指等都感到麻脹疼;少數患者合併有吞嚥困難感、喉部阻塞等症狀。

● 腰椎:患者會覺得腹股溝與肚皮間疼痛,或是膝蓋以下發麻、疼痛無力,少數人對於患處會覺得較冷或較熱。

● 薦椎:小腿肚或腳趾麻痛、痠麻無力。少數人會有腳趾麻痛的現象。

((骨刺好發於女性?該如何預防及治療呢?請繼續看下一頁))


✽ 骨刺好發於那些人呢?

年齡、性別以及生活習慣都可能是造成骨刺的原因:

--年齡較大,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女性多於男性。

--營養不良或是肥胖者。

--需要經常屈膝、蹲、跪及搬重物工作者。

--膝蓋曾經受傷或罹患其他關節病變者,例如: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細菌感染等疾病。

--運動過度或是職業運動員。

✽骨刺要怎麼治療呢?

急性發作時,務必要讓患部關節好好休息,視狀況冷敷或熱敷。

註:急性發炎腫脹時,可使用冰敷來消腫、止痛;關節僵硬但不腫脹時則可使用熱敷或泡熱水(留意溫度勿過熱造成燙傷)。

一般來說,臨床上的治療多採保守治療為主,急性發作引發腫脹疼痛時,醫師會開立止痛藥,或是非類固醇抗發炎的藥物,緩解疼痛。

若腫脹嚴重,有些會在診間抽取關節液,或是於患處關節注射類固醇。

但患者若已出現排尿或排便功能異常,或是因壓迫神經造成手腳無力感,或運動障礙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經醫師評估後,可能就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 長骨刺要如何保健跟預防再復發呢?

1. 減少關節負擔:維持正常體重,少提及抱重物,避免患處關節過度運動。

2. 動一動關節不僵化:同一姿勢不可維持過久,最好每半小時到一小時,就起來活動一下筋骨。常做關節活動的運動,例如像是轉動、聳肩,扭動腰部或是下肢關節等等。

3. 坐站要留意:坐姿及椅子高度須留意,坐時大腿應呈水平高度,站立時最好一腳踏在高一階之處或背部倚靠牆壁而站,以減輕腰椎的弧度及脊椎的單側壓力。

4. 睡得好也要睡得巧:需留意睡姿與床鋪枕頭,床部不宜過硬或過軟,睡覺時最好採側臥半曲腿或仰臥微曲膝(可以小枕頭輔助);關節患處要注意保暖,以維持血液循環順暢。

小提醒:有些長輩習慣以茶葉或綠豆殼製成枕頭,幫助散熱跟醒腦,但骨刺若長在頸椎就不建議,因患處需要注意保暖,血液循環順暢才能減緩疼痛。

❤ 愛長照提醒您,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若有任何疑問或不舒服,請記得向醫師諮詢、問診,以及遵守醫囑喔!

原文網址詳見: 到底什麼是「骨刺」呢?骨刺的預防與治療方法

【未經愛長照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

愛長照編輯團隊

最實用的養生保健、心情支持、疾病知識和社會資源彙整,我們是與照顧者站在一起的專業團隊,別忘了-「銀髮照顧,就找愛長照」!

由此去>> 、

護腎是抗老關鍵!女中醫也在喝的5排濕滋陰湯飲

$
0
0

【早安健康/張文馨中醫師】對抗「初老症狀」~中醫不老養顏術

年紀輕輕的你是否已經開始長細紋、鬆弛、乾燥粗糙、暗沉;開始長斑點;臉部時常浮腫這麼多問題到底該怎麼辦?而秋冬更是保養皮膚、預防老化的好時機!百貨公司的周年慶開始囉,相信大家也買了不少保養品特惠組,除了外在塗塗抹抹之外,怎麼樣從體內去調養氣色,讓自己看起來永遠比實際年齡年輕?

皮膚的膠原蛋白在真皮層裡,由纖維母細胞製造,能讓皮膚有彈性、光澤潤滑,但一過25歲,膠原蛋白的合成能力便開始下降,膠原蛋白就會隨著老化而流失,皮膚變得乾燥、粗糙,出現皺紋。40歲時的合成能力大約只能到20歲時的一半,不重視的話,肌膚就會加速老化。

在中醫的觀點看來,肌膚的老化是一種腎陰的不足,腎為先天之本,「護腎滋陰」是延緩老化的關鍵,中醫的「陰」是指體內的精華物質,陰液的功能是要滋潤、濡養人體的各個臟腑器官以及全身皮膚,隨年紀增長,尤其女性更年期之後,或是年紀輕輕卻經常長期熬夜,體內津液會自然流失,漸漸造成腎水(陰)不足,是一種老化現象。當水不足時,身體自然容易生火,臉上的斑會較多、較明顯,「養陰」即能保持皮膚光澤,讓皮膚水嫩,滋潤肌膚使皮膚不易乾燥,減少皺紋的產生。

<缺乏腎陰滋潤,身體各部位容易出現乾燥現象>

1.皮膚容易乾燥粗糙、易生細紋

2.肌膚暗沉,缺乏彈力而鬆弛

3.易長斑點

4.黑眼圈

5.面部或兩顴泛紅敏感

6.其他症狀如口乾舌燥、視力衰退模糊乾澀、頭髮乾澀易斷早白

開始長細紋、鬆弛、乾燥粗糙、暗沉

★擔心提早老化該遠離的食物

1.減少燥熱食物的攝取:例如麻辣鍋、油炸燒烤料理(鹽酥雞、炸雞),或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荔枝、龍眼、榴槤一類熱性食物。

2.減少刺激性飲料或辛香料。如:菸酒、咖啡、濃茶、咖哩、胡椒、沙茶、辣椒醬

以免火上加油,造成陰液更提早耗損(就像火開太大會把水燒乾)。

★「護腎」為抗衰老的關鍵秘密~「滋陰養血」食材是最佳的玻尿酸與膠原蛋白!

腎為先天之本,「護腎」是延緩老化的關鍵,中醫認為腎主「黑」,一般黑色、深紫、深紅色食材多入腎,其作用的機制是透過「補益腎精,滋陰養血」,來達到養顏美容,延緩老化的效果,是眾多食材中最佳的玻尿酸與膠原蛋白!

滋陰養血潤燥能保持皮膚光澤,使皮膚不易乾燥,可修復組織再生,加強肌膚彈力緊緻,防止肌膚老化鬆弛,留住青春!

((女中醫推薦的5護腎滋陰湯飲有哪些呢?快繼續看下一頁))


大多數的黑色食物可補腎滋陰,例如莓果類(櫻桃、桑椹、草莓、藍莓、覆盆子、葡萄),現代研究指出莓果類含有高單位的花青素OPC及多酚,能有效抗氧化,抵禦自由基,延緩衰老,和中醫的補腎抗老觀點不謀而合;補充膠質的深黑色食物,如魚皮、海參、黑木耳等,則可讓肌膚保持彈性,預防鬆弛變皺;深色蔬果及紅肉也含有豐富的鐵質,可以養血潤膚,增添紅潤氣色!例如牛肉、菠菜、蘋果、香菇。

★必吃的抗老防皺最佳食物?

1.蔬菜類:菠菜、紅鳳菜、黑木耳、胡蘿蔔、番茄、香菇、茄子

PS:黑木耳營養豐富,物美價廉,富含蛋白質、膠質、鐵、鈣、胡蘿蔔素,維生素B1和B2,尤以鐵含量最高,是菠菜的30倍、芹菜的6倍。豬肝的4.3倍,脂肪含量卻不高,可滋陰養血活血,是最經濟實惠的養顏美容食品,尤其是膽固醇過高或者想減重的朋友們!對健康無負擔。

2.水果:櫻桃、葡萄、蘋果、番茄,莓果類更是富含花青素及多酚,是抗氧化美白不可或缺的元素!如草莓、藍莓、覆盆子、桑椹、桑椹、黑醋栗、蔓越莓…。

3.動物性蛋白質、膠質及鐵質:烏骨雞、海參、魚肉魚皮、牛筋、豬腳筋、雞爪、雞蛋、牛肉、豬肝、蛤蜊。

4.藻類:海帶、珊瑚草、紫菜含有豐富的碘、鐵及維生素B12,是養血潤肌的重要營養素。

5.油脂類:黑芝麻、核桃(一天堅果類約吃15g,不宜過多,否則熱量過高肥胖上門!)

【抗老美白玉竹茶】

材料:何首烏2錢、玉竹2錢、玫瑰1.5錢、黃耆2錢、紅棗去籽2顆

作法:將藥材洗淨,包入過濾袋以便重複回沖,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800cc,悶泡20分鐘後即可代茶服用

功效:補腎抗老,調理氣血,美白抗痘

何首烏:屬於補血藥,入肝腎,苦甘微溫,補血益精宋代《開寶本草》稱之“益血氣……,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老化作用

玉竹:滋陰潤燥,改善皮膚老化現象(乾燥細紋鬆弛…),是很好的美白淡斑藥材

玫瑰:舒肝解鬱,行氣活血,緩解緊張情緒又改善循環,使氣色紅潤

黃耆:補充元氣增加體力,搭配何首烏、紅棗調理氣血,能使氣色更加潤

紅棗:補氣養血,健脾和胃

適合對象:壓力大或經常熬夜 氣色暗沉 長斑長痘 臉部乾燥敏感甚至出現細紋的美眉

開始長斑點

針對肌膚有斑點者,是否有推薦的食物可改善缺水狀況? 

1.宜少吃感光食物,如芹菜、韭菜、九層塔、香菜。

2.多喝牛奶、蜂蜜、豆漿、多吃含維他命C、維他命A、維他命E、花青素的食物,如檸檬、柳丁、蕃茄、奇異果、葡萄、櫻桃、草莓、蘋果、藍莓、小紅莓、蔓越莓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

3.避免熬夜,盡量在11-12點之間就寢,保持心情愉快。

根據中醫經絡理論,肝膽經的氣血,是在夜晚11點至凌晨3點最為旺盛,此時若不休息,則肝臟解毒功能將受到影響,容易引起肝氣鬱結或是肝膽火旺等病理反應,使皮膚代謝不良而影響面容。由此觀之,想要達成美白淡斑的效果,最基本的工作還是先把作息心情調養好。

【滋腎美白淡斑甜湯】

材料:銀耳5錢、山藥半條、枸杞1兩、玉竹2錢、麥冬2錢

作法:

1. 銀耳泡軟,山藥削皮切塊備用,其餘藥材洗淨,玉竹、麥冬裝進過濾袋中,枸杞另外裝入碗中備用。

2. 鍋內加適量水,放入過濾袋及枸杞,大火煮開後轉成小火熬煮20分鐘,最後5分鐘再放入山藥、銀耳,即可食用。

功效:滋腎養陰補血,潤肌美白淡斑


臉部容易浮腫

針對肌膚水腫者(水分代謝不良),是否有推薦的食物可改善此狀況?

吃冰品或生冷寒性食物,最直接損傷的是就是脾胃功能,中醫觀點認為「脾失健運,濕由內生」,也就是脾胃運化功能失常,脾氣布散水分及水榖精微的功能減弱,就會造成『水濕』病理產物停留在體內,使人形體浮腫肥胖,長期下來,還會損傷五臟六腑的陽氣,造成身體各項代謝循環機能下降。

★水腫掰掰!保健藥膳與茶飲

薏仁水

洗淨泡軟(用熱水泡較快軟)後,放入水中煮沸,再以小火煮20分鐘,可加少量冰糖,增添口感。

薏仁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神農本草經》提到:久服輕身益氣,此外薏仁還有清熱排膿,改善痘痘的功效喔!

想加強消暑清心火,養顏美容~加蓮子(去心)同煮

如果比較沒胃口,容易拉肚子~加茯苓、山藥同煮

想減肥的朋友們可不加糖、不吃薏仁,因為薏仁是澱粉,吃太多容易發胖,建議您可以只喝薏仁煮出來的水,但一天不要超過500cc,因為裡面還是有澱粉溶在水裡,不宜喝過多。

注意事項:

薏仁性味屬於甘淡微寒,體質虛寒的人不要喝太多,一週喝1-2次即可;孕婦想吃薏仁之前應先詢問醫師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合,有研究報告指出薏仁利濕,服用太多有收縮子宮的作用,不利於胎兒,尤其是曾經流產的孕婦。

生薑紅茶

屬於體質較虛寒的你,最近戶外因梅雨季節悶濕,一進辦公室內又遇到冷颼颼的空調,時常流鼻水,頭重昏沉,下午特別疲倦想睡,此時不妨來杯生薑紅茶,從家裡帶切好的生薑片2-3片(建議可以連生薑連皮洗淨一起泡,利水消腫功效更強喔!),加入茶包泡好的紅茶中,可以有效的禦寒去濕氣。

四神湯:由茯苓、蓮子、山藥、芡實四味藥材組成的四神湯,有健脾利水消腫的功效,但也要提醒您,這四種藥材的成份也是澱粉類,減肥中的您請放在早上喝,切記不可加米酒及豬小腸,以免增加熱量。

蛤蜊冬瓜薑湯

冬瓜偏寒可利水,生薑偏溫也有去濕的功效,一寒一熱恰巧平性,無論寒熱體質都適合,不敢直接吃薑的你喝湯也有效喔!適合夏天喝不會太燥熱,可不用加鹽巴,因為蛤蜊本身有鮮味。

★防水腫注意事項一:長期吃冰喝冷飲或生冷食物,小心體內濕氣重,容易水腫

喜吃冰品喝冷飲,或者長期愛吃寒性食物:西瓜、水梨、柚子、葡萄柚、橘子、奇異果、火龍果、香蕉、大白菜、白蘿蔔、蘆薈、生菜沙拉、空腹喝精力湯、青草茶、大量吃生魚片…等,久而久之會抑制或損傷五臟六腑的陽氣運作,造成體質偏虛偏寒,尤其是首當其衝的是「脾」,因為脾主運化,包括食物的吸收消化汲水份的代謝,長期吃冰品飲料或寒性食物會使脾臟代謝循環機能下降,無法處理水分,水分滯留在體內無法正常排出,形成「內濕」。

體內濕氣重的人,是健康的隱憂,一旦與外來的濕氣(如梅雨、濕地)裡外相合,就更加糾纏不清了,這也是濕氣重的人一遇到陰雨天或之後到了夏日梅雨季節,濕濁阻遏氣機與清陽,時常會覺得臉部身體浮腫嚴重、頭昏沉、提不起勁、很想睡覺、四肢沉重無力、大便變的軟黏的排不乾淨、胃口不好、嘴巴淡淡的沒什麼味覺,甚至皮膚濕疹發作或搔癢加重…

★防水腫注意事項二:水腫體質最應該拒絕的食物~小心看不見的鹹

水腫體質應嚴格遵守「低鹽分飲食」,以免水分滯留在體內,不只是做菜時添加鹽分須減少,許多加工食品在製作過程中早已添加大量食鹽或味精,這些看不到的鹽分,很容易讓人不知不覺吃下肚,一旦攝入過多就會讓水分滯留在體內排不出去,出現臉部或者下半身浮腫的現象!以下列舉經常看不見容易忽略卻鹽分高的食物:

辣椒醬、沙茶醬、泡菜、甜麵醬、番茄醬、乳酪、各式醃漬品、醬菜、榨菜、煙燻火腿、香腸、豆腐乳、魚肉鬆、魚丸、肉丸、麵線、蜜餞、豆瓣醬、蠔油

【延伸閱讀】

作者介紹:張文馨中醫師 

澄觀中醫診所副院長、中醫婦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各大媒體報章雜誌、廣電專訪醫師;各大企業、機構養生專題講師:聯發科、台灣微軟、聯詠科技等;健康美容顧問:韓國「后 漢方精品保養」活動講師等。著作:《變身超吸睛自然系美女》、《你沒有理由瘦不下來──女中醫才知道的瘦身方》等。 、

改善貧血老毛病,身體從此不缺氧

$
0
0

【早安健康/Sujit Kumar(瑜珈老師)】貧血是紅血球數量過低造成身體缺氧的問題。血液是由兩個部分所組成的:血漿細胞和血球。

血球中,對人體最重要的紅血球,主要的功用是將氧氣從肺運送到身體各個角落。 紅血球只能由骨髓製造,再經由骨髓釋放到血液裡。而鐵質是紅血球製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協助紅血球完成輸氧的任務。如果我們的身體缺乏鐵質,紅血球的品質和數量也會隨之下降,導致身體缺氧。

對患有貧血的人而言,瑜珈的寶貴之處在於,它能提升體內紅血球的質量,並促進血液循環,讓氧氣更全面性地被運輸到身體的各個部位。當你練習不同的姿勢時,堆滯體內的毒素也將被排出,讓你的身體更健康、肌肉更結實。

本課程共有十個動作:

1. 拜日式第五到八式→ 2. 半月式→ 3. 站姿直腿前彎式(屈膝)→ 4. 舞王式→ 5. 半蓮花前彎式→ 6. 直腿前彎背部伸展姿勢→ 7. 坐姿扭轉式→ 8. 屈膝犁式→ 9. 弓式→ 10. 攤屍式

可依個人時間選擇其中部份動作練習,或是練習完全套動作效果最佳!

拜日式第五到八式|Surya Namaskara5-8

半月式|Ardha Chandrasana

1. 預備站姿。 雙腳併攏或微開站立,膝蓋打直。雙手置於身體兩側。脊椎打直,挺胸。

2. 吸氣,雙手向上伸展,高舉超過頭部,手臂貼緊耳朵,掌心向內。

((完整的動作示範,請繼續看下一頁))


3. 將身體重量平均分配於腳趾與腳跟。慢慢地將髖部向前推,背部後彎呈弓形,雙手向肩膀後方伸展。感受脊椎與身體前側肌肉的伸展。停留五個吸吐。吐氣,回到站姿。練習兩回。

站姿直腿前彎式(屈膝)|Pad Hastasana (bend knees)

1. 預備站姿。 雙腳併攏或微開站立,膝蓋打直。雙手置於身體兩側。脊椎打直,挺胸。

2. 吸氣,膝蓋微彎,吐氣,上半身向前下彎,雙手抓腳踝,胸部儘量貼近大腿。頭部儘量靠近小腿,臀部向上提,

讓背脊持續伸展。保持頸部放鬆,停留五至七個吸吐。

本文摘自《全家老小不生病的健康瑜珈:Sujit老師親自傳授,一天10分鐘就能體內環保,練出全家好氣色!》/Sujit Kumar(瑜珈老師)/出色文化

【延伸閱讀】


體內排毒通順,看起來年輕十歲

$
0
0

【早安健康/Sujit Kumar(瑜珈老師)】現代人很少有時間放慢腳步,停下來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你沒發現的是,長期吃油膩外食、習慣吃宵夜、自行服用成藥、作息日夜顛倒等不良習慣,已經悄悄埋下許多病源,哪一天導火線被點燃,所有累積體內的毒素便會一一爆發,引發各種病症。因此,除了避免不好的生活習慣,維持排毒系統的正常運作是身體健康的關鍵。

我們主要是透過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和淋巴系統來排除累積在體內的廢棄物與毒素。血液循環系統,把含氧血帶至身體的每一處,也會代謝細胞的廢棄物。消化系統負責從食物汲取營養,並將多餘、無用的物質排泄掉。至於淋巴系統的功用是蒐集細胞液,把有害物質從血液裡分離出來。

許多人對於「排毒」的認知,仍停留在「這是一個間歇性的程序」,認為身體只會在某個時段排放毒素和廢棄物。但事實是:身體無時無刻都在進行排毒。 當我們每吐一口氣、每上一次廁所,都在去除體內的廢物與廢氣,讓身體得以繼續健康地活動。甚至連流汗、哭泣也算是排毒過程中的一部分,因此,規律的運動和適當地抒發情緒都是維持健康生活的關鍵。

以下提供的瑜珈體位法,可以直接按摩腹部和消化、淋巴、泌尿系統,並間接促進心肺功能,讓呼吸更順暢,並且促進解毒系統,從內到外全面性的提升你的體質。通順的排毒,讓肌膚光滑紅潤、更有彈性而不顯老,排除了體內廢物,身體線條自然緊緻結實,甚至體內新陳代謝順暢,便不會有便秘的困擾。

當然,瑜珈不只對身體有益,在精神層面也有提升效果。不論是體位法或是呼吸法,你都可以透過練習瑜珈獲得正面能量、淨化心靈並且釋放壓力。心靈不憂鬱,身體自然就輕盈了起來。每天早上泡一杯蜂蜜溫開水(還可以用些許檸檬汁調整甜味),也可以整腸健胃,代謝腸道隔夜的廢棄物,讓你一早就有好氣色!

((下一頁老師親自示範排毒瑜珈該怎麼做?))


本課程共有十六個動作:

1. 轉臀運動→ 2. 腿部旋轉→ 3. 背部擺動→ 4. 貓式(配合吸吐)→ 5. 拜日式→ 6. 山式站姿→ 7. 腰轉式→ 8. 椅子式( 腳跟離地)→ 9. 站姿直腿前彎式(開腿屈膝)→ 10. 下犬式→ 11. 虎式→ 12. 開腿前彎英雄式→ 13. 單腳腿壓腹部排氣式→ 14. 肩立式→ 15. 消化火潔淨法→ 16. 攤屍式

可依個人時間選擇其中部份動作練習,或是練習完全套動作效果最佳!

轉臀運動| Hip Rotation

1. 預備站姿,雙腿打開與肩同寬,雙手插腰

2. 用手把臀部向前推出,感覺骨盆前推,身體上半身挺直。吸氣,臀部向左逆時鐘繞轉至後方。

3. 吐氣,再從後方繞回前面。配合吸吐,逆時鐘轉五圈,再反方向順時鐘轉五圈。


腿部旋轉| Leg Rotation

1. 平躺,雙腿伸直,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2. 右腿抬高呈九十度與地板垂直。

3. 以臀部為圓心。吐氣,右腿向右順時鐘轉至六點鐘方向。吸氣,從六點鐘方向順時鐘轉回原位。配合吸吐,順時鐘轉五圈,再反方向逆時鐘轉五圈。 接著,再換左腿旋轉。

注意事項:

腿部繞轉時,儘量繞大圈一點。背痛的人則應該避免這項練習,或儘量將膝關節放鬆。

背部擺動| Rocking & Rolling

詳見第76 頁說明。

貓式(配合吸吐)| Marjari Movement

1. 剛坐姿。膝蓋併攏,雙手放在膝蓋上。挺胸,背脊打直,頭擺正。正常吸吐,全身放鬆。吐氣,上半身前彎,雙手向前伸直,掌心貼地。雙眼看掌背。身體放鬆,休息兩至三個吸吐。

2. 雙手打直,以手臂力量撐起身體,臀部抬高,大腿、雙手與地板垂直、與肩同寬。背部平行於地板。

3. 吐氣,低頭下巴朝胸部輕輕下壓。 腹部向天花板方向內縮、抬高, 背部微微向上拱起。

4.吸氣,頭抬高,挺胸。尾椎、腹部向地板下壓,上背部向上伸展,背部微微彎曲。手肘打直,身體不應歪斜,

身體重量平均分配於手臂及膝蓋。配合吸吐重復3、4 的動作五至七次。

本文摘自《全家老小不生病的健康瑜珈:Sujit老師親自傳授,一天10分鐘就能體內環保,練出全家好氣色!》/Sujit Kumar(瑜珈老師)/出色文化

【延伸閱讀】

心悸潮熱、小腹悶痛恐是卵巢早衰!中醫疏肝理氣打造好體質

$
0
0

【早安健康/王淑秋醫師】37歲李小姐就診時,己婚3年不孕,病史為兩側輸卵管不通、卵巢早衰、卵巢水瘤4公分、人工受孕失敗一次,婦產科醫師評估後,建議嚐試試管受孕方式以增加受孕機率,但患者服用雌激素和DHEA、施打排卵針後仍無卵可取,在無助又絕望的情況下,李小姐轉而尋求中醫的協助。

李小姐因卵巢早衰問題,月經不規則且經常延後,有時長達一年都無月經,經來色暗紅,有血塊,小腹悶痛,經量極少,呈現滴滴答答狀,月經8至9天才會結束。平日經常有頭暈頭痛,疲倦,心悸,喘悶,潮熱,盜汗,口乾,手足冰冷等更年期症候群之不適症狀。也因為不孕而感到情緒低落、睡眠品質不佳。

卵巢早衰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 是指在 40 歲前婦女喪失卵巢正常功能,臨床表現月經不規則甚至無月經,血液中雌激素濃度偏低,有時會伴隨熱潮紅、盜汗等停經症候群症狀。除超音波檢查外,一般以AMH(抗穆勒氏賀爾蒙)為監測指標, AMH是女性卵巢功能評估的重要指標,其數值高低與卵子的庫存量有關,正常值為於2至6 ng/ml之間,AMH數值過低,代表卵子庫存量不足。當AMH小於2表示庫存量已處於低水平,小於1.0表示「嚴重卵巢衰退」。而李小姐在醫學中心檢查數據AMH為0.5,表示卵巢嚴重衰退,意味著卵子即將耗盡,步入停經階段,所以出現潮熱、盜汗等更年期症狀,以至於即使使用雌激素且和DHEA亦無卵可取。

面對卵巢早衰患者尤其像李小姐這種嚴重情況,中醫扮演角色就是藉由體質調理,希望延緩卵巢衰退的速度,進一步挽救其卵巢功能。

推論李小姐體質為氣血俱虛兼有氣滯血瘀之證。治療上使用溫養氣血的中藥改善卵泡品質,避免因卵泡過小、品質不佳或數量不夠而無法取卵,也可修正在人工或試管療程中因使用排卵藥或排卵針造成子宮內膜過薄、受精卵不著床、早期流產的副作用。療程中酌加疏肝理氣和活血化瘀中藥,改善骨盆腔循環,提高卵泡生成機率。此外,長期不孕及人工及試管療程中的情緒及經濟壓力也會影響身體的緊繃度,故建議適度運動紓解壓力。

經過6個月的調理,其基礎體溫出現雙向性,表示還有排卵的跡象,因患者年紀偏高齡且雙側輸卵管嚴重堵塞,自然受孕不容易,建議採用試管受孕方式,透過婦產科醫師前後三次取出2顆卵子,受精後的受精卵經醫師評估品質優良,植入後受孕成功,並於104年底順利產下一子。

女性不孕原因有很多種,最棘手的莫過於卵巢早衰,因卵泡數量很少和受孕機率不高,往往很多患者都會尋求西醫試管方式受孕,但當面臨無卵可取時, 不妨先嚐試4~6個月的中醫調理搭配基礎體溫的測量,待醫師評估狀況穩定,再進入人工及試管的療程,以利提高受孕率。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

王淑秋醫師

台南市立醫院暨安平分院 中醫部

王淑秋醫師

不只護眼!葉黃素這樣吃,抗發炎、降心臟病風險

$
0
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不只顧眼睛,葉黃素對慢性病也有好處!葉黃素是一種脂溶性的類胡蘿蔔素,多年以來都被認為有助於預防與老化相關的眼睛病變,包括黃斑部退化、白內障等。不過,葉黃素對眼睛的保健功效,也可以擴大到全身。近期的研究就認為,葉黃素也能降低中風、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等慢性病的風險。

葉黃素能抗發炎、增加好膽固醇,有助預防心臟、代謝疾病

在一項大型的整合分析中,研究團隊從超過4000篇的醫學文獻中,挑出相關性最高的71項已出版研究報告,包括超過38萬7千人的案例。分析結果顯示,攝取較多的葉黃素或血中葉黃素濃度較高,都能夠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疾病、中風或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來自ErasmusAGE老化研究中心的研究領導人Elizabeth Leermakers認為,葉黃素所具有的抗氧化、抗發炎能力,或許是對於心臟代謝健康有益的原因,因為氧化壓力和發炎也是心血管及代謝疾病的因子之一。而分析研究的結果發現,血液中葉黃素濃度最高的前三分之一,相較攝取較少葉黃素的人,冠狀動脈心臟疾病風險降低了12%、中風風險減少18%,代謝症候群則少了25%。

先前的眾多研究,已顯示出葉黃素的多種好處。在血脂方面,葉黃素濃度較高與血脂濃度、特別是高密度膽固醇(HDL)的改善顯著相關。另外,葉黃素能夠活化免疫系統的分支,藉此抑制慢性發炎,而發炎則是另一個與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相關的隱藏因素。葉黃素也能減少動脈血管增厚,避免血流不順暢所導致的心臟病及中風風險提高。

葉黃素來源

根據健康網站「Webmd.com」,富含葉黃素的食物來源包括花椰菜、菠菜、羽衣甘藍、玉米、橘色甜椒、奇異果、葡萄、柳橙汁、櫛瓜、南瓜等。另外,蛋黃也是良好的葉黃素來源。

葉黃素是一種脂溶性的類胡蘿蔔素,因此適合與含有健康脂肪的食物搭配,增加吸收率。另外,不論是吃天然食物或營養補充品,每天攝取6毫克的葉黃素,就能降低白內障、黃斑部退化的風險。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NaturalHealth365.com

Life Extension

WebMD

最新研究:燃脂荷爾蒙減60%脂肪細胞、防血管發炎

$
0
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運動為什麼能減肥?不只是因為消耗熱量,更重要的是運動時身體分泌的多種激素,都可能具有消除身體脂肪的效果。近期佛羅里達大學的一項研究更發現,運動時分泌的鳶尾素,不但能夠消除脂肪,還能預防脂肪組織生成。

鳶尾素可增加褐色脂肪,提高熱量消耗

鳶尾素(irisin)是一種肌肉細胞在運動後會釋放出來的荷爾蒙。在2012年時,哈佛醫學院的細胞生物學研究團隊就已發現,鳶尾素濃度會因為運動而提升,並能活化基因,使白色脂肪轉換為褐色脂肪。

最新的研究則重複證實了鳶尾素轉換脂肪的作用。這項研究刊登於《美國生理學、內分泌與代謝期刊》,由佛羅里達大學醫學院病理、免疫及檢驗醫學系血液病理學教授Li-Jun Yang主導。研究不但確認了鳶尾素可能對肥胖及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有幫助,更可能抑制脂肪生成。

鳶尾素的作用機制,是藉由提高基因和蛋白的活性,使得白色脂肪轉換為棕色脂肪,同時顯著提高棕色脂肪細胞消耗的熱量。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將人類脂肪細胞樣本暴露於鳶尾素中,結果發現細胞中與脂肪燃燒相關的UCP1蛋白增加了將近五倍。

最新研究:鳶尾素有助抑制脂肪生成,也能改善心臟機能

另外,這項新研究還發現,鳶尾素不但能夠促使脂肪轉換、增加熱量消耗,還能抑制脂肪組織的形成。研究者認為,鳶尾素會抑制幹細胞分化成脂肪細胞,同時促進幹細胞分化為構成骨骼的細胞,因此能降低成熟脂肪細胞的數量達20~60%,減少脂肪儲存。

更早之前,Yang博士的研究團隊也曾發現,藉由提高和心臟收縮相關的鈣質濃度,鳶尾素也能改善心臟功能。另此外,鳶尾素也能預防發炎細胞堆積、減少老鼠樣本體內的動脈斑塊累積,因此降低了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

研究者指出,當心臟和其他肌肉使力時,鳶尾素濃度會急遽上升。雖然目前還不確定哪一種運動能夠產生最多鳶尾素,但有數據指出中高強度的運動可能具有較佳的效果。此外,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成人每周累積運動時間應達150分鐘,每次持續運動時間至少10分鐘。不過,想要真正達到減肥的效果,還是要搭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才能事半功倍喔。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Medical News Today

Science Daily

消除馬桶黃垢、尿騷味!達人激推8種超日常法寶

$
0
0

【早安健康/itoilet.net】每次清潔廁所馬桶,也要使出洪荒之力?如果要選出最令人頭痛的家務,清潔廁所馬桶想必能名列榜首。馬桶不單要每星期清潔一次,最好更能保持光鮮潔白,陣陣清香。但日理萬機的香港人,一不留神,廁所用量多,馬桶污垢,異味及變色的問題便接踵而來。以下的小竅門,讓您不足出戶,把雪櫃櫥櫃雜物櫃內的東西變成法寶,物盡其用,還您一個全新廁所。

1.可樂

買了大支裝可樂,喝不完又怕浪費?或許下次可以想想把它們通通倒進馬桶內。

原理:由於可樂含有碳酸水,磷酸等酸性物質,馬桶污垢則含有較難溶於水的物質,兩者混合後發生化學反應,讓污垢溶於水,達至清潔效果。低熱量健怡或無糖可樂亦有同等效果。

步驟一

把約200毫升(大約半罐)的可樂倒入馬桶,部分可倒入噴霧瓶,噴在藏於邊緣的頑固污垢。

*盡可能讓所有污垢表面沾有可樂,兩者才能發生化學反應。

步驟二

等待十至十五分鐘。如果想效果更顯著,可等待一至兩小時,甚或放置一晚。

*不妨在睡覺前把可樂倒進馬桶,省時間!

步驟三

拿馬桶刷輕輕刷除污垢。

步驟四

沖水!完成!

*小編表示:有顯著效果,馬桶變得確實潔白。不過,倒可樂前,總想把可樂倒進自己口中。(笑)

((還有哪些超有效也超簡單的清潔馬桶方法呢?快繼續往下看))


2.白醋

白醋除了可作浸漬食品、製作壽司,烹調甜酸菜式等,更是一種天然方便的超級清潔劑。

原理:馬桶上的尿垢及水垢屬於鹼性污垢,而醋的主要成份是醋酸,醋水的弱酸能讓污垢溶解、軟化,不易沉澱,更可去除異味及殺菌。

步驟一

把白醋裝在膠樽內,並在樽底下戳幾個小孔。

步驟二

把膠樽放於馬桶水箱內。每次沖水,醋便會順水流出。

步驟三

白醋全部流走後,循環再用,把白醋重新裝進膠樽內便可。

*小編表示:簡單方便,實用性高,十分推薦。

3.茶葉

擔心市面上的清潔劑含有化學物?其實喝茶除了能提神醒腦,利尿解毒,泡過的茶葉渣,更能除污、除濕,除臭,是天然的清潔劑。

原理:茶葉含有茶鹼,能去除污垢。熱水能幫助茶鹼釋出,提升去污效果。

步驟一

把剩餘的茶葉渣稍微瀝乾水分,放進家中的舊絲襪或舊洗衣網中。

*用過的即沖茶包亦可,只需稍微瀝乾水分。

步驟二

沾取一些熱水。

步驟三

直接塗抹及擦拭污垢之處,再拉水沖廁。

*小編表示:茶包面積小,不適合用於拭擦大範圍污垢,但適合於拭擦邊緣污垢。


4.苦瓜

苦瓜除了能消暑解毒,更能搖身一變,成為清潔刷頭,清除馬桶上的污垢。

原理:瓜類食品含鹼性物質能去除污垢,當中的植物纖維則可加強摩擦效果。

步驟一

苦瓜切頭。

*其他瓜類,如青瓜、勝瓜、黃瓜一樣可以。

步驟二

當鮑魚刷洗馬桶!

*小編表示:倒不如用鮑魚刷來得直接!拭擦完馬桶的苦瓜變得骯髒,不知該再切一刀,還是該繼續拭擦。

5.橙

不論是飯前果或是飯後果,多吃生果必然是對身體好。吃剩的生果皮,看似普通,卻有清潔功效,不單能當清潔刷頭,更能製作無添加清潔劑。

原理:橙皮上的橙油成份屬鹼性,具去污功效,馬桶更會散發出香橙味。

步驟一

用橙皮刷刷馬桶。

步驟二

其餘的橙皮切細,用作製作無添加清潔劑,加水滾熱半小時。

步驟三

把橙皮取出,把橙皮水倒入瓶內,放在冰箱。

*自製清潔劑沒有添加物,容易變壞,須放於冰箱內。

步驟四

倒入噴霧瓶,噴於污垢表面,靜待五分鐘,輕輕刷除污垢。

*小編表示:自製的橙皮清潔劑有效,但需時準備,存放時間亦有限。至於橙皮,與苦瓜有相同問題,亦擔心會因橙皮中的果糖,引致昆蟲出現。


6.檸檬

檸檬可用於烹飪菜餚,有清熱、殺菌、開胃,化痰的功效,把檸檬放入冰箱或放置室內可去除異味,而檸檬汁則能用作清潔去污。

原理:檸檬汁屬酸性,可去除鹼性污垢 ,並散發出檸檬香氣。

步驟一

將檸檬切開,擠出檸檬汁

步驟二

檸檬汁與清水按比例1:5混合,倒入噴霧瓶內。

步驟三

噴於污垢表面,靜待五分鐘,輕輕刷除污垢。

*小編表示:檸檬汁清潔劑有效,亦較橙皮清潔劑易於製作。

7.食用粗鹽

粗鹽還可當除臭劑用,能讓馬桶的尿騷味消失,還令磁磚回復潔白光鮮。

原理:粒狀的粗鹽,能加強摩擦效果,從而增強清潔效果。

步驟一

把食用粗鹽撒一點在馬桶。

步驟二

靜待十至十五分鐘,用清水沖一沖。

*小編表示:效果一般,如果有用剩的粗鹽,不妨浪費一下。

8.食用蘇打粉

利用蘇打粉代替一般廁所使用的清潔錠,清潔座廁之外,還能去除廁所異味,或可直接撒於座廁水箱內,讓沖出來的水具有清潔座廁的效果。

原理:打粉的鹼性能中和生活中常見的酸性油污,令油污變得易溶於水中,便方便清除。不僅如此,蘇打粉還能使污垢從黏稠變為易沖洗的狀態。

步驟一

在馬桶裏撒上蘇打粉。如果想效果更顯著,可加入白醋,比例為1:1。

步驟二

靜待約三十分鐘。

*蘇打粉與白醋混合後會產生氣泡,記緊把馬桶蓋蓋上,以免被噴到。

步驟三

把一至兩盆熱水倒入馬桶內。

步驟四

把餘下的蘇打粉撒於座廁水箱內。

*小編表示:效果出眾!蘇打粉與白醋並不常用,一不留神便已過期,此方法不單能清潔馬桶,更能處理廚餘,方便好用。

【延伸閱讀】

止咳祛痰、抗發炎!秋季養生來杯自製印度奶茶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時常可以在夜市攤販、百貨公司美食街或異國料理店中,看到印度奶茶這項飲品,台灣人對它的印象大概是甜滋滋、有著特殊香氣的飲料,不過印度奶茶的由來,其實是以前印度的媽媽們為了孩子的健康,而在紅茶中加入辛香料,細心熬煮而成的保健飲品。既可促進血液循環、健胃、提振消化系統,還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紅茶多酚抗氧化 加入辛香料健康更加倍

日本營養管理士北川美雪表示,紅茶中的紅茶類黃酮和多酚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夠抑制活性氧,預防肌膚老化以及生活習慣病。而咖啡因能夠緩解頭痛,促進脂肪燃燒,預防中性脂肪的囤積。還含有茶胺酸能夠提高免疫力,飲用紅茶可說是有諸多好處。

而以紅茶為基底,再加入牛奶和許多辛香料的印度奶茶,就是印度傳統的健康飲品。雖然各個家庭配方都有些許差異,代表的食材,有生薑、肉桂、豆蔻以及丁香等台灣人也十分熟悉的香辛料。

生薑

生薑是中藥裡也時常使用的保健食材,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促進發汗以及殺菌,能夠改善虛寒體質,促進新陳代謝。

肉桂

時常被添加在咖啡中、加入蘋果派裡的肉桂,不僅有著獨特的香氣,是西方飲食中愛用的調味料,其實它早在4000多年前就被拿來當中殺菌的防腐劑使用,有著「香辛料之王」別名,抗菌作用強,能平衡自律神經,還能擴張末梢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減少關節炎的疼痛和腫脹,並有研究指出能夠減少血液中的脂質和糖分。

荳蔻

荳蔻能夠改善消化器官不適,在消化不良時促進唾液和胃液分泌,也對於呼吸器甘有幫助,能夠改善咳嗽,止痛祛痰。也對於改善脹氣有幫助。此外,由於有發汗效果,能預防感冒,荳蔻還有助於預防口臭,飯後飲用荳蔻的香草茶,既可預防口臭又能幫助消化。

注意:懷孕中請避免使用荳蔻。

丁香

丁香具有強力的鎮痛和抗菌效果,能夠緩和牙痛和牙齦炎,殺菌消毒能力強,被用於牙醫口腔治療中,被稱為「牙醫的香草」。

丁香中的丁香油酚抗氧化作用強,能夠預防老化以及動脈硬化,此外,還能夠促進消化、幫助整腸,抑制噁心感,也具有暖身的效果,能促進血液循環。

注意:懷孕以及哺乳中請避免使用。

《印度奶茶這樣做》

材料(2~3人份)

紅茶 1小匙

肉桂粉 半小匙

荳蔻粉 半小匙

丁香 1個

生薑泥 半小匙

牛奶 175c.c. 

砂糖(可不加或是換成黑糖) 1大匙

水 350c.c. 

做法:

首先,將茶葉、肉桂粉、荳蔻粉以及生薑放入鍋中,加水沸騰。沸騰後轉成小火,如果想要甜味可加入少量的糖煮3分鐘。接著再轉成大火,沸騰後加入牛奶,再度沸騰後轉成小火煮2~3分鐘,最後再用一次大火煮到沸騰,過濾後即完成。

【延伸閱讀】

每天多吃1克鹽,癌症、心臟病等死亡風險高12%

$
0
0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在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食用過多的鹽巴(salt)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使人罹患高血壓(high blood pressure)的風險增加;而根據近期《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刊登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為期25年的研究,指出食用過多的鹽巴,可能增加過早死亡(premature death)的風險。

實驗結果發現,受試者的平均攝鹽量和死亡率具有直接的線性相關(linear association);以每日攝取約1.5茶匙(teaspoons)的鹽巴量作為基準,每日攝鹽量增加不到半茶匙(約1,000毫克),即可能增加約12%過早死亡的風險。

作者表示,研究結果發現高量鹽巴攝取和死亡率增加有關,而日常生活中許多鹽巴攝取來源多為加工食品(processed food);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建議,成人每日鹽巴攝取量不應超過2,400毫克,並以不超過1,500毫克,對心臟健康最佳。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新聞出處:More Research Cites Salt's Potential Health Risks《U.S.NEWS》

http://health.usnews.com/health-care/articles/2016-10-03/more-research-cites-salts-potential-health-risks

研究刊登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第68卷第15期 第1609-1617頁

http://content.onlinejacc.org/article.aspx?articleid=2557459&resultClick=3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Elsevier於1880年成立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是全球首要經營醫學、科學和技術資訊產品及出版服務的出版商。透過與世界各地的科技與醫學機構的合作,Elsevier 每年出版1800多種期刊和2200本新書,以及一系列創新電子資料庫。

燕麥防腸癌、黃豆防婦科癌!防癌必吃10大五穀雜糧

$
0
0

【早安健康/王明勇(食療養生專家)】

家族史是提早發生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瑞樂醫師收集並追蹤丹麥國家型資料庫中(The Danish Family Relations Database, DFRD)自1949年後出生的民眾以及所有相關親戚的健康資料,因此這個資料庫非常龐大,共包括了3,985,301位民眾,平均追蹤超過20年。

■結果發現在1978~2008年間,共有129,825位民眾在50歲之前被診斷有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臟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各類型的心律不整(Any Arrhythmia)等。

■瑞樂醫師分析後指出如果父母、兄弟姐妹有一人在60歲前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則民眾在50歲前罹患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增加2.19倍,心室性心律不整的發生風險會提高89%。

■若有2位親人死於心臟病,則提早罹患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到5倍,發生心室性心律不整的風險也會提高到6.18倍。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無法改善的危險因子

1.遺傳: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病人越多或越年輕發病,就會增加風險。

2.性別:在不同年齡層裡,男性發生心臟病的風險大於女性。

3.年齡:不論性別、血液中膽固醇高低,隨著年齡增加,心血管老化、彈性變差、血管堵塞等因素都使得老年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大於年輕人。

■可以改善的危險因子

1.三高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控制不良會增加心血管阻塞的機率。

2.過重或肥胖:BMI值在24以上為過重,27以上為肥胖,或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都對心血管有不良影響。

3.不良的生活模式:吸菸、飲酒過量、缺乏運動、壓力過大、嚼檳榔等。

■預防及篩檢

建議有家族史的民眾,大於45歲的男性,以及大於55歲或提早停經未服用雌激素的女性應:

1.每天量血壓、體重(或腰圍):不論年齡大小以及性別,民眾都應控制血壓、體重在標準範圍內,建議每天都要各測量一次。

2.定期檢測血糖、血脂:可利用健保免費成人健檢來定期檢測血糖、血脂,40~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

心臟血管攝影或心臟電腦斷層掃瞄

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除了高危險群以外(40歲以上糖尿病病人、有周邊動脈硬化病史、冠狀動脈心臟病頻繁發作的病人),即使是有家族史的民眾,也不要將心臟血管攝影或心臟電腦斷層掃瞄當作健康檢查的項目,因為無助於預防心臟病發作,反而增加不必要的侵入性檢查以及醫療輻射曝露量。

防癌必吃的10大五穀雜糧有哪些?

五穀雜糧含豐富的醣類與蛋白質,是提供人體能量的基本來源,另含有維生素E、植物異黃酮與多種胺基酸,可維持體力,促進細胞的年輕化。

(1)燕麥

燕麥最有效抗癌成分:維生素B群、鋅、硒、膳食纖維。

燕麥的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群+鈣+磷+鐵+銅+鋅+錳。

1.吃燕麥的好處

燕麥的營養價值也很高。燕麥的脂肪含量居所有穀物之首,相當於大米、白麵的4~5倍,且其脂肪主要由單一不飽和脂肪酸、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所構成,單是亞麻油酸就佔了全部不飽和脂肪酸的35%~52%。燕麥又含有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與維生素E,其含量亦高於大米與白面。燕麥還含有維生素B1、B2與葉酸,以及鈣、磷、鐵、鋅、錳等多種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燕麥不但營養成分豐富,而且營養價值極高,是重要的營養補給食品之一。

2.燕麥食療保健功效

■燕麥含水溶性纖維與β-葡聚糖,可有效控制血糖濃度,因此可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

■燕麥含亞麻油酸與次亞麻油酸,可排除壞膽固醇,降低三酸甘油酯。

■燕麥含大量的維生素B群,能預防腳氣病與口角炎,對預防憂鬱症也有幫助。

■燕麥的維生素B6、B12及葉酸可幫助造血,具預防缺鐵性貧血的功效。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3.內服外用皆宜的燕麥

■燕麥即使經過碾製加工,仍保留胚芽與部分麩皮,因此營養價值很高。除了食療功效,燕麥具有抗過敏、保濕、滋養等功能,將燕麥粉加鮮奶調成膏狀塗於臉部,再以溫水洗去,具有美白肌膚與去角質的作用。

■燕麥含有麩質,1歲以下嬰幼兒及某些過敏體質者需慎食,以免誘發過敏現象。

■燕麥含維生素E,可改善血液循環,防止肌膚乾裂,還能調整生理機能,有效減輕婦女更年期障礙。但燕麥的食用量一餐以70克為宜,攝取過多會阻礙鈣、磷、鐵等礦物質吸收。

4.燕麥防癌抗癌功效

■和其他的穀類相較,燕麥含更豐富的鐵、鎂、鋅、銅、錳、硒等礦物質,可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幫助人體抵禦癌症侵襲。

■燕麥含鋅,能讓胰島素的分泌正常,同時也能抑制自由基,減緩老化速度,強化免疫系統,具有防癌、抗衰老的功能。

■燕麥富含維生素B群,可調節新陳代謝,增強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是製造抗體和紅血球的必需營養素,也是健全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物質。燕麥的維生素E可幫助穩定細胞膜,避免膜上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成分被氧化,不但能抗衰老、保持青春活力,還能夠預防癌症。

■燕麥含許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植化素,可提升維生素E功效,不僅能防止自由基破壞細胞,並能抑制膽固醇和脂肪,防止動脈硬化,減少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的機率,同時具抗癌效果。

■據醫學雜誌刊登的一項新研究證實,把燕麥片當早餐,有助防止乳腺癌。中年女性多吃燕麥片等全穀類食物,可攝取到大量膳食纖維與微量元素,使罹患乳腺癌風險降低40%以上。

■燕麥含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幫助排除宿便、清除腸內毒素、降低膽固醇,具有延緩老化與預防大腸、直腸癌的作用。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下一頁還有詳細介紹9種可以防癌的五穀雜糧喔~))


(2)糙米

糙米最有效抗癌成分:維生素B群、E、米糠醇

糙米的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群+鐵+鋅+膳食纖維。

■田間收穫的稻穀,經脫去穀殼的加工後就是糙米。去殼後仍保留存些許外層組織,如皮層、糊粉層和胚芽。上述的外層組織內含豐富的營養,比起白米更富有許多維他命、礦物質與膳食纖維。

■糙米含有的維生素B群及多種微量礦物質,可以加速新陳代謝的作用,使其更為順暢;維生素E溶於胚芽所含的油脂中,可以幫忙安定自由基,即使是胚芽油本身,也是調整血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人體必需的亞麻油酸及次亞麻油酸作為主力,糙米蛋白質的品質也比白米來得好。糙米中的纖維質雖然可能會妨礙礦物質的吸收,卻也能調整腸道菌叢生態,使排便順暢。另一方面,也由於糙米的纖維多,不但耐嚼較難消化,容易有飽足感。

■糙米是一顆『全米』,吃起來粗粗的,不像白米那麼細軟,可是它含有大量的纖維和許多營養素,對促進腸胃蠕動有很大的幫助。偶爾可以請媽媽換換口味,煮一鍋糙米飯,吸收精白米所缺乏的營養素(因精白米經過去殼和精白二個加工步驟之後,維生素B1、B2的含量會減少)。

■種在稻田裡的稻米是連穀包在一起的,就像果子外面還覆著一層果皮一樣,將這層果皮去除之後,就成了糙米。糙米的周圍還覆蓋著一層茶色的種皮,將種皮去除之後就成了胚芽米。接著如果將胚芽也去除的話,就成為我們常吃的精白米了。其實,在種皮與胚芽中含有多種營養,尤其是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群。

1.糙米的防癌抗癌功效

■糙米不但能當作主食,而且對人體有極大的營養價值。糙米富含維生素B群及鈣、鐵、磷、鎂、鋅、錳、釩等微量元素,可增強人體免疫系統,並具促進生長與幫助肝臟解毒的功效,能夠預防肝腫瘤與肝癌發生。

■糙米發芽後的胚芽內,含有肌醇與六磷酸肌醇(IP6),其化學結構與葡萄糖相似,能抑制癌細胞生長,縮小腫瘤體積,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傷害,進而降低癌細胞繁殖,使其轉變為正常細胞,對乳腺癌、結腸癌、卵巢癌、睪丸癌均有抑制作用。

■糙米比白米多15%~20%的膳食纖維,能明顯改善腸道健康,增加胃腸蠕動、軟化糞便,有效排除腸壁廢物與體內毒素,減少致癌物質滯留在體內,因此可改善便祕,預防大腸癌、直腸癌及結腸癌。

■糙米及其胚芽中的維生素E含量相當多,維生素E能使體內血液循環機能順暢,具有提高新陳代謝、強化體質,降低癌症發生的功效。

■糙米裡的木酚素,可以預防乳癌與其他荷爾蒙分泌失調引起的相關癌症。

(3)杏仁

杏仁最有效抗癌成分:亞麻油酸、維生素B2、E

杏仁的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E+鈣+磷+鐵+胡蘿蔔素。

■杏仁的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A、B群、C、E、菸鹼酸、檸檬酸、蘋果酸、兒茶酚、番茄紅素、黃酮類,以及各種胺基酸等成分。杏仁所含維生素E是其他堅果類的10倍以上。

■杏仁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酵素、脂肪油等成分;其中苦杏仁苷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尤以北杏仁(又稱苦杏仁)的含量最多。

1.醫食同源的杏仁家族

杏仁分為南杏、北杏。南杏味甘,又稱「甜杏仁」,用來烘焙或當零食吃;北杏味苦,又稱「苦杏仁」,為中藥的一種,具食療功效。市面上販賣的杏仁果,多半添加調味料,若要養生,最好買杏仁生果自己烘烤,才不會攝取過多鈉,反而有害健康。

杏仁的營養價值很高,而杏仁的營養價值更豐富。杏仁含有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有益於健康維持;含有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質,能減少細胞膜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維持細胞膜的完整,具有抗氧化作用,維持皮膚及血球細胞的健康。杏仁中含蛋白質27%、脂肪53%、碳水化合物11%,每百克杏仁中含鈣111毫克,磷385毫克,鐵70毫克,還含有一定量的胡蘿蔔素,抗壞血酸及苦杏仁甙等。

※不過要提醒大家生杏仁豆含有微量毒素,必須要完全煮熟或烤熟才能食用。

2.杏仁食療保健功效

■杏仁富含亞麻油酸,可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提高好膽固醇含量,防治心血管疾病。

■杏仁中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臑動、改善便祕,還可預防結腸癌。

■杏仁中的鈣,能幫助牙齒與骨骼成長發育,適合青少年與孩童多食。

■杏仁所含的鎂具穩定血糖的效果,糖尿病患者適量攝取,有助於減輕症狀。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杏仁所含維生素E是其他堅果類的10倍以上。50克的杏仁就可提供人體一天所需的維生素E。維生素E其中一項重要的功能,即是抗老化、抗氧化,以及抗癌。

■杏仁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因含有名為苦杏仁苷的化學物質,尤以北杏仁(又稱苦杏仁)的含量最多。經人體食用後,苦杏仁消化分解後可產生氫氰酸和苯甲醛等物質,發揮防癌、抗癌的功效。

■臨床實驗證明,杏仁可降低血液中LDL(壞的膽固醇)濃度,而不影響HDL(好的膽固醇)的濃度,可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杏仁還可防治糖尿病,因杏仁所含的鎂、膳食纖維等成分,具有穩定血糖的作用。

3.杏仁的防癌抗癌功效

■杏仁的維生素E含量非常高,維生素E對人體最重要的功效便是抗氧化、防癌、抗老化,因此常吃杏仁能使人保持年輕,減少罹癌的機率。

■美國研究學者發現,杏仁的杏素(維生素B17),具很強的抗癌能力,每天適量食用,有預防和控制癌症的效果。

■杏仁是維生素B1含量最為豐富的乾果,維生素B1是極有效的抗癌物質,並且只對癌細胞有消滅作用,對正常健康的細胞無任何毒害。

■杏仁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多酚類成分,這些成分不但能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還能顯著降低細胞癌變的機率。

■杏仁的萃取液,對人體子宮頸癌細胞株JTC-26有抑制作用,也能消散乳房腫瘤。

■杏仁含有一種叫苦杏仁素的植物化學物質,經由人體消化後產生的氫氰酸和苯甲醛,能發揮防癌、抗癌作用;杏仁富含硒,硒是公認的抗癌元素,因此杏仁對於防癌抗癌有一定功效。

■杏仁富含纖維質,不僅對腸胃健康很有幫助,而且有助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病率。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杏仁富含脂溶性維生素,一旦不新鮮就易氧化,無法發揮原本功效。買回的杏仁開封後宜放入密封罐內,盡快吃完。

4.杏仁防癌的最佳吃法

■杏仁含有豐富的油脂及其他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最佳的吃法就是放進烤箱,不加任何調味直接烘烤。

■切碎的杏仁和含β-胡蘿蔔素或維生素C的食材搭配同食,可提升人體的免疫力,預防癌症發生。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4)薏仁

薏仁最有效抗癌成分:維生素B群、C、薏仁酯

薏仁的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1+鎂+鐵+鋅。

1.吃薏仁的好處

薏仁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其中鐵是組成血紅素及肌紅素的成份,參與紅血球的形成,也是構成血紅素的重要成份。鎂可維持心臟,肌肉及神經等正常功能。鋅為胰島素及多種酵素的成份,並參與核酸及蛋白質合成和能量代謝。此外,薏仁還含有維生素B1,是構成輔(酶)的成份,維持正常的食慾。而薏仁的蛋白質含有麩胺酸,丙胺酸等胺基酸和薏笖,有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 。

2.薏仁食療保健功效

■薏仁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及膳食纖維,可降低血脂肪、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及血糖。

■薏仁含鈣、鉀,可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其膳食纖維可幫助排除多餘脂肪與有害物質,有排毒塑身功效。

■薏仁含大量蛋白質與胺基酸,能讓肌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是愛美族的美白聖品。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3.薏仁的種類

基本上薏仁沒有大小之分,但坊間是有種俗稱小薏仁又名珍珠麥,原產於荷蘭,學名裸麥,在台灣又稱洋薏仁,為八寶粥的主料。大薏仁是傳統的中藥材,但有許多民眾使用小薏仁替代大薏仁,但論功效仍以大薏仁為佳,因此取薏仁入藥,或做成藥膳、茶飲時,仍以大薏仁為宜。

■白薏仁:為一般常用的薏仁,是薏苡除去外殼與種皮的穀仁。

■糙薏仁:又稱紅薏仁,是指除外殼後的部份,外皮為深咖啡色,維生素B群與纖維質較完整。

■另外坊間是有種俗稱小薏仁,又名珍珠麥、小薏米。是大麥脫殼後的大麥仁,在台灣又稱洋薏仁,為八寶粥的主料。所以請記得,小薏仁不是薏仁的一種,只是與薏仁外觀類似。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

薏仁的營養成分除了澱粉類之外,還含有相當多的蛋白質與油脂、維生素 B1、B2,以及鈣、鐵、磷等礦物質,其中蛋白質能分解酵素,達到養顏美容。

雖然薏仁有益於人體的健康維持,但它所含的醣類黏性高,吃多了反而妨礙消化。因此,應以適量攝取為宜,不妨在白米中加入薏仁混和煮成薏仁飯,或是煮個綠豆薏仁湯,不但可以退火、又可養顏美容!

4.薏仁的防癌抗癌功效

■薏仁含薏仁素、薏仁酯等成分,能加速新陳代謝、血液循環,且能抗過敏及調整免疫功能,增加人體抵抗力。

■薏仁含豐富水溶性多醣,能調節免疫系統,避免人體細胞受病毒感染,減少致癌物質侵犯人體的機率。

■薏仁含水溶性纖維與鉀,能促進體內新陳代謝,維持血液中電解質平衡,刺激糞便快速排出,減少致癌物與腸道接觸的時間;除此之外,薏仁還有沖淡體內致癌物質的功能,因此多吃薏仁能有效防癌。

■薏仁富含維生素B群、C,常吃薏仁可降低肺癌、支氣管癌的罹患率。

■薏仁所含的薏仁醇與薏仁丙酮,能夠有效抑制肝癌細胞與子宮肌瘤,可延緩其生長速度,能間接阻止子宮癌和肝癌的發生和蔓延。

■薏仁能促進人體的淋巴細胞增多,強化免疫力,還可使變異細胞良性化,降低癌前發炎及腫瘤症狀(如:乳腺瘤、子宮頸纖維瘤、子宮肌瘤等),進而使症狀逐漸減輕。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5.薏仁粉敷臉,美白又保濕

薏仁可清熱益胃,具有消除黑斑及美白肌膚的作用,其中以紅薏仁(又稱糙薏仁)功效最好。薏仁粉加牛奶、橄欖油混合成糊,就是天然美白的保濕面膜,可在洗澡時敷在臉上,洗完澡順便揉搓沖掉,每週使用一、兩次,即可感到膚質逐漸細滑白嫩。

■薏仁屬寒性食材,會有加速子宮收縮和體內排水。體質較虛弱或有便祕現象者,最好不要吃太多。薏仁會使身體冷虛,虛寒體質,懷孕及生理期婦女也應避免食用。

■薏仁雖然有降低血脂、血糖的功用,但畢竟不是藥品,心血管疾病患者千萬不可只靠吃薏仁來治病,還是要找專科醫生對症治療才安全。

6.防癌的最佳吃法

■薏仁果實堅硬,烹煮前一定要先泡水約4~6小時再煮才容易煮爛,食用時也須細嚼慢嚥,才能充分吸收其營養素。

■女性生理期間多喝不加糖的熱紅豆薏仁湯,除可防癌,還可防止婦科疾病。

■民間流傳的庶民小吃「四神湯」,就是薏仁加上茯苓、芡實、淮山以及豬肚或豬小腸的食補湯品,常吃能夠增強身體抵抗力。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5)黃豆

黃豆最有效抗癌成分:大豆異黃酮、維生素E、鈣

黃豆的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質+維生素B1+鈣+磷+鐵+膳食纖維。

黃豆的營養成份均衡豐富,其蛋白質的鞍基酸組成較接近人體的需求,屬於完全蛋白質,且含量與同等蛋白質份量的瘦肉,牛奶和雞蛋相比,其營養價值不相上下,所以有「植物肉」的美稱。黃豆的脂肪大部份是亞麻油酸,雖然容易被氧化,但由於黃豆也含有豐富的抗氧化作用,也有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

1.黃豆的防癌抗癌功效

■國外臨床研究發現,東方國家婦女在更年期後罹患心血管疾病、乳癌或婦科癌症者比西方婦女少,究其原因與東方婦女飲食中含有較多黃豆製品有關。

■黃豆中含有一種天然植物性雌激素,稱為「大豆異黃酮」,它的結構與女性雌激素相似,可延緩肌膚細胞衰老,調節婦女體內雌激素,使生理週期保持正常,能預防乳癌和子宮癌、卵巢癌的發生機率。

■新加坡大學進行的一項乳癌人體實驗發現,飲食中加入大量黃豆,可明顯降低停經前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

■美國流行病學期刊報導,每日吃一定分量的黃豆食物,可降低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醫學研究顯示,飲食含低脂肪和大量黃豆食物的日本男性,血液中的異黃酮含量比芬蘭男性高,得到攝護腺癌的機率也比芬蘭男性低出數倍。

■每100克黃豆含鈣高達350毫克,鈣質除可預防小兒佝僂病及老年骨折,還可吸收、排除腸道中致癌物,因此可以預防結腸癌、直腸癌等腸道腫瘤病變。

※黃豆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較難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吃太多容易脹氣。

黃豆普林值含量相當高,痛風病患者或尿酸過高者宜慎食。

已經罹患乳癌、攝護腺癌等和荷爾蒙有關的癌症病患,應避免大量攝食黃豆及豆製品,否則可能會引起反效果。

(6)綠豆

綠豆最有效抗癌成分:維生素B群、皂苷、類黃酮。

綠豆的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磷+鐵+鉀+鎂+鋅。

1.吃綠豆的好處

謝宜芳營養師:綠豆本身含有植物性蛋白質和澱粉質,以及豐富的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維生素B1有助於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幫助消化,使排便順利,並且維持心臟,神精系統及正常飲食的功能 : 維生素B2是構成輔(酶)的一種成份,能參與能量代謝,維持皮膚的健康。其中綠豆還含有鈣,磷,鐵,鉀,鎂,鋅等礦物質,維持骨骼和牙齒健康,是營養補給及健康維持的來源之一。

2.綠豆食療保健功效

■綠豆能清熱解毒、消暑利水,可減輕懷孕後期腿部與臉部水腫症狀。

■綠豆富含維生素B群,對預防口腔潰瘍、腳氣病、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有食療效果。

■綠豆能解毒去濕,易長濕疹、皮膚炎的過敏體質者,長期喝綠豆湯可以有效改善。

■綠豆中的植物甾醇,可減少腸道及肝臟對膽固醇吸收,預防高血脂及動脈硬化。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3.綠豆芽及綠豆的營養差異

■綠豆含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B群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夏季常喝綠豆湯,可防止中暑及各種瘡癤膿腫的症狀。

■綠豆發芽後,維生素C會大量增加,熱量及澱粉質卻大為減少,另外還含有磷、鈣、鐵等微量元素,對脂肪分解有幫助。

綠豆在發芽過程中,維生素C會增加很多,自行在家栽種綠豆,待發芽後炒熟食用,也是不錯的防癌吃法。

4.綠豆的防癌抗癌功效

■維生素B17對於正常人體細胞是不起破壞作用的,但對癌細胞卻具有殺傷力,會破壞癌細胞的發展與蔓延,而綠豆及綠豆芽均含有維生素B17,因此多吃綠豆有助於防止癌症的產生。

■綠豆澱粉中含有相當多難被人體消化吸收的戊聚糖、半乳聚糖等醣類,因此不會造成肥胖和血糖上升的問題,是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與減重者的日常食材。

■綠豆的醣類,是人體腸道內有益菌的食物,多吃綠豆能夠增加腸內益菌的增殖,排擠腸道壞菌群,減少致癌物的吸收,達到預防癌症的功效。

■綠豆富含維生素B群,可強化肝臟功能,長期身處污染環境或有害環境的工作者,可多喝綠豆湯來排除體內毒素,綠豆的纖維質也可以加速致癌物質排出體內,減少罹癌機率。

■綠豆含β-胡蘿蔔素,可轉化為維生素A,能調節上皮組織細胞的生長,強化皮膚黏膜的防禦機能,還可抑制癌症的發生。

■綠豆的維生素C與E可增強巨噬細胞及T細胞的免疫能力,並加強人體對抗自由基的作用,具有抗氧化、強化人體抗癌力的效果。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5.綠豆防癌的最佳吃法

■綠豆不宜煮過久,以免使有效成分和維生素遭到破壞,降低解毒抗癌的功效。

■綠豆除做成綠豆湯,還可與白米、小米混合煮成綠豆稀飯,或磨成粉,製作糕點,但以煮成綠豆湯或是綠豆稀飯的防癌功效較佳。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7)黑豆

黑豆最有效抗癌成分:異黃酮、花青素、維生素B群。

黑豆的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質+維生素A+維生素E+鉀+鈣+鎂。

■黑豆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維生素A和E,它含量並不低於黃豆,能調整體質,調節生理機能,幫助骨骼和牙齒的生長與發育,還有促進新陳代謝,保持上皮組織正常狀態,維持皮膚及黏膜的健康,養顏美容,營養補給,維持健康作用。黑豆的鐵含量也高於黃豆,自古以來皆是傳承的美顏聖品。

■黑豆是為不易消化的豆類食品,不經煮熟,恐怕不易為人體所吸收,導致功效大打折扣。再者,由於生吃黑豆是為民間偏方,並未經過醫學界的研究証實對人體是否真有如此大的益處,恐是除了見人見智的問題外,各人的體質也是是否見效的重要考量條件之一。

■《本草綱目》中記載,黑豆有滋補強身、養顏美容的效果。楊棋明推測,應該與黑豆中的抗氧化成分如異黃酮素、花青素有關。根據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顏國欽的研究,黑豆的異黃酮素含量高於黃豆。楊棋明也研究證實,「黑豆的抗氧化能力都比黃豆強。」一般來說,種皮只要是深紫紅色或黑色,就含有花青素,例如黑豆、葡萄皮、桑椹。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劑來源,尤其是在酸性環境如胃中,抗氧化效果更好。

■養顏美容,增加腸胃蠕動,使排便順暢,有助於達到青春永駐的目的。

(8)芡實

芡實最有效抗癌成分:異黃酮、花青素、維生素B群

芡實的主要營養成分:澱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胺素+尼古酸+抗壞血酸等。

■由於芡實含碳水化合物極為豐富,約為75.4%,而含脂肪只為0.2%,因而極容易被人體吸收。芡實雖然有很多營養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鐵等,但芡實性質較固澀收斂,不但大便硬化者不宜食用,一般人也不適合把它當主糧吃。芡實分生用和炒用兩種。炒芡實一般藥店有售,因炒制時,要加麥麩,並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製作不方便。值得注意的是,芡實無論是生食還是熟食,一次切忌食之過多,否則難以消化。

■芡實有健脾養胃,益腎固精的作用。中醫養生學認為,芡實抗衰延年,最益脾胃,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到老年仍然身健體壯,面色紅潤,才思敏捷。原來據他在書中自述,主要得益於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天天食用煮熟的芡實,所以才腰腿壯健,行走有力。提倡在秋天進食芡實,它的意義還在於可調整被炎夏所消耗的脾胃功能,脾胃充實以后,再吃較多的補品或難消化的補藥,人體就能適應了,對身體也就有益無礙了。

■台灣小吃裡面,名聞遐邇的肉羹麵、蚵仔麵線…這些都具有濃稠的湯汁,滑潤的口感,都屬於「勾芡」料理的特色。…那所謂「勾芡」跟芡實有何干係呢?這就是重點了,因為芡實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太豐富,約佔總體的75.4%都是澱粉,澱粉又不溶於水,化入溫水加熱至60度C,就會糊化成膠體溶液,自然煮出來的湯品濃稠好喝,人們也就進而知道可以用芡實磨成粉,再加水調和,以形成「勾芡」的效果了!

所以說,最早的勾芡澱粉原料就是用「芡實」做的!只不過因為芡實產量有限,加上勾芡用的澱粉,可以被土豆、白薯、玉米澱粉所取代,還有馬鈴薯澱粉,麥類澱粉,菱、藕澱粉也是「勾芡」來源之一,甚至連最高等級的綠豆澱粉,也有加入這場「勾芡」大戰的時候…,因此漸漸的,就不太有人記得「勾芡」的「芡」字,是來自於芡實的意思了。如果你說「勾芡」有吃過,但沒吃過芡實,其實「四神湯」裡就有芡實!

1.強身治病的芡實

芡實為一年生睡蓮科水草,葉身圓形,浮於水面,種子成熟,形如珍珠,果皮暗褐色堅硬,內部為白色粉質,味甘甜,富含蛋白質、脂肪、醣類、碳水化合物,既可當食材,也可作為藥材,有滋補強壯、固腎澀精之效。值得注意的是,芡實無論是生食還是熟食,一次切忌食之過多,否則難以消化。

2.芡實食療保健功效

■芡實能益腎固精,對泌尿系統方面的疾病頗有助益,還能強化生殖系統。

■芡實含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可有效緩解神經痛、頭痛、關節痛等虛弱症狀。

■老年人氣虛、夜尿多,可用芡實、小米、黨參、黃耆煮粥,可幫助睡眠、改善夜間頻尿。

■芡實能滋養補腎、增強記憶力、減少精神壓力造成的生理不適。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3.芡實的防癌抗癌功效

■芡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提供身體多種所需營養成分,其澱粉含量十分豐富,可為身體提供熱量,還可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液中胡蘿蔔素濃度。實驗證明,血清胡蘿蔔素濃度的提高,可使胃癌、肺癌發病機率下降,達到預防癌症功效。

■芡實富含澱粉與纖維質,能幫助腸道蠕動、消除腸道中的有害物質與壞菌,因此有助預防腸道癌症產生。

■芡實含人體無法製造的必需胺基酸與維生素B群,可以幫助減少體內發炎症狀,防止癌細胞的生成,提升自身免疫力,降低癌症罹患率。

■芡實含70%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脂肪、鈣、磷、鐵、胡蘿蔔素、核黃素和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能夠使人體內產生抗體,長期食用能補腎強精、祛病益壽,且有助防癌。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以西方營養學的觀點來說,芡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提供身體多種所需營養成分,其澱粉含量十分豐富,可為身體提供熱量,還可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液中胡蘿蔔素濃度。實驗證明,血清胡蘿蔔素濃度的提高,可使胃癌、肺癌發病機率下降,達到預防癌症功效。

■上班族日常飲食的膳食纖維經常攝取不足,以致常常有便祕情形發生,造成身體累積過多毒素。芡實富含澱粉與纖維質,能幫助腸道蠕動、消除腸道中的有害物質與壞菌,因此有助預防腸道癌症產生。

■芡實有「水中人參」的美稱,古代中醫認為,芡實能夠健脾止瀉、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良藥,益腎固精。含70%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脂肪、鈣、磷、鐵、胡蘿蔔素、核黃素和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能夠使人體內產生抗體,長期食用能補腎強精、祛病益壽,且有助防癌。

4.芡實防癌的最佳吃法

■將芡實和其他可防癌的五穀雜糧,如小麥、燕麥、蕎麥、麥片、糙米、紫米等食材搭配,煮成十穀飯代替白米飯食用,就是很好的防癌吃法。但芡實不易煮軟,烹調前要泡水4小時以上,才不會因為過硬而無法食用。

■牙齒不好的銀髮族,可將芡實煮成的十穀飯打成漿,冷藏保存,每日早上從冰箱拿出加熱,一樣有很好的防癌功效。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9)蕎麥

蕎麥最有效抗癌成分:生物類黃酮、維生素E、硒。

蕎麥的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醣類+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菸鹼酸+納+鉀+鈣+鎂+磷+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

蕎麥種子呈三角形,被一個硬殼所包裹,去殼後可磨麵食用。蕎麥經磨粉後可製作麵條,種子可孵製蕎麥芽,我國古時常將蕎麥作為藥用。台灣近年來為推廣蕎麥栽培以及鼓勵民間消費,亦研發出許多蕎麥加工食品,像蕎麥芽、蕎麥粒、蕎麥麵。而且你知道嗎?其實蕎麥麵並非起源日本,蕎麥易栽培,可生長於貧瘠土地。台灣蕎麥早期主要做為麵粉替代品,或為冬季稻田收成後的綠肥作物。日本蕎麥主要產地在長野縣的信州一帶,蕎麥麵最早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現在已變成日本人逢年過節必吃的大眾麵食之一。

1.蕎麥麵

蕎麥麵 以 70% 蕎麥生粉混合 30% 高筋小麥粉可做成蕎麥麵,煮炒皆宜,尤適於涼麵,風味獨特,此為日本人最喜愛之食品,日本最有名之信州手打蕎麥麵即以此為配方,由於好吃而名聞遐邇。

2.吃蕎麥的好處

蕎麥的穀蛋白含量很低,主要的蛋白質是球蛋白。蕎麥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中的賴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的含量低,氨基酸模式可以與主要的穀物(如小麥、玉米、大米的賴氨酸含量較低)互補。蕎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因為顆粒較細小,所以和其他穀類相比,具有容易煮熟、容易消化、容易加工的特點。蕎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含量是一般精製大米的10倍;蕎麥含有的鐵、錳、鋅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穀物豐富。

3.蕎麥食療保健功效

■蕎麥脂肪中含不飽和脂肪酸約90%,能促進人體對膽固醇和膽酸的排泄,使膽固醇下降,並有明顯降血脂作用。

■蕎麥含維生素P,能維護血管彈性,改善毛細血管強韌度,增強動脈血流量,常吃蕎麥可防牙齦出血、腦溢血等出血性疾病。

■蕎麥含鉻,可增強胰島素活性,加速醣類代謝,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減輕患者不適。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4.蕎麥的防癌抗癌功效

■蕎麥富含芸香及槲皮素,兩者都屬於生物類黃酮一族,具強效抗氧化作用,可幫助調節生理、補充更年期所缺乏的荷爾蒙,還能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阻止不飽和脂肪酸氧化引起的細胞病變,有效防癌。

■蕎麥含有維生素C與E,具有抗氧化、提升免疫力作用,可保護細胞膜,並增強上皮組織如:口腔、食道、腸胃的防禦力。常吃蕎麥,對預防口腔癌、食道癌、胃癌、腸癌的發生,有一定的功效。

■蕎麥中含大量維生素B群及微量元素硒,具加強新陳代謝與抗癌、防癌作用。

■蕎麥蛋白質中富含離胺酸成分和鐵、錳、鋅、鎂等微量元素,還含有高於其他禾穀類作物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消除腸胃內積滯的有害物質,減少致癌物質累積體內,造成癌症的病灶。

■蕎麥擁有其他穀類所缺乏的植化素。常吃蕎麥能激發體內解毒酵素,保持細胞的完整與清潔,增強人體抗癌力,促進生長發育,防止現代文明病產生。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5.防癌的最佳吃法

■蕎麥發芽後可當作蔬菜炒食、做生菜沙拉,不論炒食或是做沙拉,皆有抗癌防病功效。

■蕎麥磨粉後可當作麵粉來使用,色澤比一般麵粉稍深,通常用來作成麵條、煎餅等麵食;若要藉由蕎麥防癌,可將蕎麥和白米煮成蕎麥飯,取代白米飯當作主食食用。

■蕎麥磨成粉,加入牛奶或直接沖泡飲用,不但方便,且營養價值高。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10)小米

小米最有效抗癌成分:維生素B群、胡蘿蔔素、硒

小米的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胡蘿蔔素+菸鹼酸+鈣+鐵+磷+鉀等多種微量元素。

■小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營養比白米高出許多,纖維質又不像糙米或糯米那樣粗糙不容易消化,非常適合幼兒及老年人來食用。小米含有維生素B群,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作用。

■小米榖粒在碾製過程中胚的部分營養價值能完全保存,富含維生素B、E、膳食纖維、有機硒、鈣、鐵等微量元素。纖維素含量相當高(8.6%),僅低於燕麥而接近糙米,除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元素等均高於其他穀物。特別是小米蛋白質胺基酸種類齊全,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胺基酸,其中蛋胺酸、色胺酸兩種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均明顯高於其他穀物,蛋胺酸分別是大米的3.2倍、小麥和玉米的2.6倍,色胺酸分別是玉米的3.0倍、大米和小麥的1.6倍。和其他穀物相比,其必需胺基酸含量基本上接近或高於FAO建議標準(但離胺酸只有標準的41.6%,是小米的第一限制性胺基酸)。補充離胺酸後可成爲理想的營養補給來源。同時,小米蛋白是一種低過敏性蛋白,是一種安全性較高,適合嬰幼兒的理想食品基料。

食用五穀雜糧小叮嚀

■杏仁熱量高,多吃易發胖。建議每人每天杏仁食用30顆杏仁,最能達到養生效果。

■燕麥的食用量一餐以70克為宜,攝取過多會阻礙鈣、磷、鐵等礦物質吸收。

■薏仁會使身體冷虛,虛寒體質、懷孕、生理期婦女,應避免食用。

■腸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多吃糙米,否則容易脹氣。

■黃豆普林值含量相當高,痛風病患者或尿酸過高者宜慎食。

■體質寒涼及腹脹、腹瀉、便稀者,不宜喝太多綠豆湯。正在服用各類藥物的人盡量不要吃綠豆,因綠豆的解毒成分會分解藥效,影響療效。

■黑豆普林含量高,不管是生黑豆還是熟黑豆,痛風患者均不宜食用,腸胃功能不好,容易脹氣、或腸胃功能弱者不可大量食用黑豆。

■芡實具有較強的收澀作用,因此便祕、小便不利、婦女產後以及6歲以下幼童與嬰兒皆不宜食用。

■蕎麥性涼,體質虛寒者不宜過量。另蕎麥的纖維質含量豐富,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建議一次吃太多蕎麥。

■小米不宜與涼性的杏仁同時食用,否則容易嘔吐、腹瀉。

※資料來源:康鑑文化"防癌食物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本文取得「王明勇老師授權同意」,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作者介紹:王明勇★

●台北醫學大學營養保健學分班、台北醫學大學食膳保健學分班、澳洲生藥學院(Australian School Of Herbal Medicine)結業。

●日本時間差療法協會會員,德國葛森-布魯士自然療法中心研習。

●台灣運動科學協會運動營養學委員、佛光山人間大學健康飲食講師、新竹市婦女社區大學生機飲食講師、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生機飲食講師、新竹市愛恆啟能中心健康顧問、「自然法則」健康智慧生活館顧問及首席講師、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綠創學院講師。  、 

六大抗癌零食大公開!第一名竟可防三高、中風

$
0
0

【早安健康/劉博仁(醫師、營養醫學專家)】各位朋友如果喜歡吃零食,建議儘量吃對身體有益的,有一些抗癌零食就是很好的選擇,前六名排名分別為:1.黑巧克力、2.毛豆、3.開心果、4.蔓越莓乾、5.全麥餅乾、6.蜜棗乾。

相信很多人也許感到相當意外,黑巧克力居然榮登第一名!事實上,100%純的巧克力真的非常養生。首先,其中由於含有黃酮類、黃烷醇類、多酚類等成分,抗氧化力相當強,光就這一點而言,等於幫身體築起了一道防護網,可延緩老化,並降低癌症和許多慢性疾病發生的機率。

以血管為例,倘若經常遭受自由基的攻擊,會逐漸產生硬化的情形,繼而導致高血壓,甚至引發中風。研究顯示,純巧克力的抗氧化作用不但可防止血管硬化,還可降血壓約10%,還連帶降低20%中風機率!假設原先收縮壓150 mmHg降了10%後成為135 mmHg,等於已趨近於正常標準,效果並不亞於降血壓藥,而且大幅減少了中風的風險。

至於三高當中的另外兩項:高血脂和高血糖,純巧克力也分別有直接與間接的防治功效。一方面,巧克力有助於降低總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膽固醇(LDL,亦即壞的膽固醇);另一方面,純巧克力可以讓身體內胰島素受體的敏感度增加,讓胰島素可以發揮良好的代謝作用,因此可以有效預防第二型糖尿病。

許多人認為吃巧克力容易蛀牙,只要吃的是不含糖的純巧克力的話,事實上並非如此,而且,巧克力所含的丹寧酸可抑制牙菌斑的形成,對牙齒反而是一種保護。此外,由於巧克力可增加血中一氧化氮的濃度,進而使得血管擴張,於是會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有助於增加記憶力。

抗癌零食第一名巧克力的好處真的是說不完,但重要的是務必要吃100%純巧克力,不然至少要85%,否則其中的糖和油恐怕反而成為健康隱憂。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

劉博仁 醫師

2009年《商業週刊》百大良醫專刊推薦醫師

教學醫院營養醫學門診創始人

現任

台北菁英診所功能醫學抗衰老中心營運長

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營養醫學門診主任

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

著作:《過敏,不一定靠藥醫》、《營養醫學抗癌奇蹟》、《疾病,不一定靠藥醫》、《完全根治耳鼻喉疾病》

失眠是腎虛、心火旺!特效穴位按按腳就行

$
0
0

【早安健康/董峰(任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我閒暇時喜歡在網上回答網友關於疾病的問題,一是為大家分憂解難,二是想瞭解一下大家最關心、最普遍的疾患問題。時間一長,我就發現現在的人失眠非常嚴重。

我記得有一個叫「最愛小墨妞」的網友說她今年三十多歲,平時工作壓力大,經常失眠,一開始吃安眠藥還能睡著,現在吃了藥也不容易睡著。她問我怎麼辦,是不是該加大藥量,但又怕對身體不好。

我就告訴她:「失眠最好不要吃安眠藥,失眠多多少少都與心受損相關,吃多了安眠藥會更傷心,加重失眠。解決失眠最好用中藥、針灸、按摩之類的方法調理,而不是隨便吃藥。要注意,失眠原因有好多種,治法也並不一樣。」所以我又問她:「平時還有什麼其他的症狀,說得詳細一點,好幫助我辨證看診。」

這位網友說她入睡困難,通常整晚都睡不好,平時腰膝痠軟,心裡時常感到煩躁。我接著問她:「會不會平時比較怕冷,下午五點到七點的時候感覺特別累,但過了這個時間點就會好很多?」她就說沒錯,五點正好是她下班時間,一下班就特別累,站在地鐵裡特別難受,她一直以為是忙了一天工作的原因,不過現在仔細一想,的確是過了七點又有精神多了。

我就告訴她:「根據氣血流注的時間,下午五點到七點是腎經精氣最旺的時候,如果腎比較虛,在這個時間段就特別難熬,但是過了七點,氣血流注心包經,人也就又有精神了。失眠一般反映的是心出了問題,要是伴有腰膝痠軟、畏寒怕冷、五心煩熱一般都是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一般情況下,過度操勞、耗神費思容易引發心腎不交。在過去,心腎不交多出現在老年人身上,但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生活沒規律、長期熬夜,也容易透支身體,引發心腎不交。」

((下一頁中醫師告訴您如何解決失眠問題又護心腎!))


她就問我:「心和腎不交會導致失眠,這是什麼道理呢?我也知道一些中醫常識,心屬火、腎屬水,水火不是本來就相剋嗎?」我就告訴她:「中醫來講,腎在下屬水,心在上屬火,不要認為水與火的關係一定是不容的,是相互制約的,其實更多時候它們是良好的『君臣關係』,心腎相互協作,共同維持我們身體的健康。

「人體陰陽平衡的時候,身體的水受熱向上走,水才不會過寒,身體才不冷;火受冷向下走,火才不會過熱,就不會出現心火上炎。心火如天上的太陽,腎水如寬闊的海洋。太陽要溫暖大地,蒸發水汽,再降雨,萬物才能生長,身體才會健康。這才是水火相濟、陰陽相交。在陰平陽祕的狀態下,人才睡得較踏實。但是如果因為腎虛或心火過於亢盛導致心腎不交,心火沒有水抑制就會過旺,虛火上飄會擾動人的頭腦和心神,晚上就會思緒煩亂比較亢盛,人就會出現失眠,怎麼也睡不著。」

「最愛小墨妞」說:「原來是這樣啊,那麼這種失眠難治嗎,有沒有比較簡單的調理方法呢?」我當時告訴她幾個方法,現在在這裡寫出來,希望造福更多的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後,再用手心搓腳心。手上的勞宮穴屬火,腳上的湧泉穴屬水,這樣多搓搓,就可以使水火交接,改善失眠的狀況。

在食療上,可以用桑葚二十克、酸棗仁五克、梔子五克、小米五十克一同煮粥,每天晚上喝一次就行了。桑葚補五臟通氣血、安魂鎮神,酸棗仁補中益肝寧心、安神助眠,梔子可清心除煩、調理睡眠。長期堅持喝此粥,可以改善因為心腎不交出現的失眠多夢的現象,緩解入睡困難。

最後,關於失眠這個問題,我再多說幾句。根據身體氣血流注的時間,如果整晚都失眠,一般是心臟的問題;在晚上十一點到一點間醒來無法入睡是膽出了問題;一點到三點是肝臟出了問題;三點到五點是肺出了問題。偶爾一次或者是短時間內如此不要緊,如果經常這樣,一定要及時調理。常常晚上失眠的人可以睡前灸一灸三毛穴,三毛穴是一個經外奇穴,在大腳趾有汗毛的位置,一般艾灸此穴二十分鐘左右就會睡著,對失眠的人很有效,我在臨床上屢試不爽。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養心:養好心就能除百病》/董峰(任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高寶出版

不用花錢就能排毒洩心火!就按心臟病的急救大穴

$
0
0

【早安健康/董峰(任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少府穴特別好找,大家把手指輕輕合攏,小指按著的地方就是少府穴,這個穴位也正好位於被稱作「感情線」的掌心橫紋上。少府穴是心經的滎穴,五行屬火,心經也是屬火的,它們的屬性相同,所以少府穴又是心經的本穴。在這個穴位上可補可瀉,用處非常廣,治症也特別多。

少,是指手少陰心經;府,是指心;少府,就是心之府。少府可以治療和緩解原發性心臟病、先天心臟病,有這樣問題的人,平時可以有意識多揉揉少府穴。少府穴還是心臟病的急救大穴,心臟驟停的時候,可以按少府穴進行急救。

關於與心臟相關疾病的急救,除了少府穴,也可以按點關元、巨闕來強健心臟的力量,這個在後面我還會介紹。另外,暈倒的時候可以掐人中,相信大家在電視上也看過,他們為暈倒的人掐人中,人就醒過來了。人中為任督二脈的交匯點,掐此穴可以交通陰陽,所以急救效果特別好。最後一個方法就是十宣放血,十宣就是十個手指頭,在十指指尖放血也可以進行急救,特別是對高血壓導致的暈倒效果特別好。

少府穴又名手解穴,其另一個很重要的用途是「解穴」。我們人身上有兩個解穴,一個是在腿上膝蓋外側直角骨上一寸的地方,是肚臍以下的解穴,而上半身的解穴就是少府穴。解穴的用途是這樣的,當人被不恰當地點按或者痛擊了穴位,身體產生了不適,就可以用解穴來化解。比如說腹側的大包穴,它是不能被重擊的,重擊以後會出現很嚴重的內傷,想要去掉這個不良的後果,就可以點按少府穴來緩解身體上不適的症狀,幫助身體儘早恢復。

少府穴是心經的滎穴,滎穴主身熱,可以為身體滋陰降火,所以它清心瀉火的功效特別強,對心火過旺所引起的口舌生瘡、夜不能寐、面紅目赤、小便黃赤等症狀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掐掐它就相當於吃了很好的瀉心火的藥物,安全有效,還不花錢。

按摩少府穴的方法也很簡單,用大拇指點在少府穴上,用於保健的時候,每穴點揉三分鐘就可以了;用於急救時用力掐一分鐘就行;用於瀉心火的話,就得多點按一會兒,每次每穴至少得五分鐘。在這裡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上火了,在點按穴位的同時,要對症選擇一些食療方法或者服用一些藥物,效果會更好。在養心保健的時候,記得用多種方法配合使用。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養心:養好心就能除百病》/董峰(任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高寶出版

西洋梨、中年胖救星!只要學會2動作,減脂更有效

$
0
0

【早安健康/Annie(國際級健身教練)】在正式進入練習前,我非常推薦先練習「深蹲」和「棒式」這兩個基本動作。因為很多動作是以深蹲和棒式為基礎,就算沒有進入加強版的練習,光是做好這兩個動作,也能有效鍛鍊肌力。一旦做好深蹲和棒式,再進入其他變化延伸動作時,你會發現練習更有效率,想要練的部位線條會有令人眼睛一亮的效果!

Squat深蹲

集中鍛鍊下半身,強化全身肌肉力量

無論是男女,都應該「練腿」,因為全身有70%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可說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部位。深蹲雖然只是下蹲,卻是全身性的動作,可鍛鍊臀大肌、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肌群等,再加上下蹲時重心的轉移,也會用到核心力量來維持平衡與移動。

下半身的肌群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唯有下半身的肌肉有力量,才能將血液打回心臟,因此練好深蹲就等於是強化心臟功能。更棒的是,還能保護膝關節,不容易在運動中受傷。此外,若你正在進行阻力負重訓練,也能有效預防運動傷害,讓你的運動表現更好。

深蹲怎麼做?

深蹲時,可依個人習慣選擇是否穿鞋。若是進行負重深蹲時,建議要穿運動鞋以保護踝關節,緩衝地板的反作用力,並使用身體的核心力量幫忙,找到穩定雙腳及身體的力量。

每回18∼20次,共做3回

1.雙腳打開與臀部同寬,腳尖和膝蓋朝向正前方,身體挺直不駝背。

((正確又完整的深蹲、棒式教學,請繼續看下一頁))


2. 腹部收,臀部夾緊,吸氣時將髖關節往後推,臀部往下蹲到與膝蓋平行的位置,背部打直不拱背,雙手向前平舉維持平衡。吐氣時身體回到動作1,再次肚子收、臀部夾緊,感覺臀大肌在收縮即可。

※Point--注意下蹲時,膝蓋的位置盡量不超過腳尖。

Plank棒式

鍛鍊核心肌群,喚醒身體的力量

棒式又稱撐體、平板式,這是一個能增強全身力量,並增加肌肉穩定性的動作,讓你在面對困難的挑戰時,全身有穩定的肌群來突破層層關卡。一般來說,以手肘撐地或手掌撐地皆可。肘撐時,身體接觸地面的支撐點,以及地板接觸面積會比用手掌撐地多,因此,「肘撐」較適合初學者練習。

若你的棒式動作正確,會藉由核心肌群對抗地心引力的力量,來撐起身體。過程中必須保持身體穩定,對訓練身體核心有很好的效果,也能鍛鍊全身肌肉,甚至強化內在力量,有信心面對挑戰。

棒式怎麼做?

停留30秒,休息10秒,共做3回

1. 單腳跪地,另一腳伸直撐於後方,雙手手肘撐地,肩關節在肘關節正上方。

2.將跪地的一腳向後伸直,將身體撐起,視線自然看向斜前方地板。身體重心放在身體正中間,注意背部從頭到腳呈一直線,肩胛骨夾緊,臀部不翹起也不往下掉,核心用力收小腹,讓身體穩定停留。

※Point--如果做肘撐棒式時,覺得手肘疼痛,請注意肘關節與肩關節的相對位置,是否沒有對齊;並盡量在瑜伽墊上練習。

進階版

若覺得肘撐棒式過於簡單,則可進一步挑戰手掌撐地的高棒式。進行時,一樣需注意手掌與肩關節是否相互對齊。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練肌力就是練心,線條證明我可以》/Annie(國際級健身教練)/采實文化 

Viewing all 3191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