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早安健康網站-全站文章
Viewing all 3191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冷泡茶咖啡因低,提升免疫細胞活性又助眠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愛喝茶又怕睡不著?美味的綠茶對身體有諸多好處,但對咖啡因敏感的人一向無福消受,不是喝了容易心悸緊張,就是睜著眼睛到天明,讓人一夜無眠。其實,綠茶只要用冷水沖泡就不會讓咖啡因釋放!不僅小孩和孕婦也能安心飲用,還會保留茶胺酸以及EGCG成分,有助於血清素分泌、助眠紓壓,還可提高免疫力!

自然甘甜提高1.5倍 還有助於預防暴飲暴食

NHK生活知識類節目ためしてガッテン(老師沒教的事)介紹了「綠茶」專題,總認為綠茶要熱熱喝才健康嗎?其實,以冷水沖泡的綠茶可讓鮮味提高1.5倍,綠茶中獨有的甘味成分胺基酸茶氨酸會更完整地保存下來,不會被高溫破壞。

日本皮膚科醫師吉澤智子指出,茶胺酸有助於平衡腦內的神經傳達物質,減輕焦慮和不安,有助於預防因為壓力過大而產生的暴飲暴食,女性如果有經前症候群時容易吃太多的困擾,可在生理期前飲用,此外,茶胺酸還能夠保持腦內血清素含量,讓人情緒保持平穩。

冷泡低溫不易釋放咖啡因 還有助眠效果

許多對咖啡因敏感的人,過了中午就不敢喝咖啡和茶,惟恐造成失眠睡不好,然而冷泡茶卻不必擔心咖啡因問題,相反地,還具有助眠的效果。

茶胺酸是在低溫中容易釋放的甜味成分,而屬於苦味和澀味成分的咖啡因和兒茶素則不會釋放,不僅飲用起來更加美味,日本營養管理士北川美雪表示,茶胺酸能夠緩和緊張和興奮的狀態,讓身體和精神放鬆下來,一項實驗讓受試者飲用含有茶胺酸的飲品,檢測發現受試者的大腦腦波呈現放鬆狀態的α波。

如果因為個性容易緊張不安而有失眠問題,攝取茶胺酸不僅能幫助入睡,也能減少半夜醒來的情形,提高睡眠的品質。

EGCG活化免疫細胞 提高免疫力

冷泡茶中雖然不易釋放需高溫沖泡才會釋放的營養成分兒茶素,卻含有如今廣受矚目的新健康成分EGCG(Epigallocatechin gallate,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

日本農研機構上級研究員.物部真奈美發現,冷泡茶中會釋放出更多的EGCG,能夠提高免疫細胞的活性,達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冷泡綠茶這樣泡》

材料

綠茶 10公克

冰水 100ml

做法

在茶壺中放入冰水與茶葉等待5分鐘即可。想要一次沖泡許多時,可將10公克的茶葉加入1公升的冰水,放入冰箱冷藏,30~40分鐘後從冰箱拿出來,輕輕微晃一下,取出茶葉。將茶壺放在冰箱冷藏,一天之中都可飲用。

【延伸閱讀】


喝水喝不對竟會嚴重到心肌梗塞!中醫:喝對才能補心

$
0
0

【早安健康/董峰(任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喝水排毒,有益身體健康。「一天要喝八杯水」的觀念更是深入人心,老少皆知。但是喝水也是有講究的,喝多少水,怎麼喝水,都大有文章,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天要喝八杯水」就能概括得了的,喝水喝不對也會喝出毛病來。

我們社區有一位姓王的阿姨,今年七十多歲,體型比較胖,非常喜歡看一些養生保健的電視節目。之前看到電視上說多喝水就能排毒減肥,她就把喝水當成一個任務,拿了自己家的大茶杯,每天都要喝上八杯水。可是還沒有減肥,卻出現胸悶、全身水腫、喘不上氣的症狀,被送到醫院去了。原來她家的杯子特別大,一杯至少有四百毫升,這八杯下去就超過了三公升,平時吃飯隨便再喝點湯湯水水,她這一天都要喝上四公升的水,身體怎麼能承受得了呢!

適量喝水可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尿路感染和結石。但是喝水絕對不能過多,過多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大量喝水會稀釋血液,加大血量,從而增加心臟負擔。心臟負擔一大,人就會有胸悶、憋氣等不適症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塞。多餘的水分還會從血管滲透到身體各部分,就會出現水腫的現象――肢體腫大,皮膚呈現不正常的光亮。

心臟不好的人尤其要注意,不能喝水太多,否則可能導致突發心臟疾病。如果人經常喝水太多,水進入身體就會導致體液量明顯增多,體液多了,血液就變稀了,血容量就會變大。如果血容量一直比較大,那麼心臟不得不咬緊牙關,拚命地加大輸送血液的力度和速度。就像人過度操勞會猝死一樣,這種超大的工作量對於已經有心臟病的人來說,是很難承受的,發病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說,有心臟病的人千萬別學別人「一天八杯水」,用喝水來排毒、減肥。如無特殊情況,每天喝水不要超過二公升,千萬不要一次大量飲水,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喝對水,學問大!中醫師告訴您如何健康喝水養生→下一頁))


每天喝多少水比較正常呢?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飲水標準是,在氣溫攝氏二十五度、空氣濕度≤ 60%,且不進行任何運動的安靜狀態下,人每天的飲水量分別是:兒童一公升,成年男性二.九公升,成年女性二.二公升,孕婦四.八公升,哺乳期女性三.三公升。這個是一個大致的建議量,在高溫或強體力勞動的情況下,這些飲水的標準是可以提高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以上給出的量不是單純的飲水量,還包括了一日三餐中的粥、湯、飲料中所含有的水。

除了喝水要控制一定的量之外,還要注意喝水不要太猛。如果短時間內猛喝大量的水,身體為了適應消化系統和循環系統突然增大的負擔,就會把相當一部分血調到消化道去,大腦等重要器官就容易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除了頭暈、頭痛以外,嚴重的還會誘發心力衰竭、腦卒中等危重疾病。喝水太猛還特別容易導致水中毒,出現乏力、胸悶氣短、活動受限等症狀,重者會咳大量粉紅色泡沫痰,抽搐、昏迷甚至是死亡。

喝水要「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猛喝。在天氣炎熱或者進行戶外活動,身體出汗比較多的情況下,要及時補水,但是每次補水的量不要太多。就拿一般的運動來說吧,在活動前、中、後都要補水:運動前十五分鐘,補水三百毫升左右;運動中,再喝二百五十毫升的水;運動後十五分鐘,再根據需要補充二百到四百毫升的水。

睡前不宜喝水過多。睡覺時由於身體平臥,回心血量增加,心臟負擔本來就比較重,此時如果大量喝水,不僅起夜頻繁,休息不好,還會誘發心臟疾病。我認識一個國家運動員,就是因為晚上鍛鍊強度比較大失水多,睡前因為口渴,一口氣喝了超過一公升的水,結果猝死,實在令人惋惜。

再有就是慢性心力衰竭及腎衰患者,更要注意採用勻速、小量、間斷的補水方法,基本上每隔二小時補水一次,每次不宜超過二百毫升,以免加重病情。老年人及體弱者補水的時候,一次一百五十毫升左右就可以了,萬萬不可一次性喝水太多。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喝冰鎮飲料解渴,其實這些生冷的東西非常容易刺激腸胃,導致胃腸痙攣等不適,阻礙體內熱量的散發,或者使本來寒涼的體質變得更加寒涼。飲料中的各種成分在體內代謝時,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使人越喝越渴。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喝一千四百四十毫升的水(約六杯)的人患各種癌症的風險就會降低,而這個現象僅限於喝水,喝咖啡、含糖飲料就不具備這個效果。所以說有心臟病的人和老人不宜喝、濃茶、碳酸飲料,根據自己的體質熬一些紅豆湯、百合蓮子湯、綠豆湯喝。而出汗多的人,就要喝點淡鹽水。

很多人都問過我這樣的問題,喝水是不是一定要喝白開水。有的人不喜歡喝白開水,比較喜歡喝茶、湯、豆漿等飲品,那麼每天喝這些湯和茶水,跟喝白開水相比,到底孰優孰劣呢?其實,不一定非得喝水,像一些花茶、百合湯、綠豆湯等飲料,除了具備水的功效,還有額外的營養價值。

如果自己喜歡喝茶、喝湯,喝了以後也不會出現失眠、心煩等不舒服的情況,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喝。但是這裡不包括含糖的茶飲料、汽水、果汁,我還是不建議用市售飲料代替水,因為除了糖以外,這些飲料裡面還有很多食品添加劑,經常喝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養心:養好心就能除百病》/董峰(任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高寶出版

「抗癌黑元寶」菱角,這樣吃出抗發炎防癌體質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每到秋冬總能看見路邊的攤販、菜市場裡賣起熱騰騰,蒸好的菱角,菱角獨特的口感是許多人的最愛,而菱角不僅美味,其實還富含極高的營養價值,自古以來就被當作養生的藥膳食材來使用,能夠強身、提高免疫力,如今也有實驗證實具有降膽固醇、預防癌症的效果!

葉酸是菠菜2倍 菱角殼多酚含量與綠茶相當

菱角是充滿營養的食材,不論是直接吃、入菜拌炒、釀酒至點心都十分美味,古時候日本在饑荒時,有的地區會把菱角和米混在一起煮補充營養,菱角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葡萄糖、脂肪、維生素B1、B2維生素C、胡蘿蔔素、鈣、磷、鐵等各種營養素。

生的菱角含有生的菠菜2倍的葉酸,葉酸是製造細胞的重要物質,懷孕的女性可多補充外,攝取葉酸還有助於預防大腸癌、食道癌以及胰臟癌。菱角的殼含有與綠茶相當的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根據日本食品標準成分表,從菱角殼萃取出的營養成分,具有預防脂肪吸收以及脂肪上升的效果。

瘦身顧腸胃 活化器官機能又排毒

菱角作為中藥,對內臟有益,還具有瘦身效果,而在日本江戶時代也有文獻指出作為腸胃藥使用,此外,菱角還是少數含有有機鍺化合物的珍貴食物。

菱角中豐富的有機鍺化合物,能夠顯著增加體內的氧氣,幫助排出毒素以及老廢棄物,提高細胞以及器官機能的活性,達到提高免疫力以及自然療癒力的效果。 

抗癌降膽固醇 能預防食道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

菱角中含有的特別成分麥角甾四烯,是靈芝、冬蟲夏草都有的成分,具有抗癌、抗發炎以及降膽固醇的效果,根據山東食品科技雜誌中刊載的研究報告,一項動物實驗發現菱角中的成分能夠消除腫瘤造成的腹水,對於食道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都具有抑制的效果。

此外,日本東京醫科大學研究,將菱角泡熱水餵食實驗鼠,實驗證實可抑制肉瘤達60%,對於癌症預防治療的效果。

《菱角這樣挑、保存》

菱角越黑越好,全黑代表成熟,部分泛紅代表未熟,菱角兩端要選像牛角一樣尖,中間飽滿,而菱角殼硬度越高越好。

保存生菱角需放進冰箱冷藏,取出塑膠袋才不會因為太悶而發霉,而去殼生菱角,則是冷凍為佳,烹煮時不須退冰,直接下鍋即可。

《超簡單炒菱角》

在鍋中放入菱角,水煮25分鐘,用篩子撈起後用冷水沖過,再用刀子切對半。如果不好取出果肉,可再將半顆再切對半。取出白色菱角肉,沾太白粉,加入少許的油用平底鍋炒,最後依喜好加入適量胡椒鹽即可。

【延伸閱讀】

山葵、芥末原來不一樣!它的抗癌物比花椰菜多40倍

$
0
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喜歡吃日式料理的人,一定知道生魚片、壽司要搭配哇沙米和醬油一起吃,能夠去腥、解油膩,在傳統日本文化中也被用於預防疾病、增進整體健康。而哇沙米的原料:山葵,其實是和花椰菜、高麗菜等抗癌蔬菜相近的十字花科食物,不但健康更具有抗癌效果!

山葵中的異硫氫酸酯是花椰菜的40倍,有助防癌、抗癌

刊登於《牛津期刊》中的最新研究指出,山葵中含有一種有機化合物:異硫氰酸酯,能夠有效抑制癌症進程。異硫氫酸酯是一種酯類,存在於花椰菜、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當異硫氫酸酯進入細胞後,它會和蛋白質結合,並引起細胞凋亡。簡言之,癌細胞暴露在異硫氫酸酯中的時候會自殺。

這樣研究最初的目的是更廣泛地測試這種化合物,以確定它的功效,並觀察十字花科蔬菜是否確實能抑制膀胱癌細胞的發展。然而,這項研究最終超越了十字花科蔬菜,這些東西已知能夠抑制癌症。研究團隊開始專注於富含異硫氰酸酯的芥末籽粉。

尿液中的異硫氫酸酯,能夠幫助對抗膀胱癌

在未經治療的膀胱癌患者身上,70%的案例中腫瘤傾向於入侵附近的肌肉組織。然而研究發現,當患者接受異硫氰酸酯時,腫瘤的擴散被中斷並減少了將近35%。另外,擴散到附近肌肉組織的癌細胞,也幾乎全部被阻斷。

另一項針對異硫氰酸酯的研究,由喬治城大學的Fung-Lung Chung教授和生物無機化學專家、北卡羅來納大學Anthony Di Pasqua教授協力完成,並發現了類似的結果。

在各種癌症中,膀胱癌的生長、擴散特別迅速,並常需要化療、輻射或手術等侵入性手段治療,甚至需要摘除整個膀胱。不過,當攝取富含異硫氰酸酯的食物時,這些物質能夠進入尿液,而尿液停留在膀胱時,癌細胞也會暴露在異硫氰酸酯中,最後凋亡。

山葵需密封、避光短期保存,腸胃不適者應避免食用

《食物安全就要這樣吃》一書指出,山葵不宜長期存放,放置常溫下應避光、密封儲存,保存期限約6個月。另外,山葵帶有嗆鼻的辛辣味,添加少許醬油能夠幫助入口,但辛辣成分會刺激腸胃,因此有胃炎、消化道潰瘍者應暫時避免食用。

生活網站「Thrillist」則指出,真正使用山葵製作的哇沙米通常價格較高,顏色淺綠、質地磨碎帶有顆粒,其辣味帶有草木清香且較緩和。上桌20分鐘後,山葵的味道也會變得比較不強烈。市面上多使用辣根代替價格較貴的山葵,因此購買時要注意其產品來源及成分標示。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NaturalHealth365.com

Thrillist

《食物安全就要這樣吃》/陳彥甫/康鑑

預測未來10年骨折機率!醫師:對抗骨質疏鬆三絕招

$
0
0

【早安健康/葉峻榳(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治醫師)】高血壓,高血糖跟高血脂等三高疾病,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導致心血管問題的三大殺手。三高疾病普遍受到重視,也投注了相當多醫療資源在這上面,但我們必須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不見得每個老年人都會伴隨著三高疾病,但只要是老年人,遲早都會面臨骨質疏鬆 ; 而且,知道有骨質問題還是好的開始,更可怕的是,大多數的老人患有骨質疏鬆卻不自知!

骨質疏鬆本身並不會無端骨折,必須要有額外的因素例如跌倒或外力撞擊等,才會造成骨折。骨質疏鬆症的診斷以中軸型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 為黃金標準,且應測量腰椎或兩側髖骨,兩者都做更好 ; 若兩處都不能測定時,則可用非慣用側前臂橈骨1/3處之測定取代。

骨折能不能預測?答案是可以的!

世界衛生組織骨折風險評估工具 (FRAX ®,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 就是一個很實用的工具。FRAX ® 使用了年齡(此評估表主要是針對40到90歲的未曾接受治療族群,故年齡若小於40歲,則以40歲來計算,如大於90歲僅以90歲計算),性別,體重(公斤),身高(公分),過去骨折史,父母髖骨骨折,吸菸,類固醇,類風濕性關節炎,續發性骨質疏鬆,每日飲用酒精3單位或以上,股骨頸骨密度(BMD)等共12項危險因子來推估未來十年的骨質疏鬆機率。

經由風險評估工具FRAX ®計算之後,未來10年的主要骨鬆性骨折風險或髖骨骨折風險,若分別超過10%或1.5%,屬於中度骨折風險;主要骨鬆性骨折風險超過20%或髖骨骨折風險超過3%,則屬於高骨折風險,建議儘早尋求專業醫師評估 (新陳代謝科,骨科,骨質疏鬆專科醫師等)。

近十年來 骨質疏鬆藥物蓬勃發展,健保也有相對應的給付標準。但在使用這些骨鬆藥物之前,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先補充足夠的鈣跟維他命D!若鈣跟維他命D的量補充不足,骨鬆藥物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美國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和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建議,50歲以上成人每日至少需攝取飲食鈣量1200毫克和維生素D3的量800~1000國際單位 (International units, IU)。針對年紀50歲以下成人,美國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建議,每日應攝取400~800國際單位維生素D3。(註:若每日攝食鈣量超過1200~1500毫克,對身體並無更大益處,反會增加腎結石或心血管疾病風險。)

總結:骨質疏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毫無自知;骨折一旦發生,通常已經為時已晚。年齡,跌倒和骨密度是骨折的三大危險因子,尤以脊椎體及髖部骨折最為嚴重!要如何對抗骨質疏鬆?適當的補充鈣跟維他命D,上了年紀就應檢查骨密度並評估骨折風險(尤其是停經後婦女);若已經有骨質疏鬆,切記要預防跌倒,接受治療並定期追蹤骨質密度。

【延伸閱讀】

作者介紹:葉峻榳 醫師

現職: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治醫師

臨床專長:

1. 新陳代謝:肥胖,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肌少症,老化,高血壓,高血脂,痛風

2. 內分泌:骨質疏鬆,腦下垂體,甲狀腺,腎上腺,性腺,賀爾蒙

3. 預防醫學:慢性病防治,個人化醫療評估,抗老化,飲食諮詢

4. 運動醫學:運動禁藥,肌力及體能訓練,功能性動作篩檢&矯正(FMS level 1 & 2)

頭髮反映肝腎健康!女中醫都這樣預防掉髮白髮

$
0
0

【早安健康/張文馨中醫師】早上醒來在枕頭邊發現大量頭髮、稍微梳個頭,就掉了滿地的頭髮、洗頭髮時發現掉落的一大撮頭髮,多的可以把浴室排水孔堵住!不到中年,頭頂已經出現不少白髮,剪掉又長,看起來蒼老憔悴!為什麼我特別容易掉頭髮?跟體質有關嗎?該怎麼辦呢?

頭髮的生長有賴於精血的濡養,中醫認為「腎藏精,其華在髮」,而且「肝藏血,髮為血之餘」,人體美容的皮膚、毛髮、指甲、五官、乳房、體重、情緒,在中醫看來是五臟功能的外延、外現,如果五臟功能失調,就會在外表現出來,「有諸於內必形於外」,所以頭髮也能反映我們「肝」、「腎」的健康狀態,也就是「腎精」、「肝血」是否充沛影響頭皮、毛囊及毛髮的健康!一個人如果「腎精不足」,頭髮容易失去光澤,提早出現白髮;而「肝血虧虛」,毛髮缺乏足夠養分,就比較容易掉髮。

想擁有一頭烏黑健康的秀髮,中醫認為除了「肝」、「腎」直接和頭髮健康有關之外,還需要健全的「脾胃」功能。平時脾胃虛弱的人,水榖精微消化吸收及運送能力不佳,氣血生化乏源,連帶也會影響頭髮的健康狀態。

★張醫師小教室

1.提醒各位朋友們,中醫的「腎」和西醫的「腎kidney」不同,不只是腎臟,還包括神經系統、骨骼系統、內分泌系統等,與人體生長、發育、生殖有關。所以當中醫師說你的體質屬於「腎虛」,並不是指你有腎炎、腎結石等腎臟病啦!不用太擔心!

2.中醫說的「肝」,和西醫的「肝liver」不同,不只是肝臟,還也包括自律神經系統、情緒的調控等等,如果聽到「肝氣鬱結」或「肝火」,不要和肝指數飆高、肝炎發作、肝硬化之類的疾病混淆,切勿驚慌!

★掉髮及白髮的機轉

現代人尤其是青壯年就出現落髮、白髮,多因為憂慮過多、精神過度緊張等因素導致供應毛髮營響的血管循懷不佳,使毛髮細胞分泌黑色素功能,導致頭髮變白,飲食缺乏銅鈷鐵、蛋白質、維生素B、葉酸也會使髮色變淡。

★掉髮的分類

(一)生理性vs病理性

--生理性掉髮

每天大約有數根至數十根頭髮會脫落,脫落的多為衰老的頭髮,同時又有新頭髮正在生長,維持頭髮正常的新陳代謝,只要每天<100根,不必過度擔憂!

--病理性掉髮

早上醒來在枕邊發現大量頭髮 ,梳頭或洗頭時大量頭髮掉落 ,每天>100根以上!

((女中醫特別介紹五大養髮必吃食物,答案就在下一頁))


(二)暫時性vs永久性

--暫時性掉髮

毛囊血液供應減少,或局部神經調節功能發生障礙以致毛囊營養不良,但毛囊本身無結構破壞,經由治療,新髮可以再生。

--永久性掉髮

毛囊本身結構已破壞,新髮無法再生長。

★依照掉髮的型態及成因大致可分為:

(一)圓形禿

患者突然出現一至多處大小不等的圓形區域掉髮,主要與情緒或壓力有關,由於可能在一覺醒來後發現,所以又稱為「鬼剃頭」,有時在環境改善後可以痊癒。

(二)靜止期脫髮

落髮平均分佈在整個頭皮,常見於產後、重大疾病後、工作壓力大、有升學考試壓力的學生、遭逢重大事故或承受極大壓力的人,頭髮會由生長期進入休止期,但一般不是立刻掉,而是3~6個月才發生掉髮,絕大多數在幾個月後會恢復正常。

(三)雄性禿

與男性荷爾蒙有關,大多有家族遺傳,因頭皮上的雄性賀爾蒙接受體較為敏感所致。特徵是由額顳部及頭頂的頭髮先變稀疏,原本的頭髮漸被柔毛取代,繼而掉落,而是。女性也可能有雄性禿,通常只會頭髮變得稀疏,不像男性這麼嚴重,通常會造成很大的心理衝擊。

(四)牽引性禿髮

有些女生喜歡梳很緊的馬尾或髮髻,長時間牽引頭皮會導致頭髮斷裂、掉落,甚至可引起毛囊發炎。

(五)皮膚疾病

嚴重的頭癬、毛囊炎、接觸性皮膚炎等頭皮感染或發炎,如果毛囊被破壞,就長不出頭髮來。

(六)其他疾病

缺鐵性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紅斑性狼瘡、癌症患者接受化療。

★常見的掉髮體質分型

(一)肝氣鬱結化火,肝血不足

--常見成因:

1.長期壓力大,心情鬱悶不暢,造成肝氣鬱結,頭髮就容易掉。常見於忙碌的上班族,因為壓力過大而造成異常的大量掉髮。

2.根據中醫經絡理論,肝膽經的氣血,是在夜晚 11點至凌晨3點最為旺盛,此時若不休息,則其解毒功能將受到影響,容易引起肝氣鬱結或是肝膽火旺等病理反應,使頭髮新陳代謝不良。經常熬夜或晚睡也會損耗肝血,一旦肝血不足,使頭髮缺少所需營養,就容易提早脫落,。此外,睡眠不夠,或情緒緊張,會使肩頸、頭皮僵硬緊繃,阻礙氣血循環,使得氣血無法順利的往頭皮、毛髮輸送,造成養分輸送及廢物代謝受阻,頭髮自然就長不好!

3.女性為了愛美減肥,吃得少,又嚴重偏食,例如只吃蔬果,不吃肉類和澱粉,造成營養不良,飲食缺乏蛋白質、維生素B、葉酸、銅、鈷、鐵等元素,也會使髮色變淡,肝血不足,年紀輕輕就大量掉髮或長白髮。

4.壓力大又愛吃甜食、油膩、辛辣、時常飲酒、吃冰冷食物的人,容易形成濕熱體質。

--臨床症狀:

比較容易大量掉髮,頭髮乾澀脆弱分叉,容易斷裂,或因壓力過大促使頭髮在短時間變白;失眠,憂鬱傾向,煩躁易怒,肩頸容易僵硬緊繃或落枕,脇肋脹痛,眼睛乾澀紅癢,大便乾結,女生常見經前乳房脹痛、頭痛、經行不暢、痛經

若肝火較旺、或肝膽濕熱,容易有脂漏性脫髮,頭髮油垢多,頭皮毛囊發炎、頭皮搔癢;頭痛目赤,胸脇疼痛,口苦口乾,腹脹悶痛,小便量少色黃,大便秘結或黏,女生常見分泌物黃臭、陰癢。

--治療原則:疏肝清熱,理氣解鬱,健脾養血

--處方藥材:加味逍遙散、龍膽瀉肝湯加減,或選用柴胡、鬱金、丹參、川芎、當歸、白芍、熟地、何首烏、香附、青皮、陳皮、薄荷等藥材。


(二)腎精不足,陰虛內熱 

--常見成因:

1.一般人在正常情況下,過了40~50歲,「腎精」就會逐漸衰退,而年紀愈大,腎精愈不足,表現在頭髮上,就是顏色漸漸轉白。

皇帝內經有記載:「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四七筋骨堅,髮極長;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則齒髮去。」

2.現代人過於忙碌、壓力大的生活型態,造成腎精不足情形提早出現,尤其是職場上的男性朋友們,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好,缺少適當休息,過度勞累,體力透支,除了耗損肝血之外,也會大量耗損腎精,讓人「未老先衰」,頭髮自然也掉得多、白得快!

--臨床症狀:

多見於老人的自然衰老反應,或青壯年未老先衰,頭髮自然也白得快,頭髮容易失去光澤,提早出現白髮,虛火旺者頭髮油亮光澤、屑多發癢;頭暈耳鳴,腰痠腿軟,健忘,失眠,便秘,手腳心煩熱,心悸,足跟痛,早衰,口乾咽燥,嘴破或舌瘡反復發作,眼睛乾澀或黑眼圈。

--治療原則:養陰清熱,烏黑秀髮

--處方藥材:七寶美髯丹、神應養真丹、六味地黃丸加減,或選用熟地、何首烏、菟絲子、補骨脂、茯苓、牛膝、當歸、枸杞、女貞子、旱蓮草、山茱萸、白芍、阿膠、山藥、牡丹皮等藥材。

(三)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乏源

--常見成因:

1.經過大病、久病的人,多半呈脾胃氣虛

2.飲食不定時、不定量、不均衡,或者經常大量吃生冷食物,如夏天猛灌冷飲,也會耗損體內的脾胃之氣,損傷脾胃功能。

3.常見於婦女生產後、流產大量失血,造成氣血虛弱

4.用腦過度,思慮傷心脾(心脾氣血兩虛型)

--臨床症狀:

頭髮枯黃毛燥,髮量少,無光澤,細軟脆弱易斷裂,呈均勻脫落而日漸稀疏,頭皮輕微發癢、頭皮屑;形體瘦弱,臉色蒼白,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四肢無力,說話有氣無力,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食慾不佳,大便稀軟或容易腹瀉,女生常見月經量少或淋漓不盡。

--治療原則:補氣養血

處方藥材:八珍湯、人參養榮湯、歸脾湯加減,或選用黨參、黃耆、白朮、甘草、熟地、當歸、白芍、川芎、桂圓、大棗等藥材。

(四)血熱生風

--常見成因:

1.常見年輕人體質陽旺多熱,又喜吃辛辣油炸食物

2.精神刺激、心緒煩擾、心火亢盛

3.因過服溫補藥材造成的

以上因素造成血熱向上薰灼頭皮髮根,導致毛髮環境生長不良,熱邪又可耗血傷陰,造成毛髮營養不足而使掉髮加重。

--臨床症狀:

常是起病突然,頭髮呈圓形或橢圓形成片脫落、頭皮光亮、局部微癢,頭髮早白,散在於黑髮之中;一般無全身症狀,或見口渴心煩、便秘、小便深黃色。

--治療原則:清熱涼血消風

--處方藥材:白虎湯、瀉白散加減,或選用知母、石膏、桑白皮、地骨皮、生地、丹皮等藥材。

並不是所有的掉髮都是用溫補的方式治療,如果體質屬於血熱型,重點不在補腎補血,而是在清熱涼血,濫用溫補反而會越補越糟!


★吃出一頭烏黑豐盈的秀髮

(一)飲食篇

--飲食原則:少鹽、少油、忌食辛辣食物、不酗酒

其實,飲食保持均衡的營養就是維持頭髮健康最好的絕招!

--宜多食下列食物:

1.蔬菜類:菠菜、韭菜、黑木耳、胡蘿蔔、番茄、馬鈴薯、香菇。

2.水果:櫻桃、桑椹、葡萄、蘋果。

3.動物性蛋白質及鐵質:雞蛋、牛肉、豬肝、烏骨雞,若膽固醇偏高者不宜過量食用。

4.藻類:海帶、紫菜含碘豐富,可使頭髮有光澤。此外,海藻類含有豐富的鐵及維生素B12,是預防貧血的重要營養素,血量充足能攜帶養分,使頭髮獲得充足滋潤。

5.油脂類:黑芝麻、核桃(一天堅果類約15g,不宜過多)

★推薦的護髮養生藥膳及茶飲

(一)何首烏雞蛋粥

材料:何首烏3錢、當歸1錢、枸杞1錢、大棗6顆(去籽)、雞蛋2顆、白飯2碗

功效:益腎養精補血,烏黑秀髮,可改善掉髮、白髮

做法:

1.將藥材以清水沖洗,何首烏和當歸裝進過濾袋,放入鍋中。

2.鍋內加水,再放入紅棗、枸杞及白飯,煮沸後轉成小火燉煮30分鐘,起鍋前打蛋攪拌均勻,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二)玫瑰首烏茶

材料:玫瑰1錢、何首烏2錢、女貞子1錢、枸杞1錢

功效:疏肝解鬱,補血益腎,烏黑秀髮

做法:

將藥材洗淨,包入過濾袋以便重複回沖,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600cc,悶泡20分鐘後即可代茶服用。

(三)芝麻牛奶(每天喝小心熱量過高)

(四)桑椹汁

桑椹果實加水適量,以果汁機打成桑椹汁即可,可依個人口味加入些許果糖。

★推薦五大對防止掉髮、白髮有益的食物

中醫認為腎主「黑」,所以一般黑色食物多入腎,可補益腎精。建議日常飲食加入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木耳、黑豆、桑椹等等。女性尤其在生理期結束後可適量補充。

(一)黑芝麻(胡麻)

《本草綱目》中記載,胡麻有「潤五臟」、「益肝腎」、「烏鬚髮」等作用。黑芝麻含有頭髮生長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含硫氨基酸與多種微量礦物質,所以有助頭髮烏黑亮麗。

此外黑芝麻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醣類、膳食纖維的含量也很豐富,可以潤腸通便,尤其是針對腎虛型便秘。只是芝麻的熱量高,熱量545kcal/100g,小心別吃太多了,別讓自己身上又堆了一層肥油!

(二)黑木耳

黑木耳營養豐富,物美價廉,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還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膠質、鐵、鈣、胡蘿蔔素,維生素B1和B2,尤以鐵含量最高,是菠菜的30倍、芹菜的6倍。豬肝的4.3倍,脂肪含量卻不高,是防治貧血最佳食品(貧血不一定只能吃牛肉和豬肝喔!),及預防白髮、掉髮,膽固醇過高或肥胖的族群也可放心食用,不會造成健康的負擔。

(三)黑豆

《本草綱目》中記載「能補腎」、「鎮心明目」、「利水下氣」、「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對皮膚頭髮有益,改善掉髮、白髮。

(四)桑椹

性味甘、涼,桑椹食用入心、肝、腎經,具補肝益腎,滋陰補血,潤腸通便功效,適用陰血虧虛所致的鬚髮早白及腸燥便秘等。《滇南本草》言其: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髮明目。

(五)枸杞

《本草綱目》中記載「滋腎益氣」、「生精助陽」、「補虛勞」、「強筋骨」等,可以補益精血,防止頭髮老化與預防白髮。

各位美人兒,只要持之以恆地保養,也可以擁有一頭烏溜溜的秀髮唷!

【延伸閱讀】

作者介紹:張文馨中醫師

澄觀中醫診所副院長、中醫婦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各大媒體報章雜誌、廣電專訪醫師;各大企業、機構養生專題講師:聯發科、台灣微軟、聯詠科技等;健康美容顧問:韓國「后 漢方精品保養」活動講師等。著作:《變身超吸睛自然系美女》、《你沒有理由瘦不下來──女中醫才知道的瘦身方》等。 、

秋天養肺緩咳嗽!2杯潤燥養生茶幫你降血壓、防掉髮

$
0
0

【早安健康/迷羅(知名瑜伽大師,國際中醫針灸師)】秋天,天氣涼爽而乾燥,血管收縮,高血壓的朋友很容易因為脈管壓力增大而引發嚴重的問題,因此要特別注意,可以試試下面的降壓茶。但若是因為秋分後天氣開始乾燥,體內的燥氣讓毛髮枯燥、分叉,就可以飲用潤燥補腦養髮茶來改善。

1.潤燥降壓茶

材料:用蓮子 5-6 粒,蓮子心 5克,乾玉米鬚 3 克。

製作方法:

(1.)玉米鬚洗淨,放入鍋中加水 500c.c.大火煮開,然後小火慢熬分鐘,濾除;蓮子心和蓮子均洗淨。

(2.)蓮子心和蓮子用玉米鬚水沖泡,燜 10 分鐘就可以喝了。

注意:脾胃虛寒的朋友不適合喝這款茶。

功效:潤燥清熱,改善秋季乾燥氣候導致的皮膚乾燥、喉嚨腫痛、陰虛內熱、煩躁失眠、血壓升高等。

2.潤燥補腦養髮茶

材料:黑白芝麻適量,烏龍茶適量,蜂蜜少許。

製作方法:

(1.) 將炒熟的黑、白芝麻研成粗末,各取 5 克,和烏龍茶一起用滾水沖泡。

(2.)等茶溫稍降後倒入少許蜂蜜調味即可。

功效:這款茶很香甜,常飲用可潤燥、通便、養髮,還具有提升記憶力的健腦功效。

秋分多喝水,也多吞口水

秋分後天氣變化明顯,每到這個節氣我們的皮膚就會逐漸地變乾燥,嘴巴、喉嚨都會比較乾,這是因為天地的燥氣消耗了身體內在的水分。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滋陰潤燥,多補充身體內在的水分。

當你覺得喉嚨、嘴唇發乾的時候,單純補充水分已經遠遠不夠了,另外要滋陰。建議大家在這段時間要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在這些滋陰食物中,最能補陰的莫過於燕窩。但燕窩比較昂貴,其實自己的口水也一樣很珍貴。中醫講:「唾為腎之液」,所以這段時間要做好一個功課—「叩齒吞津」。

方法很簡單,早晨起來和睡覺之前,做叩齒的動作,空口咬牙,閉著嘴巴牙齒上下相互叩擊,讓上下的牙齒相互碰撞發出聲音。一般以 36 遍為一個週期,36 遍叩齒以後,口腔裏面會分泌出一些唾液,當口腔裏面唾液累積得比較多的時候,把它分三小口慢慢地往下嚥,這是經典又傳統養生方法。

((養生就從手指開始!國際知名中醫師告訴您該如何做→下一頁))


養生從手指開始

從手指辨別身體健康狀況秋分是整個秋天的中分點,就中醫的養生觀點上,春分和秋分這兩個節氣是一年之中陰陽平衡的時間。因為在這兩個節氣,白天和夜晚的時間是等長的,白天為陽,夜晚為陰,所以這兩個節氣陰陽比較平衡,同時也是保養身體平衡的一個關鍵時期。

記得前面提過春分時的養生方法嗎?手指是經絡的起始,如果我們經常按摩、活動手指頭,就可以調節身體內在的平衡。我之前推薦了一些活動手指的方法,其中有一個方法叫五行指頭功,通過手指就可以疏通全身的經絡氣血。

巧動手指調節身體機能

如果經絡不通暢怎麼辦呢?讓我們學習讓每個手指頭活動的練習,這樣的練習可以疏通每個手指的經絡,秋分時多做這樣的練習。

先將雙手五根手指輕輕地碰觸到一起,每根手指都不要太用力,先讓手指頭做一做熱身,把大拇指打開合攏,然後食指打開合攏,接著中指、無名指、小指依次進行這樣的練習。反覆這樣練習,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讓雙手的手指兩兩貼合順時針繞圈,速度可以快一點,繞圈的方法也能檢測手指經絡的通暢程度。如果拇指轉得越靈活、越快,代表肺經越通暢,這是第一條經絡。第二條經絡,如果食指轉得很慢,或是總要碰觸的話,表示大腸經不通暢。接下來是中指,中指可以慢一點,但是儘量讓它們之間不要相互碰觸。當我們的腦供血不足的時候,往往會表現在中指上的經絡不太通暢,中指可能轉起來不太靈活。接下來到了最難轉的一根手指,就是無名指,無名指在轉動過程中,很多朋友會很吃力。可以轉得慢一點,也可以相互碰觸,只要能把它們轉動起來就可以了。有很多人無名指轉不起來,這表示三焦經可能不太通暢,或許是因為你最近肝火比較旺,或是內分泌失調。然後是小指。小指反映人的腎氣、心經和小腸經,如果你的小指很難轉,一定要注意補腎。

這套轉手指的動作到了秋分這個節氣時,建議大家一定要經常做。而且可以隨時隨地做,就算在上班閒暇之餘,只需要每天 10 分鐘就好。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24節氣自癒養生法》/迷羅(知名瑜伽大師,國際中醫針灸師)/出色文化

走路直直喘容易累別輕忽!留意心肺衰變的肺動脈高壓

$
0
0

【早安健康/健談】呼!上氣不接下氣,真的好喘!近三個月內突然變的呼吸不順、易喘,最近自覺運動能力沒來由的突然快速下降?當心,這可能就是「肺高壓」的警訊!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暨心臟內科趙書平醫師提醒,若確診為肺高壓問題應積極接受治療,以免病情惡化而加重心臟供血運作的壓力;或未積極治療者,亦可能提高心肺衰變的發生機會,嚴重甚至可能致命,不可不慎!

肺高壓,健談

肺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 亦簡稱為PH)是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與次發性肺動脈高壓的統稱。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屬於罕見疾病之一,罹患率僅約百萬分之2至3,粗估全台罹病人口約700名,平均年齡約30-50歲,女性略多於男性。

肺動脈高壓一般是因為其他疾病所誘發的併發症,但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的發生原因目前尚不明確。然而,肺高壓之所以容易致命,是因為當肺臟動脈內皮細胞產生異常變化,導致肺臟動脈血壓升高,心臟為了將血液成功運送到肺臟,則需要用更高的壓力才能輸送,心臟因而在長期的運作壓力下,進而增加心肺衰變發生的機會。

然而,隨著醫學進展,目前肺高壓可靠規律地用藥治療來獲得改善,五年存活率由原本的不到3成提高至6至8成,對於患者心臟功能亦有明顯的療效。建議患者應樂觀面對、積極治療,遵照醫囑規律用藥,以善加控制病況已改善生活品質。

趙書平醫師提醒,由於肺高壓的臨床症狀極容易被人忽略,因此,當身體出現異常狀況時應提高警覺,若自覺近三個月內持續出現易喘症狀或運動能力突然快速下降,例如原本可輕易爬上三、四層樓梯的人,突然爬到二樓就感覺很喘,這時就應該特別提高警覺,並最好儘快就醫檢查,早期發現與治療都有助於疾病的控制與預後。

肺高壓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心臟科、胸腔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趙書平醫師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

健談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

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


坐直就能提高40%血流量!不用花錢5招活腦提升記憶力

$
0
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隨著年齡增加,老化的現象不僅出現在皺紋或白髮,更有許多人因記憶力衰退而感到困擾。而流傳已久的「吃銀杏防失智」究竟是否有效,也仍未確定。不過,想要改善記憶力並不需要花大錢買補品,而是可以從生活中的一些習慣著手,讓大腦更活躍,記憶力也自然改善!

1 大笑

南加州羅馬林達大學的一項研究中,一群健康的年長者看完20分鐘的趣味影片後,比起只是坐著的其他人,喚起短期記憶的能力改善了約23.3%,唾液中的皮質醇(壓力荷爾蒙)也顯著減少。

壓力荷爾蒙會對記憶力產生負面影響。相反地,生活中的趣事和笑聲,能夠增加腦內啡、將多巴胺傳送到大腦,產生愉悅和獎勵的感覺。研究共同作者Lee Berk博士指出,幽默能夠減少壓力荷爾蒙,同時降低血壓、提振情緒,這些生理的改變綜合起來,就能提升記憶力。

2 睡覺

紐約大學的研究者在訓練老鼠一項新技能之後,將牠們分為睡眠充足與睡眠剝奪兩組,再觀測牠們的腦部活動。研究結果發現,睡眠充足的老鼠腦中,有更多新的神經連結形成,顯示睡眠能夠幫助腦細胞彼此連結,並使記憶得以保存。紐約大學教授Wen-Biao Gan博士指出,即使在睡眠中,大腦也不是靜止的,而是重複播放一天中所發生的事件,有助於形成新的腦部連結。

另外,研究者也發現,實驗鼠在學習新技能時所活化的運動皮層腦細胞,會在「慢波深層睡眠」時重新活化。而如果慢波深層睡眠受到干擾,腦細胞之間新的連結就無法保存,因此記憶也無法鞏固。

此外,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睡眠研究專家也曾指出,若是缺乏睡眠,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就會劇降,降幅可能高達40%。

3 坐直、站直

好的姿勢能夠促進大腦記得事情的能力,因為正確的姿勢能夠讓血流和氧氣更容易到達大腦。在某些案例中,坐直甚至能提升血流達40%。

舊金山州立大學的Erik Peper,在一連串的實驗中探索姿勢如何影響記憶。研究參與者在維持駝背坐姿、視線向下的時候,更容易引起絕望、無助、無力等負面記憶。然而,當他們挺直腰桿、抬起下巴時,多數受試者幾乎不會或很難想起負面回憶。同時,這些姿勢正確的參與者也能輕易地記得使人感到自信或正向的過去事件。

4 喝綠茶

德國巴塞爾大學的一項實驗中,研究者在受試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給予他們含有27.5克綠茶萃取物的飲料,或是喝起來像綠茶的飲品。當他們喝下飲料時,研究者會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觀察受試者的大腦。同時,受試者須完成一些任務,以測試他們的短期工作記憶。

出乎意料地,綠茶組的受試者在記憶任務的表現上更好。此外,他們的腦部掃描也顯示出明顯不同的活化型態,特別是負責進階思考能力的額葉,與感官資訊及語言處理中心的頂葉之間,發現了連結增加的情形。

巴塞爾大學教授Stefan Borgwardt表示,這些發現指出綠茶可能增加大腦的短期突觸可塑性,也就是腦細胞之間連結的用進廢退能力。

5 手寫筆記

普林斯頓大學的Pam Mueller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Daniel Oppenheimer發現,在聽完一個半小時的課程後,相較於以電腦做筆記的學生而言,手寫筆記的學生不但能記得相同數量的事實,還能更清楚地理解課程概念。

此外,即使經過考前一周的複習,專心聽課、以傳統手寫方式記下較少筆記的人,成績表現仍然比分心打字的人更好。因此,工作、生活中有需要記得的事情時,不用擔心手邊沒有電腦,拿起隨處可見的紙筆記下,或許更有幫助!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Medical Daily

Huffington Post

最抗發炎的食物就是它!1張表告訴你吃什麼最好

$
0
0

【早安健康/何美鄉醫師】20世紀的營養科學是釐清食物中的成分,21世紀的營養科學是釐清食物中成分的生物功能。所以”養生食物”這含糊的傳統概念已逐漸在分子生物的科學基礎上立基。

在食物缺乏的世代,吃的重要性在於攝取足夠的能量,以維持生命。幸運的你,活在這食物充沛的當下,吃的重要性,卻是在於節制的避免因攝取過多而導致肥胖所衍生的疾病。但食物除了提供基本能量外,21世紀的營養科學也逐漸釐出食物中特有營養成分對於細胞的分子功效。

所以生在21世紀的你,在為家中長輩購食,已不再接受單純”養生食品”這含糊的宣稱。你會問:這食物的有效成分是透過那個分子生物的機制作用呢?在為家中正在成長的兒女購食,你也會問:這食物的發炎指數是否太高了?

發炎反應是我們內在免疫的重要機制。通常是針對細胞受損的第一線局部反應,用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局部微血管擴張,使白血球進駐及產生局部趨化因子(chemokine),最終目的是要剔除毒害或修護受損組織。但任務結束後要終止發炎反應,可不是簡單的把發炎反應的開關熄滅即可,而是要借助另一個抗衡機制,即抗發炎 細胞激素或可以促化抗發炎反應的分子,來啟動抗發炎反應,其中油酯分子對引發抗發炎反應尤其重要。所以發炎反應像雙刃劍,若未能適時遏止,則對自己的細胞與組織,一樣會有不良後果。

輕度慢性發炎就是典型例子。是多種慢性病患者常有的現象,如代謝症後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等病人。雖然沒有科學證據驗證發炎是慢性病的源,但多種慢性病患者,體內持續的慢性發炎,絕對是加速病程惡化的惡性循環因素。尤其,肥胖者體內的慢性發炎也無不是提昇了肥胖者罹患代謝症後群,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等的風險。有關會引發輕度慢性發炎的多個生理狀態,將另闢篇幅一一介紹。本文著重於闡明”人類可藉飲食來啟動抗發炎反應”的科學論述。

((下一頁一張表告訴您,哪些食物最能抗發炎!))


膳食發炎指數(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DII)是一個新的工具,用來評估個人整體飲食對身體發炎反應的影響。指數愈高表示所攝取的飲食愈具發炎效果,愈低則愈具抗發炎效果。是美國南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依據1950-2010所發表的文獻所歸納出來的工具。他們把原有近6000多篇,有關食物或食物成分與發炎反應相關的研究文獻,選出1943 篇。選擇的標準是:僅納入有明確發炎機制為標的研究文獻,若用細胞作實驗,則需有特定分子的訊息傳導。若在人及動物作實驗,則需有實驗檢驗的發炎指標為功效標的,含四種 白细胞介素 (IL-1β, IL-4, IL-6, IL-10), 腫瘤壞死因子(TNF-α) 和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等6個發炎指標。

經整理分析歸納後,選出45 種膳食類別,一一估算其發炎效應的積分(如表一),積分愈高則愈具引發發炎反應,愈低則具抗發炎效果。這45 種膳食類別有的是食物 (如薑、 蒜),有的是食物的分子成分(青花素 胡蘿蔔素),或營養成分(蛋白質、 脂肪)。因為這是依據60年來近代科學,既有的,也是所有的文獻所歸納的結果,才會有這些看似不對等的膳食類別。雖不能視為齊全的膳食資料,但仍足夠含蓋多數日常食物的重要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表中所列具抗發炎效果,亦即積數較低的,大多源於植物,有些是特定食物,但大部分是廣泛存在多種食物中成分。更值得注意的是,發炎效應積分最高的是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存在於那些食物?就是那塗在吐司上的奶油-60%,還有魯肉飯的豬油-40%。若攝取過多,就輾轉囤積於體內脂肪組織。我們的脂肪組織會釋放某些發炎物質,像是白細胞介素−6(IL6)或腫瘤壞死因子(TNF),這都是可以加速全身性發炎的因子。所以攝取過多的能量導致過重肥胖本身,也是發炎的源頭。

有了這些食物類別的發炎效應的積分後,就可收集個人飲食的習慣或資料,來估算每人飲食中所含的發炎指數有多高,並探討膳食發炎指數與疾病的關係。自2013年首篇提出膳食發炎指數的文章發表至今,研究人員已將工具應用於多種疾病的風險探討,主要針對一些已被觀察到與發炎相關的疾病。研究者將過往有收集詳細飲食資料的臨床或公衛研究,再次分析估算每一病人其膳食發炎指數後,與疾病做交叉分析。

在短短兩三年內,不下數十篇文章,已指出攝取發炎指數較高食物,確實能顯著提升多種疾病的罹患風險,如直腸癌,前列腺癌,肺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這些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以臨床資料,再次佐證醫學上兩個重要論點,一是發炎與多種慢性病是相關的。另一是飲食中的成分,可以調解身體的發炎作用。

在洞悉了飲食與發炎及疾病三者的聯繫後,未來應用性的營養臨床研究會有更具體明確的方向,而養生膳食,則必需能建立在生理與分子機制的科學基礎上,才有賣點。同時這些知識的累積,也逐漸會帶動消費者未來對食物的履歷,食品的標示,有更多面向的考量與思維,進而也會促發食品法規的更新,使其更貼近個人化的健康需求。

表一

膳食發炎指數  Diatary Infalammatory Index
食物香料 能量源 植物化學分子 維生素 稀有元素
薑黃 -0.785 omega-3  -0.436 黃酮 -0.616 維生素D -0.446 -0.484
-0.453 多鍵不飽和脂肪酸 -0.337 異黃酮 -0.593 維生素C -0.424 -0.313
-0.412 omega-6 -0.159 紅蘿蔔素 -0.584 維生素E -0.419 -0.191
洋蔥 -0.301 單鍵不飽和脂肪酸 -0.009 茶葉素 -0.536 維生素A -0.401 0.032
-0.278 膽固醇 0.110 黃酮 ol -0.467 維生素B6 -0.365    
藏紅花 -0.140 反式脂肪 0.229 黃酮-3-ol -0.415 煙檢酸B3 -0.246    
胡椒 -0.131 脂肪總 0.298 黃烷酮 one -0.250 葉酸 -0.190    
百里香/牛至 -0.102 飽和脂肪酸 0.373 子香酚 -0.140 硫胺酸B1 -0.098    
迷迭香 -0.013 纖維 -0.663 青花素 -0.131 核黃素B2 -0.068    
    蛋白質 0.021 咖啡因 -0.110 維生素B12 0.106    
    碳水化合物 0.097            
    能量 0.180            
                   

資料主要出處: Shivappa N., et al,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literatre-derived, population-based 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Public Health Nutr. 2014 Aug;17(8):1689-96. 

內容由台灣健康服務協會(網址 )提供

何美鄉 醫師審閱於2016.10.5。

【延伸閱讀】

    葉黃素不是人人都有效!中醫師:真正原因就在這...

    $
    0
    0

    【早安健康/林佑彥 中醫師】市面上的護眼健康食品百百款,每一個產品都有不同的特性,許多患者還吃了山桑子、葡萄籽、魚油、黑醋栗、蝦青素…等健康食品,但花了那麼多錢為什麼還是沒有用呢?原來,健康食品也要針對不同患者的中醫體質來服用哦!

    中醫怎麼看葉黃素?

    李嘉菱醫師曾經在「 醫舞定情部落格」提出『 市售針對眼睛的保健食品「葉黃素」,適用於有肝火的患者』更指出『現代人一堆肝寒』。這倒是真的!我在臨床上接觸到許許多多眼科患者,粗略統計一下,屬於肝火旺的大概不到十分之一,但如果是肝腎寒的反而佔了近四分之一。

    大概兩年前,有一位七十多歲的奶奶來給到我門診治療腸胃悶痛的問題。老奶奶自己有研究中醫,一直以來都會覺得上腹部悶痛,用過了許多治療方式、吃了許多中藥都只能改善而沒辦法治癒。我幫她治療也沒有明顯的改善,直到她發現吃了葉黃素之後會發作,停下了反而改善,這才發現葉黃素是寒性的藥物。

    葉黃素本身清肝火,是寒性的藥物,對於肝火較旺的患者來說會有幫助,但如果腸胃比較差的朋友吃了反而會讓腸胃不舒服哦!

    眼睛的問題不是只有肝!

    先前我就一直提倡,眼睛的問題不要只想到肝,而是 五臟六腑相互影響。治療上也是依照中醫四診以及西醫檢查來判斷,而且不是只治單一個臟腑,必需綜合思考來調整。但許多人的觀念還是眼睛屬肝,只要治肝就可以治眼睛,這是沒辦法得到很好的療效。

    除了臟腑的問題,還要考慮到經絡的通暢與否,體內的代謝廢物有沒有正常排出,內臟產生的營養有沒有輸送到眼睛。路徑通暢,氣血精微運送無阻礙,局部的代謝廢物也容易排出;路徑受阻,則許多症狀就會產生,不利於自行修復。

    為什麼實證醫學統計沒有幫助?

    林口長庚家醫科在,「之前我回顧實證醫學的記載,竟然發現葉黃素在眼睛的保健上是沒有角色的,也就是沒有統計學上的效果,那麼中醫認為適用葉黃素的情況有哪些呢?」

    就實證醫學的角度來說,的確是沒有太大的幫助。但如果依照不同病情與體質來說就會有差異哦!例如就中醫來說,眼病可以分成心、肝、腎的問題,但葉黃素只能用在肝火的病人身上,肝寒、肝虛、心、腎就沒有明顯差異。如此統計下來就 p value 就不會小於 0.05 ,統計上也就沒有差異了。

    葉黃素不是萬靈藥!

    眼睛有問題,應該要依照每個人的症狀與原因來治療,我曾經治療過一位32歲女性,黃斑部病變六年,來診時看東西模糊,目昏黃,無眼脹,易乾澀,遇風淚出,自行服葉黃素、鋅,無進一步治療。舌紅朱點,苔白厚。脈滑緩,右關團。

    這位患者是局部有一點火,但本氣是心肝血虛,所以處方以補心肝血為主的科學中藥竹葉石膏湯+炙甘草湯+柴胡、鬱金、蓮子心、茯苓、遠志、山藥、石菖蒲。二週後視物模糊改善,目昏黃改善,無眼脹,乾澀改善,遇風淚出也不見了。

    所以,對症下藥才是根本!吃健康食品也要詢問專業的醫師哦!!

    本文經林佑彥中醫師授權同意,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作者介紹:林佑彥 中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針灸醫學碩士、中醫醫學士,專長為中醫眼科(青光眼、視神經萎縮、黃斑部病變、白內障、虹彩炎…等)及中醫內科(心悸胸悶、腸胃失調、代謝異常、糖尿病、高血壓…等),現任台中市舞生禪中醫診所副院長。

      美研究:汽水公司贊助研究機構,恐影響健康法案

      $
      0
      0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刊登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的最新發表,指出美國國內2間最大的汽水公司,在2011年至2015年間,贊助國內至少96間國家級健康機構,可能阻礙這些健康機構對於減少飲用含糖飲料相關立法的支持,並阻礙對抗肥胖流行病(obesity epidemic)。

      在先前的研究中,曾有研究團隊對於汽水和肥胖的相關性進行評估,發現在1977-2007年間,飲用汽水和全美五分之一的體重增加具有關聯。根據本篇作者的調查結果,這2間全球知名的汽水飲料公司在2011至2015年間,還參與了至少28件公共衛生法案的反對遊說,這些法案的內容多和減少汽水飲料的攝取或增進營養有關。作者表示,這2間汽水公司可能利用自身和部分衛生機構的資助關係,發展和自家品牌有關的正面形象。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新聞出處:Big Soda sponsored 96 health groups — a big conflict of interest, study says《Washington Pos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to-your-health/wp/2016/10/10/big-soda-sponsored-96-health-groups-a-big-conflict-of-interest-study-says/

      研究刊登在《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的網頁

      http://www.ajpmonline.org/article/S0749-3797(16)30331-2/fulltext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Elsevier於1880年成立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是全球首要經營醫學、科學和技術資訊產品及出版服務的出版商。透過與世界各地的科技與醫學機構的合作,Elsevier 每年出版1800多種期刊和2200本新書,以及一系列創新電子資料庫。

      研究:晚上8點半後吃東西,壞膽固醇就增加!

      $
      0
      0

      【早安健康編輯部】明明有吃晚餐,但每到晚上10點、11點甚至凌晨總會忍不住嘴饞又想吃宵夜?有研究指出,常在凌晨吃宵夜,可能會讓壞膽固醇上升,長期之下,就會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引發中風、心臟病等問題。

      陽明大學公衛研究所日前公布一項調查,一日三餐熱量分配失當,在晚間8點半至凌晨5點進食,吃進熱量一百大卡(約11公克脂肪),血脂代謝指標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膽固醇)會上升3到6個mg/dL,容易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危機。

      根據研究指出,膽固醇代謝有一定的生理時鐘,通常會在晚間10點達到高峰,如果在此時吃東西,脂肪經小腸吸收後,會被肝臟轉換成脂蛋白質,等於增加了壞膽固醇的產生。

      該調查是利用2005至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樣本,過濾罹患三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後,對1283名19歲以上健康成人進行一日飲食回顧、抽血檢驗血脂代謝指標,在一日總熱量固定下,晚上9點進食約4百名及半夜12點後進食的50多名受試者,吃下一百大卡的熱量後,血脂濃度明顯上升。

      另外,根據加拿大卡加利的一項研究也指出,若睡前吃東西,也會影響到睡眠品質甚至消化不良等問題。睡眠期間身體呈水平狀,這個狀態下有些特定的食品,會變得難以消化,如高脂肪食品,纖維與蛋白質的消化轉換就會延遲。日本健康專欄作家朽木誠一郎表示,如果無論如何都想要在睡前吃宵夜,飲酒、辛辣食物與巧克力,都會刺激神經,影響睡眠,而蛋花湯等食物,則有助於幫助入睡。

      【延伸閱讀】

      研究:加工肉真的會加速細胞老化、引發心血管病?

      $
      0
      0

      【早安健康/H2U CLUB 編輯部】關於加工肉品與紅肉吃太多可能有害健康的研究還不少,像是心血管疾病、腸道健康或是糖尿病…等疾病,可能都有所關連。而這些疾病或多或少也和老化有所牽連,因此有科學家把腦筋動到「端粒」上。

      等等,端粒(telomere)是什麼呢?

      端粒是在染色體最末端,一串重複的核苷酸序列,每次細胞分裂,這段重複的序列就會變短,短到不能再短時,也就是細胞壽命接近尾聲的時候了。也因為這樣的特性,科學家們會用端粒長度來觀察細胞老化的程度,而白血球細胞是最常拿來觀察的目標。

      加工紅肉:一般指的是經過醃漬、發酵或是煙燻…等製作過程的紅肉。

      加工紅肉 VS 未加工紅肉

      雖然整體來說,人們認為這兩種肉吃太多對健康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但對端粒變短這件事情,它們是否會有差別呢?

      一篇發表在營養學期刊上的研究,以 2,846 位美國印地安人為對象的橫斷面研究,以飲食頻率問卷調查他們過去一年加工與未加工紅肉的攝取量,此外也會測量他們白血球的端粒長度。

      經過統計分析後,在調整過年齡、性別、所在地、教育程度、吸菸、飲酒、身體活動與其他飲食因素後,加工紅肉的攝取量與端粒長度有相反的關係。那一般紅肉呢? 從這個研究來看,端粒長度與一般紅肉攝取之間並沒有觀察到顯著的關係。

      從這個研究的結果來看,加工紅肉的攝取與端粒長度變短有關,而這可能與許多老化疾病有關係,只是其中的機制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得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確認。

      對我們而言,為了保護端粒,平常少吃加工肉品是現在能做到的。

      加工肉也是食物

      至此,你或許會覺得加工紅肉是壞食物,因而開始討厭它(或者已經避開它們不吃),但如果我們從這類食物在人類歷史上的角色來認識它,我想,結果應該會有很大的不同。

      醃漬或是發酵等食物加工技術是歷史相當悠久的烹調方式,最特別的是,不需要用到火就能把本來不能吃、不好消化的食物變成有獨特風味,且易於消化的樣貌。而且加工過的肉通常保存時間會比較長,在食物取得不易的時候,讓幫助人類渡過困境。

      從上述的描述來看,你會發現它們可不是會常被拿來吃的食物呀!(偶吃就好 XD)

      文章出處: H2U CLUB 好好過日子

      【延伸閱讀】

      編輯部

      從青壯年步入中年,逐漸感到歲月對身體帶來的影響,偶爾生病、偶爾這裡痛那裡悶,問題那哪呢? 或許我沒把日子給過好吧!

      ●文獻出處:Fretts, A. M., Howard, B. V., Siscovick, D. S., Best, L. G., Beresford, S. A. A., Mete, M., … Zhao, J. (2016). Processed Meat, but Not Unprocessed Red Meat,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Leukocyte Telomere Length in the Strong Heart Family Study.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46(10), 2013–2018.

      紅疹、皮膚過敏都是因為它!這樣保濕清潔,遠離危肌

      $
      0
      0

      【早安健康企劃】空氣污染對台灣民眾的肌膚影響有多大?2016 年中一項調查指出,在空氣污染期間,台灣民眾肌膚最常出現搔癢、缺水、泛紅、毛孔粗大、暗沉無光等現象。從美國太空總署的衛星資料,也可以證明台灣民眾的感受並非假象:世界衛生組織認可PM2.5 污染最大接受值只有 10,台灣空照圖卻顯示污染值已接近 20!

      室內室外都充滿傷害肌膚危險因子

      空氣污染對肌膚造成的影響不僅是種種不適感,還會讓肌膚產生各種病變。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鍾文宏醫師表示,空氣污染物質可能含有高刺激性、有毒害的氣體與顆粒物,可使皮膚出現發炎與屏障功能受損,有可能會進而導致皮膚敏感而出現各種不適症狀,如刺痛、搔癢、灼熱、乾燥、紅腫、暗沉、丘疹、毛孔粗大等。而紫外線中的長波 UVA 更會增強污染物的誘發效應,長期接觸會加速肌膚的老化與斑點問題。

      根據一份發表於「國際化妝品科學」期刊的研究就發現,長波紫外線 UVA 如果結合空氣中的煙塵懸浮物質,將會加速自由基氧化過程達 3.5 倍,等於加速破壞肌膚屏障。不僅室外,連身處屋內也不安全,各種建材、塗料、清潔產品都會釋出有毒物質,2015 年世界皮膚科醫學會就發表研究指出,室內使用固體燃料煮飯的女性,臉上有皺紋的比率明顯高於沒有使用的女性,可見室內空氣污染同樣也是造成肌膚老化的因素之一。

      當敏感性肌膚面對這種彷彿「走到哪裡都都有危險」的情境,(●職稱無資料)張學倫醫師表示,為避免敏弱不適「危肌」找上門,建議可選擇有通過減少髒污附著測試的保養品,來「修護」肌膚屏障與「隔離」空氣汙染物附著。

      修護+隔離雙防護,再加徹底清潔完整保養肌膚

      隔離肌膚與外界髒空氣,可以有效抵禦空氣污染物質對肌膚的危害,不過要隔離前一定要先做好修護,讓肌膚回到原始最能保護身體的狀態,減少污染物質滲透至皮膚內部。

      1. 保濕修護

      「理膚寶水多容安極效舒緩修護精華乳」含有創新神經胜肽,有效減緩敏感不適;乳木果油不但保濕,同時修復肌膚屏障。肌膚屏障表現在「表皮鎖水能力」與「表皮皮脂性質」兩方面。前者經過實驗證實,使用一小時後表皮水分流失率減少 15%;而在皮脂方面,使用兩週後,能有效降低皮脂流失達到 41.5%。

      2. 防護隔離

      「理膚寶水全護清爽防曬液UVA PRO」的雪亞脂萃取物抗氧化因子,能夠有效限制自由基活化及皮膚發炎現象,實驗結果發現紫外線和空氣污染造成的氧化反應能減少 91%,並避免肌膚附著空氣中的污染物,形成完美有效的保護膜,為皮膚再增添一層保障。

      3. 清潔保養

      除了修護與隔離,其實平日清潔保養也同樣重要。「理膚寶水多容安泡沫洗面乳」含有高耐受性配方及硬水中和因子,可清除污染物顆粒達 95%,清潔能力更強,敏弱肌膚也能安心使用。

      如果結合三者共同使用,將可發揮最佳效益。臨床實驗結果顯示,53 位女性在合併使用三項產品四週後,能有效減少 29% 敏感症狀、69% 皮膚粗糙以及 100% 乾燥困擾。舒緩敏感症狀、有效對抗 PM2.5,就從現在開始!

      【延伸閱讀】


      降低感染率!醫院裝這種水槽、水龍頭,細菌減少98%

      $
      0
      0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刊登美國格林內爾學院(Grinnell College)的最新發表,指出醫院內裝設以銅(copper)為材料製成的水龍頭、水槽等設置,可能能夠降低感染的風險。

      研究團隊在一間小型醫院進行實驗,作者先將醫院內部9間房間的龍頭手柄、沖水馬桶把手、門把手,燈開關等常用觸摸設備,置換成銅製表面設備;而其他9間房間的常用觸摸設備則仍保持原來的塑料、瓷器及其他金屬表面做為控制組。隨後作者以拭子(swab)採檢、培養於培養皿(petri dishes)中,進行細菌污染(bacterial contamination)程度評估。

      根據實驗結果,含菌量最高的設置為廁所的馬桶沖水把手;然而平均而言,以銅製表面器具布置的9間房間,其細菌濃度較傳統塗料器具布置的控制組房間,低了約98%。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新聞出處:Copper Sinks and Faucets May Stem Hospital Infections《The New York Times》

      http://www.nytimes.com/2016/10/04/well/copper-sinks-and-faucets-may-stem-hospital-infections.html?_r=0

      研究刊登在《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的網頁

      http://www.ajicjournal.org/article/S0196-6553(16)30751-9/fulltext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Elsevier於1880年成立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是全球首要經營醫學、科學和技術資訊產品及出版服務的出版商。透過與世界各地的科技與醫學機構的合作,Elsevier 每年出版1800多種期刊和2200本新書,以及一系列創新電子資料庫。

      營養勝過花椰菜、甜椒!這蔬菜養心護肝更防癌

      $
      0
      0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如果常買有機蔬菜,可能會注意到一款以前台灣比較不常見的品項「芝麻菜」,有著清脆口感和特別的芝麻香氣,芝麻菜其實是國外十分受歡迎的蔬菜,在義式料理中十分常見,以往台灣不容易種,都以進口為主,如今台灣生技農業發達,市面上芝麻菜普及率也越來越高。屬於十字花科芝麻菜屬的芝麻菜又名箭生菜、火箭菜,不僅具有防癌效果,還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黃綠色蔬菜,抗氧化力強,可幫助淨化血液、健胃,預防血栓與護肝,對身體有諸多好處!

      鐵質含量與「國王的蔬菜」黃麻菜相當 鈣質含量是甜椒15倍

      芝麻菜有著濃厚的芝麻香氣,吃起來帶點苦味和辣味,是營養價值超高的蔬菜,含有β-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K,礦物質鉀、鈣、鎂、錳、鐵、鋅以及膳食纖維。

      其中維生素K、鈣與葉酸的含量特別高,而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維生素C更是100公克就含有66mg,是將近菠菜的2倍、抗氧化物質β-胡蘿蔔素是綠花椰菜的4.5倍,而鐵質含量與被稱為「國王的蔬菜」黃麻菜相當,鈣質含量則是甜椒的15倍。日本健康網站「年輕的秘密」指出,芝麻菜含有支撐身體,保護心臟和頭腦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能強化身體解毒機能的硫代配醣體(glucosinolate)。

      抗老又防癌 還可預防動脈硬化

      芝麻葉含有的有機硫化合物異硫氰酸烯丙酯,能促進胃液的分泌,幫助整腸,對於消化不良和健胃都有幫助。異硫氰酸烯丙酯還具有強力的抗氧化力和殺菌力,能夠抑制致癌物質的活性,達到防癌效果。還具有淨化血液,預防血栓的效果。

       

      除了有機硫化合物,芝麻菜中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大量的葉綠素,都是抗氧化效果極強的營養素,能預防血管和皮膚老化,防止動脈硬化,提高免疫力。而葉黃素不僅能與活性氧結合使其無毒化,還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細胞。

      在國外芝麻菜常用來做成沙拉,直接配上堅果、起司或是水果,淋上橄欖油或沙拉醬;當作去除肉類腥味的配菜,搭配肉食;拿來夾三明治;又或者是當作一般蔬菜調理,拿來炒菜也很合適,吃法相當多元。

      【延伸閱讀】

      早上1杯紅糖生薑水,暖子宮、順便調養心肝腎

      $
      0
      0

      【早安健康/董峰(任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我們知道,女性由於天生情感豐富,比較敏感,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善於排解,很容易「抑鬱」和「想不開」,因而成瘀,所以就有了「十女九瘀」的說法。人一旦心血瘀阻,體內出現了瘀血,會外在表現出臉色暗淡、口脣青紫、胸區刺痛,女性經血中會出現血塊,這個就代表體內有瘀血,是身體積極向外排瘀血。

      很多人認為女性因為有生理期,在生活上就比男性麻煩了很多,甚至有的人在這個時候會痛不欲生,暗暗希望下輩子不要再做女人才好。其實,禍之福之所倚也,正是因為女性朋友有了生理期,可以很容易查看自己的生理狀況,比如體寒會痛經、血瘀會有血塊。

      不僅如此,在生理期這幾天也是身體排毒的好時候,相信不少醫家都發現,給予女性同樣活血化瘀的藥,在生理期的時候身體化瘀血、排瘀血的效果就好很多。其實,經血中出現血塊不僅僅是心血瘀阻所致,也和肝腎失調有關,所以解決了經血中瘀血的問題,可以同時調養心、肝、腎三臟,整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會上一個檔次。

      可以毫不謙虛的說,我對解決痛經、經血中有瘀血的問題,是十分在行的。到目前為止,我對這個問題的治癒率還是百分之百的。當然,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我會辨證施治,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不過,還是有一套基本上都適用的食療方法,在這裡奉獻出來,希望可以幫助到廣大的女性朋友。

      這個祕訣就是早上喝紅糖生薑水。這個水可不是簡單的紅糖搭配生薑就好了,而是要先蒸一蒸,取紅糖四百克、生薑二百四十克切碎,混在一起隔水蒸三十分鐘,分成十四份,從月經結束後的第二天開始,每天早上取一份,加開水一百五十毫升,待水溫熱後空腹飲用,連服十四天。

      ((除了紅糖生薑水,中醫師還特別推薦一道雙花茶唷!快看看下一頁))


      這個方子裡,紅糖補血散瘀、暖肝去寒,而生薑補中散寒、升陽溫經,紅糖和生薑蒸過以後,兩者藥性都會變得很柔和,而且互相滲透,能起到活血化瘀、補氣養血、溫經活絡的功效。而且這個方子不僅可以化去經血中的血塊,還可以起到很好的暖宮作用。

      我有一個女性患者,按照此方喝了一段時間後就喜滋滋地告訴我,她之前一直無法受孕,本來打算先調理一下身體後去做人工受孕的,沒想到調理過程中,就成功懷孕了。後來她熱心地介紹不少和她有相同問題的人,都喝這個紅糖生薑水,喝了以後竟然有好幾個也解決了不孕的問題。原來這樣的人懷孕不成,一般都是因為宮寒,血液凝滯,從而難以受孕,所以痛經和宮寒不孕的人都可以喝喝這個紅糖生薑水,說不定能解決更大的問題。

      喝這個紅糖生薑水只是改善瘀血祕方的一半,另一半的方法叫作雙花茶:用玫瑰花八朵、桃花五朵,泡水天天喝,一直到經血再沒有血塊為止。玫瑰花疏肝解鬱、調氣養血,其活血化瘀的功效特別好,飲用玫瑰花茶還能改善不良情緒,能讓人氣色回轉,改善暗淡無光的面色。需要再提醒一句的是,因為玫瑰花活血散瘀的功效特別強,故月經量特別多的女性,可在經期將玫瑰花降低到三朵。

      至於桃花,我們形容一個女性氣色好,皮膚白裡透紅,都喜歡說她「面如桃花」。其實喝桃花茶就可以做到這一點。桃花性味甘苦平,泡茶喝的時候,不會太甜或太苦。而且,桃花入心肺兩經,心主血,肺主氣,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所以桃花對改善人的氣血都有關係,它能行氣潤膚、活血化瘀、止痛散寒,對改善身體瘀血狀況,效果非常好。

      可能有人會問,玫瑰和桃花都是活血化瘀又養顏的,為何不單用一種泡水呢?這並不是說我喜歡配伍使用,加強效果,其實兩者是各有側重的。玫瑰偏於調氣,疏肝解鬱,改善氣鬱、憂鬱的情況;而桃花是偏於入血,會改善並非氣鬱引起的血瘀――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很開朗,並不是情志原因引起的血瘀,用桃花是最好的。所以我喜歡兩者連用,這樣可以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養心:養好心就能除百病》/董峰(任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高寶出版

      睡前3分鐘,跟著國際級教練瘦腿瘦小腹、還能助眠

      $
      0
      0

      【早安健康/Annie(國際級健身教練)】很多人以為睡前不能運動,其實睡前若能活動身體,可達到不錯的助眠效果。這套動作難度稍高,但效果很好。只要利用枕頭與床,就能鍛練腿部、胸肌及核心。我經常告訴學生,想變瘦除了運動,不妨想像自己是歐美名模,穿著比基尼在沙灘漫步,激勵自己,目標就能達成。

      躺姿夾抱枕

      1分鐘,這個動作因為必須動到大腿,再加上夾抱枕,大腿及臀部都會用力,能充分鍛鍊下半身。

      1.躺姿,雙腳彎曲,用大腿夾住抱枕,掌心貼地。

      2.將雙腳向上伸直後再放下,重複上下動作。過程中雙腳要打直,勿彎曲。

      四角獸運動

      1分鐘,動作時,身體保持平衡,肩關節與掌關節、膝蓋與髖關節是垂直的位置。

      1. 先呈跪姿,左腳往後伸直,右手向前伸。

      2.右手肘與左膝蓋同時收回並互碰,接著回到動作1,再換邊做。


      手握對向單腳

      1分鐘,這個動作非常適合長期駝背的人做,能緩解腰痠背痛,也適合睡前在床上做,放鬆筋骨。

      1.趴於地面,雙手向前貼地,頭不抬高。 

      2.左腳彎曲抬高,右手往後抓住腳尖,感受到全身正在延展、拉筋,再換邊做。

      ※腳抬越高,越能放鬆

      如果可以,建議盡量將腳抬高,可充分延展大腿肌肉,放鬆筋骨。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練肌力就是練心,線條證明我可以》/Annie(國際級健身教練)/采實文化 

      小指長短反映腎氣!多按補腎要穴、踮踮腳不怕腎虛

      $
      0
      0

      【早安健康/迷羅(知名瑜伽大師,國際中醫針灸師)】編按:時序已進入秋天,白露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五個節氣,白露是氣溫漸涼,夜來草木上可見到白色露水的意思。在秋天開始養生,就不怕冬天冷颼颼。

      1.從手指頭看腎臟健康

      白露時節具有陽氣向下封藏的趨勢,符合人體內臟--「腎」的運行規律。中國的養生學講腎主封藏,所以到了這個節氣要重點保養我們的腎。說到養腎,我們首先要瞭解一下,你的腎氣是否充足?

      2.小指長短反映腎氣

      小指長短是反映人的腎氣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表現,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指足夠長嗎?有的朋友會問,什麼樣算長呢?一些老中醫的觀點是小指長反映出腎氣足,生命力才旺盛。有一句老話說「小指過三關,人逢絕境也能生」。三關指的就是無名指最上面的橫紋。如果小指不長,反映出先天的腎氣相對不足,就要特別注意養腎。

      而後天腎氣的狀態,則可以觀察指甲的半月痕,就是指甲根部的白色小月牙。一個腎氣充足的人,應該至少有 8 個半月痕。這是一種自我檢測方法。

      3.「怕冷」就是腎虛的症狀

      腎虛的人還會有一些表現,可以自我對照一下。首先,腎虛的人容易手腳冰涼,只要天氣變涼,手腳就會感覺漸漸變涼,一到冬天就會特別怕冷,有些女生的腳還會有些微浮腫,這些都是腎虛的表現。

      再者,容易出現黑眼圈、脫髮、耳鳴、聽力下降,還有就是尿頻、尿急、腰部痠軟、腿部痠軟無力等問題,這些症狀都是腎陽虛的表現。一旦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就要抓緊時間補腎了。

      ((該如何補腎?下一頁告訴您兩個超簡單養腎氣保養方法唷))


      白露節令,該如何補腎

      腎臟大補帖,找到關鍵穴位

      如何補腎呢?可以先找出腎經的具體位置。腎經經過腿的內側面。我們先坐下來,找到腎經的第一穴位,就是腳心的湧泉穴。這個穴位的具體位置在前腳掌掌骨下面的凹陷處,也就是腳窩的位置。

      腎經從湧泉穴開始,一直沿著腿的內側向上走,所以「湧泉穴很重要,我們稱它為補腎要穴」。睡前泡腳後再按摩這個穴位,按摩方法很簡單,用手去搓揉就可以。把腳心一直搓到發熱,這就是補養腎經的一個簡單的小方法。

      腎經從湧泉穴發出後走到腳踝處,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這個穴位叫作太溪穴。它在內踝關節的正後方的凹陷處,可以在搓完湧泉穴後來按摩太溪穴,揉住它左右撥動。如果在左右撥動時有一些痠麻的感覺,這是正常的。如果太溪穴感到敏感、痠痛,就代表你的腎經可能不夠通暢。湧泉穴和太溪穴是腎經上兩個重要的補腎穴位,我們在這個時節睡覺前要多按摩它們。

      下午五點到七點,多墊腳跟就能健康

      補腎要經常鍛鍊腎經,那要如何鍛鍊呢?腎經從腳底的湧泉穴開始,沿著腿的內側向上走,所以我們白露這段時間應該多做一個小動作,就是「墊腳跟」。

      「墊腳跟」這個動作可以強化腎經,基本上每個人都能做到。把重心放在前腳掌上,慢慢地把腳跟抬起來,再慢慢地落下去。在這樣抬腳跟的過程中,就能按摩到腳底的湧泉穴,亦可疏通腳底的腎經。注意這樣的練習一定要配合好呼吸,在吸氣的過程中把腳跟抬起來,呼氣的時候慢慢地落下去。反覆這樣做,動作不要太快,呼吸的幅度不要太大。這樣的動作一般做 10~20 個呼吸就可以了。

      什麼時候最適合這麼做呢?按照中醫子午流注的觀點,腎經的當令時段是 17 點到 19 點之間,在這個時段,按照生物節律來講是人體體溫的最高點。在這個時間段,我們對於疲勞和疼痛的敏感度會降低,這段時間很適合大家做一些運動,如果你沒有時間做,就可以墊一墊腳跟。這個時間點正是下班的時間段,所以在等公車和地鐵的過程中,就可以經常墊起腳跟,來增強腎經的效果。這個方法非常簡單。

      抬腳跟就可強化腎經

      收腹挺胸,兩肩後展,下巴內收,目光向前看,吸氣的時候雙手平舉在胸前,同時把腳跟抬起來,呼氣的時候雙腿彎曲,臀部向下坐,讓臀部逐漸地坐到腳跟上,注意保持背部的挺直。雙手平展、五指輕微地分開,配合呼吸做 3~5 次,吸氣慢慢地抬起腳跟起身,呼氣逐漸地向下蹲,臀部坐在腳跟上。

      做 3~5 個呼吸以後,雙手打開平展在兩側,手掌心翻轉向前,五個手指張開,大拇指向上翹起,手臂充分向兩側伸展,面部向左側轉,去看左手的大拇指尖,注意這時一定要保持平衡。保持 3~5 個呼吸以後慢慢地還原轉向另一側,看右手的大指尖,保持 3~5 個呼吸以後,慢慢地還原。

      吸氣時雙手向上到頭頂的位置,手心相對,呼氣時讓下巴向內收,保持 5 個呼吸。吸氣時起身,雙腿伸直把腳跟落下,呼氣時雙手經兩側放下,合十於胸前,下巴內收,把眼睛閉上,調整呼吸休息一下。這樣一連串的抬腳跟練習動作,就可以很好地疏通強化腳底的腎經。這是在白露節氣上抬腳跟鍛鍊身體的練習。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24節氣自癒養生法》/迷羅(知名瑜伽大師,國際中醫針灸師)/出色文化

      Viewing all 3191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